世界之窗

歐洲各國的衝突

Conflicts in European Countries

  在十九和二十世紀之際,歐洲的同盟制度處於一個僵局,各國的關係彼此依靠,又互相控制,也就是說,這些國家利用擴大戰爭範圍的風險來維持和平,兩國之間的小事,毫無疑問地將變成全歐洲的利害衝突,很快就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這樣一來,不管是恐怖事件或是國內的叛亂,當時各國都深怕自己會介入這些事件。

  在法蘭西斯斐迪南被暗殺的一周內,至少有十個國家發動戰爭。即使德意志帝國在那幾十年來,鞏固了歐洲中部的政權,並且更快地將其工廠化與軍事化,整個帝國的領導都仍然擔心法國和俄羅斯帝國協議的侵略,結果從1885年起,德國幾位將領草擬了一份戰爭計畫叫「The Schlieffen Plan」,由於德國被敵人包圍,因此軍隊非立即佔據法國不可,以使戰鬥力轉向俄國。為了入侵法國時節節勝利,德國的軍隊計畫經過中立國家來避開在法國德國邊境的防線,結果,比利時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個目標與獵物,換句話說,這時候的第一場戰鬥是在德國和比利時之間爭奪政權的戰役。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除非各國嚴厲地批評德國的殘酷,要不然其他的國家將征服歐洲的殘酷方式引以為榮。由於比利時大戰的緣故,是為了維持獨立,因此很多人採取積極措施,以贏得勝利為抵抗德國軍隊侵略的目標,這一下子,1914年8月6號,兩軍對壘了,到這次戰爭為止,將領只有傳統攻擊的思想,只採用舊式的戰略,而沒有利用現代武器的經驗,結果一般的士兵發現,自從1914年以來,戰爭失利不再光榮,並且也不是一種有趣的競賽。

  舉例來說,當時德國士兵接近比利時的要塞,機槍嗒嗒地響著,像雷電交錯,放眼望去幾千名軍人所踏的土地,轉眼之間只剩下橫屍遍野的慘景,再加上,各國將領還不理解戰爭模式的演變,幾百萬像我這麼年輕的士兵還未長大就犧牲了。按照我的看法,通過中立國家所得到的勝利,不過是一種過於激烈的策略。

  雖然我原先想給你們講一個關於這場戰爭的驚人故事,但是我越看網站或參考書,就越發現這次戰爭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不能忽視這段歷史,而像是在描述一個有趣的故事。悲傷是戰爭的一部分,是和戰爭的故事分不開的,請大家原諒!

近期期刊

258

Apr. 1. 2024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

254

Dec. 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