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心得

新聞課程選材及改編

Selection and Adaptation of Material for News Classes

一、前言

  中高級漢語教學中,新聞媒材無論在教材使用或課程安排上都佔了相當重要的地位,ICLP所開設之「電視新聞」即屬高級聽力訓練課。

由於近年網路媒體快速發展,「電視新聞」課程的取材已不再受限於電視台所製播的新聞內容,凡利用網路傳播的影音新聞也都含括在內。本文即為筆者過去教授此類課程時的一些心得與經驗分享。

 

二、電視新聞的特色

  一般來說,電視新聞具有下列四點特色。

1. 即時性為首要價值:「時間」是決定新聞價值的主要因素,電視台記者首要工作是將立即發生的事件畫面傳遞出去,使觀眾有身歷其境的感受,由過去SNG連線新聞發展至今日社群網路的直播功能,其目的都是為了讓觀眾得以掌握事件最新的發展。

2. 事實呈現多於評析:電視新聞在訊息量與組織分析的條件都不如文字媒體,主因在於評析需要大量的文字鋪陳說明,也需要時間編排重整訊息。然而利用畫面「貼近事實」是電視新聞最大的優勢。

3. 影像與旁白並陳:電視新聞的特色之一為流動性,即新聞聲光、畫面、旁白以直線前進,基於此特性,電視記者撰稿時,必須同時將影像考慮進去,使旁白和畫面互為搭配,更易於觀眾理解。

4. 簡潔與口語化:黃新生(1994)指出由於閱聽眾是不特定、來自各階層,因此電視新聞稿時應力求訊息清楚、易於理解,並盡量口語化。

  正因上述四項特點,在轉化成語言教材時,須先思考:電視新聞應定位為何種教材?教學目的為何?無論是從結構的複雜性、句子長度還是訊息密度來看,傳統文字媒體的語言都比電視新聞難,而電視因有畫面輔助,理論上應更易於理解。但在華語教學中,電視新聞課程卻常被安排在報紙新聞課程之後,原因就在於語速。「聽力」是電視新聞課程的教學目的亦是訓練重點。

 

三、協助學生建立學習策略

  與一般對話、演講的聽力理解相比,電視新聞不但是單向而且是簡短的、快速的甚至沒有來龍去脈的新訊息。雖然聽力是訓練重點,但幫助學生建立有能獨立收看的信心與策略才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再者,本所教學注重口說能力的提升,因此選材時需兼顧可討論性與學生語言能力。

1. 電視新聞基模理論

  在新聞學的研究當中,大多採用基模(schema)(註一)理論來解釋資訊處理的歷程,用以說明閱聽人自身具備的知識和經驗,如何影響訊息的處理。鍾蔚文(1992)認為需兼具對該新聞事件和新聞體的知識才能看懂一則新聞,前者跟觀眾背景知識有關,後者則是和看新聞的經驗有關。理解電視新聞可能啟動兩種基模,一是處理新聞事件或情境;另一則是與新聞結構有關(Findahl & Hoijer,1985,轉引自唐嘉蓉,2001)。

  觀眾對於一再重複發生的新聞事件,會形成一個大略的概念,並且用這些概念解釋新的訊息。而若是出現的新聞是他前所未接觸過的,理解上的障礙較大。此外,觀眾對新聞結構的知識,包含標題、導言的形式,也會對新聞的理解產生影響。

  在華語教學中,這兩種基模的建立是教學時必須考量的問題。除詞彙外,上述的兩種基模也是必須幫助學生建立的。對本國人來說,或許某政治事件或消費糾紛是相當具有爭議性的,詞彙也很適合作為教學之用,但若學生的知識背景不足,不但理解不易,也無法進行深入討論。如此一來口語輸出的質與量就不如人意了。

2. 閱聽人的理解與記憶

  徐麗文(2004)研究指出,電視新聞的語速成為中文學習者理解的一大困難,因此適當的資訊圖像或字幕對於中文學習者來說有正面的幫助,不過對字幕的依賴也是學習者在聽力進步上的阻礙。

  倘若學生在聽力理解有問題的情況下,無法在腦海中建構一個故事時,回憶該則新聞時,學生依賴的將是所見的畫面,包含字幕、影像。而邱玉蟬(1995)的研究結果指出,當畫面與旁白或畫面與畫面之間的連貫性不強時,學生比較不容易記得內容,因此必須不斷用原先自身具有的基模串連、填補訊息與訊息之間的意義空缺,進而將片段的畫面組織成一個故事,但結果是比較容易「扭曲」訊息。簡單地說,當學生聽不懂,轉而將注意力放在畫面訊息時,呈現在課堂上的情況往往是對該則報導產生誤解或完全無法理解。

3. 語言理解

  O’Malley, J. M., Chamot, A. U. & Kupper, L.(1989)亦指出,當語言較為複雜時,會影響第二外語閱聽人對於句子中訊息的理解,因為得在記憶容量有限的情況下,還需有額外的時間處理。華語新聞具有書面語的特點,夾帶大量的訊息量,學生不但要聽懂新聞中的字詞,也要理解新聞中所傳遞的訊息。

  有效率的閱聽者能積極整合運用兩種方式處理訊息,亦即以自身的知識和依賴文本的資訊來理解新聞,無效率者則多處於決定字彙意義的處理階段,亦即太執著於聽不懂的詞彙,而非串連全篇主旨的前因後果。

  在筆者觀察中,一般學生在聽力上的問題有三:播報語速、簡縮語的判讀以及生詞。對於中文學習者而言,語速是首要障礙。目前新聞播報速度一分鐘約二百八十個字(註二),比起他們自身說話速度要高出許多,一般學生說中文時速度較母語者為慢,同樣地,交談時母語者也會放慢速度,因此,聽力成為電視新聞課最先遇到的瓶頸。

  第二個部分是簡縮語判讀,包含專有名詞(如:經濟永續發展委員會簡稱為「經續會」)以及一般詞(如:研究發展可縮為「研發」)。這個部分可加強新聞體基模的建立來提升學生在簡縮語判讀上的能力。而生詞當然是聽力上的一大障礙,同時也是需要學習的部分。

  電視新聞中出現的聲音包括主播導詞、訪問者意見、記者旁白以及現場聲音,語體有書面語和口語互現的特色。目前台灣電視新聞跟過去比起來已口語化許多,根據筆者的觀察,現以外電消息、綜合報導的語言最難,因為外電經過編譯,而綜合報導的訊息量較多,同樣也經過編排,因此這兩類新聞書面語、簡縮語出現最為頻繁,難度亦較高。

4. 小結

  電視新聞教學中,教師需要從「處理新聞事件或情境」與「新聞結構」兩個面向幫助建立學生建立收看電視新聞的基模,並引導學生掌握收看電視新聞的技巧。新聞結構的部分,需讓學生適應中文新聞編排模式與播報語速,可從「精聽」與「泛聽」兩方面來要求學生。而背景知識部分可經由補充教材或是針對學生的專業背景來選擇教材。

 

四、教學的幾點思考

1. 何種新聞適合作為新聞教材

  新聞為真實材料,當然不會按照詞彙語法等級來編寫,也不會等學生準備好才發生。所有新聞教材都會有看似結構不難、篇幅不長,但詞彙等級差異太大的情況。這種情況,可以艱難詞彙出現的比例為判斷標準,如果通篇新聞僅出現幾個詞頻很低的關鍵詞彙甚至就是新造詞,還是適合做為教材,因為新聞有一部分的功能在於介紹新知,學生可以利用母語查詢相關知識或翻譯,上課時以中文輸出即可。但若整篇新聞連一般敘事說明的詞彙都明顯高於該程度學生所能負擔的比例,就應適度改寫或捨棄不用。

  此外,新聞的即時性強,所有新聞教材都會受到是否已不合時宜的質疑。在顧及課堂話題開展的可能性下,能時空限制越少的議題越適合,例如全球暖化、貿易戰、世界衛生、人工智能發展、性別人權題材等。此時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習慣語速和建立收看的基模。待學生程度更好時,再酌予提供區域或地方新聞,此時學生因其背景知識不足,需要更依賴自身語言能力,此時訓練重點是聲音的意義判讀。

2. 背景知識對於新聞課程的重要性

  一般在引導及提問時,5W1H(註三)的問題僅能確認學生是否已掌握該則新聞所要呈現給閱聽眾的訊息,若要進一步理解和討論,則需要開啟另一個--對該事件的「背景知識」。

  背景知識的建立對第二語言學習者而言尤為重要,學生常會因文化隔閡而面臨非語言性的學習障礙,在新聞教學上更加明顯,背景知識的落差常形成教師問不到點或是學生抓不到教師提問脈絡的主因。

  筆者發現學生越常接觸某類議題,對該議題的敏感度越高,同時對該議題進行討論的能力和參與意願也越高。教師亦然,若教師對議題的了解程度越高,對課堂的引導和控制都會較為得當,而表現最為明顯的,在於提問的內容和技巧的提升。

3. 電視新聞教學的挑戰

  技術障礙:對教師來說,錄製和篩選材料需耗費相當時間和精力,最可惜的是所編製出的教材資源沒有太多交流及保存的機會,當然更難予以宏觀地規劃和安排電視新聞的課程。

  知識產權障礙:編輯新聞教材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取得授權。一來取材範圍不會僅限一家之言,所以需要分別談授權,取得授權又有時空限制(例如僅准予在某地區使用、使用的期限等)。如果是純資訊類的新聞為公共財,較無爭議,報導類就涉及知識產權,無論是再製重編或刪減引用都須清楚了解法律規範。而電視新聞有影像、文字編排,更是需要小心以免觸法。在種種非教師一己之力可處理的障礙下,目前難有可流通販售的新聞影音教材。

  期待未來有更多教學單位突破上述限制,投入教材的研發與編輯。

 

*註一:基模(schema)指的是人們的認知結構,出自先前經驗的有組織的知識,用來處理新資訊及檢索先前的舊資訊,功能是降低訊息複雜性。

*註二:此數字參考徐麗文(2004)p56及筆者實際計算所得。

*註三:指的是when、who、where、what、why、how

 

參考文獻

O''Malley, J. M., Chamot, A. U. & Kupper, L. (1989).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pplied Linguistics, 10(4): 419-427.

黃琡華(2006),淺談新聞教學與教材設計-以電視新聞為例,第四屆台灣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黃琡華(2014)從新聞語體特色談華語新聞教學。華語學刊16期 (2014 :06 ),頁80 - 86。

朱正才、范開泰(2001)。語言聽力理解的認知結構與測試。語言教學與研究。2001:3。頁41~46。

吳勇毅(2003)。聽力理解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CSL)的習得。對外漢語教學探索。頁75~85。

李蓓華(2005)。韓國學生中文新聞聽力發展與教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         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麗文(2004)。華語電視新聞之教學設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芳菁(2003)。華語文報刊閱讀之泛讀教學設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筠惠(2002)。財經新聞華語閱讀教材規劃設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素芬(1996)。文本類型對閱讀的影響:以新聞體與小說體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舜青(1994)。新聞寫作歷程初探,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玉蟬(1995)。電視新聞影音結構對回憶的影響,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毓麒(2000),電視新聞雙重文本與閱聽人理解之研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嘉蓉(2001)。閱聽人外語新聞的收訊分析:以大專生收聽英語廣播新聞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蔚文(1992)。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看新聞,怎麼看?看到什麼?台北:正中書局。

黃新生(1994)。電視新聞。台北:遠流出版社。

方怡文、周慶祥(1999)。新聞採訪理論與實務(2版)。台北:正中書局。

李利國、黃淑敏(1995)。當代新聞採訪與寫作。台北:周知文化出版社。

張勤(1994)。電視新聞。台北:三民書局。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近期期刊

258

Apr. 1. 2024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

254

Dec. 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