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

齊克果《恐懼與顫慄》探討

A Discussion of Kierkegaard's

  齊克果是一位十九世纪,丹麥的哲學家,他是存在主義創立者之一並是位基督教徒。雖然存在主義的範圍相當廣泛,但它主要的特點是重視個人的存在,那就是,人應該怎麼活。此次,我要討論一下齊克果的著作《恐懼與顫慄》和它的主題:基督教的信仰觀念以及信仰者的究竟是什麼心態。

  在《恐懼與顫慄》一書中,齊克果用亞伯拉罕的神話來探討信仰。亞伯拉罕是第一位信仰猶太上帝的人,因此人們認定他是信仰的父親。在聖經裡,上帝送給他一位叫以撒的男孩兒並保證他的後代會好像星星一樣多。過了十幾年,上帝命令亞伯拉罕將孩子作為犧牲品獻給上帝。亞伯拉罕無奈地接受這個命令。然而,最後,上帝突然介入救了以撒。

  為了描述信仰的奇特性,齊克果用古希臘國王阿伽門農的神話來對照。特洛伊戰爭時,為了救希臘軍隊,他必須將自己的女兒獻給神。不過,他跟亞伯拉罕的情況有一些差異,其中最重要的是阿伽門農能訴之於普世倫理。齊克果指出固然殺女兒很殘忍,國王還能藉由邏輯來辯解他的行為:他為延續國家命運的崇高公益拋棄私人的利益與道德。他悲傷地實現他的社會責任,成為一種悲劇英雄。我們能了解他並替他感到可憐。不過,這不算是信仰,只是倫理而已。

  反之,亞拉伯罕的犧牲並不是為公理正義捨棄私人的利益。其實,如果我們進一步分析,會發現亞伯拉罕的行為不但不能訴之於倫理,也不能訴之於邏輯。他之所以跟隨上帝只是由於堅定的信仰,上帝說從以撒開始亞伯拉罕會有後代,因而,亞伯拉罕相信,我殺死孩子,反而孩子會活下去,這是一個悖論。齊克果認定這個悖論立場進而得以證明信仰的無理性。真正的信仰者就憑荒謬而相信。如此,基督教本身即以悖論為基礎,亦即:耶穌是神,是永恆的,無限的,而耶穌變成了普世的,壽命有限的人。因此,普世的理論壓抑個人,強調普遍宗教卻超越這種普遍性,只有依賴個人虔誠的信仰,才能與至高無上的神產生關係。

  總而言之,想要維護信仰,不能依靠道理,也不能創造一個精彩的邏輯系統。信仰本來就具有荒謬性,無理性。只有透過個人親身的體驗,才能理解信仰。否則,我們只能佩服亞伯拉罕,而不能了解他,我們只能跟齊克果一樣,看到亞伯拉罕的犧牲而感到恐懼與顫慄。

近期期刊

258

Apr. 1. 2024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

254

Dec. 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