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議題

眼鏡蛇效應

The Cobra Effect

  無論一個人的政治思想傾向於哪個學說或流派,相信多數人都認為政府想解決社會問題是無可置疑的,雖用意至善,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卻導致了更加嚴重的結果,這就是所謂的「眼鏡蛇效應」。

  所謂的「眼鏡蛇效應」不可謂不重要,無奈許多國家的政府卻不願意承認。眼鏡蛇效應之說起源於十八世紀印度的某個政令所引發的事件,當時印度的眼鏡蛇氾濫,負責治理印度的英國總督,決定徹底解決眼鏡蛇無所不在的棘手問題,因此公佈了一項新的政策,只要有人能捕獲眼鏡蛇,必然能獲得高額的賞金。這個政策自實施的第一天起,結果就出人意料,原因在於每日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把眼鏡蛇的屍體交給當時的殖民地政府,不過,幾個月之後,這位總督才意識到眼鏡蛇的數量並未減少,經過調查之後發現,當地人竟然為了得到政府的賞金,而飼養眼鏡蛇。由此可見,官方的政策充其量只是治標,而非治本的短視近利罷了,此後,人們就將此次失敗的政令稱之為「眼睛蛇效應」。

  在亞洲的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幾則有名的案例,譬如,日本江戶幕府時期,當時的將軍下令禁止所有的色情木版畫交易,而執行的官員所面對的難題,就是色情與藝術該如何界定? 判斷的標準為何? 最後,他們所採用的鑒定方式,就是若木版畫當中出現了生殖器的畫面,便是色情,此一禁令當然並未使色情圖畫銷聲匿跡,主要基於當時販賣黃色木版畫的日本商人,發現了這項新禁令的漏洞,也就是說,假使圖片中沒有裸露生殖器,就不算色情,因此,當時有些投機取巧的商人,出版了章魚觸角的色情木版畫,由此看來,政府提出的解決方案非但未達到成效,反而使原本的問題惡化了。

  不可諱言,每項政策都可能導致無法預料的影響,雖說無可厚非,但政治家在下任何決定前,都必須深思此政策的正面成果與負面效應,因此,社會學家提出建言,推行政策以前必須抱持謙虛的態度三思而行,方可避免「眼鏡蛇效應」的產生。

 

近期期刊

258

Apr. 1. 2024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

254

Dec. 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