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研究

華語各聲調的聲學特徵及其描述建議(上)

Teaching Chinese Phonetics

  2019年秋季班開學前,ICLP舉辦了幾場教學工作坊,其中我和同事們分享、報告的是一些對華語語音教學的經驗和建議。會後我收到了多位同事們的回應表示,從該工作坊中獲得了相當實際的益處;之後,電子報主編陳薌宇老師也親自前來邀請,希望我能在電子報上和世界各地的華語老師們一同分享這些語音教學研究上的成果。其實這些年來,我也曾私下和多位同事們分享過這些華語語音教學上的觀念以及華語發音教學和實際糾音的方法,同事們每每表示「相當有用」,因此思忖之後,決定還是不揣簡陋,接受陳老師的邀請,整理自己過往的一些文字來分享,期盼能拋磚引玉,引發老師們華語語音教學的探索與討論,和大家一同來提升、精進華語語音教學的品質和效率。由於電子報每篇文章篇幅有限,這次我們就先從華語語音教學上公認的最大難點—聲調—開始談起吧!
  談到華語聲調,其最重要的區辨特徵主要還是音節中音高變化的特定模式;從音樂學上來看,其實我們也可以將華語各個聲調理解為一段在音節中完成的、具特定音高變化走勢的旋律。而所謂旋律,也就包括了特定的音高、音長和音強的變化模式。以下本文就針對華語各聲調的聲學特徵及發音描述建議一一進行說明。請特別注意本文對華語第二聲及第三聲的描述。

一、    華語第一聲(陰平)

聲學特徵:高平調
  華語第一聲為高平調。所謂高,是指其調值在說話者習慣音域的最高一區。儘管在語流中,華語第四聲(去聲) 在句首音節起調往往高於陰平(吳宗濟,1992),但大多數文獻和華語教學材料還是將陰平調值描述為調域的最高點。根據吳宗濟(1994)的研究,陰平與上聲的最低點差距約為一個倍頻程,也就是樂理上的八度或十二個半音的距離。
  教學上常見的問題是,學習者所說的陰平調值往往趨近整體調域的中央甚至更低,在這樣的其況下,若與其相鄰的前後音節為帶高調的第一、第二及第四聲,則有可能會造成聽辨上的困擾或偏誤,因為調值相對較低的陰平有可能被判斷為以相對低音為主要特徵的第三聲。
  此外,在粵語以及越南語中的平調和緩降調的調型同屬一個聲調(調位),因此這兩個語言的母語者往往會將華語的第一聲與第四聲混淆。且越南語及泰語中的平調都落在中音域的中平調,相對於華語就偏低了,在教學上,教師應提醒學習者注意提高調值。


發音描述建議:中重,淡入、淡出;調值555
  根據林茂燦(1995)的研究,北京話聲調信息存在於主要元音及其聲學過渡上,與聲母、介音或鼻音韻尾或元音韻尾都無關。聲譜儀上出現的調頭和調尾並不是人們特意產生的,而是聲帶從鬆弛狀態進入緊張狀態的過程無意中所產生的,人們特意產生的只是在調型段(響度較高的段落)裡的基頻。在判斷聲調調值及調形時,這些被聲譜儀記錄下來前後的升降調型只要音量不是太大,在華語語音聽辨上都會被忽略。
  從嗓音產出的觀點上來看,當人要產出一個平調時,要將能量專注在主要元音上,讓其響度最大,也才會在主要元音上產生音強峰點,並且避免將其他音段說得太響而產生其他被注意到的音高變化。因此從音強變化上來看,本文建議將平調描述為「中重」,並輔以「淡入、維持音高、淡出」(fade in,  sustain,  and fade out)的口訣來描寫語音強度的變化,以避免在音節前後音段擠壓喉嚨,造成調值出現明顯的升降,而被判斷為升調或降調。
  語音高低的判斷需要靠前後音段進行對照,而平調相對於升調或降調,也需要維持相對較長的時間,才能讓聽者確定調值不會再有所升降。綜上所述,筆者建議將華語陰平以五度三碼標調法描述為
555

二、華語第二聲(陽平)

聲學特徵:高升,調閾寬度約為四個半音(semitones)
  根據趙元任(Chao,1956)的聲調研究資料記錄文獻以及洪于惠等(2009)及徐振峰(2010)的研究,陽平的起點到終點的調閾寬度平均僅有大約四個半音,也就是樂理上一個大三度(相當於do到mi或降la到do)的距離;而陽平的終點在沒有語調音高下傾或音高降階的情況下與陰平同高。相對於華語一般陳述句平均音域寬度或單字調的全調域寬度十二個半音(吳宗濟,1994)而言,以五度制中的35(從全調域中點升到最高點)來描述華語的陽平,顯得調閾太寬、起調也太低了(從全調域最高點往下數四個半音,距離全調域十二個半音的中點還差了最少兩個半音)。


五度制標調法對比12個半音音程

發音描述建議:起調較高、較輕,重音在後;調值455
  華語第二聲的尾音與相鄰的第一聲同高。從發音及語音教學觀點上來看,若以五度制的中點3來表示陽平的起點,容易使得母語調域原本就比較窄(如英語)或母語平調調值為中平或低平調(越南語、泰語)的學習者把陽平起調說得太低。且由於受到人體生理所限,一般而言,說升調上升速度較慢,因此二聲的起調不能太低,否則在有限的時間內達不到音域頂點的音高目標。
  以五度制4來標陽平起點不僅較符合母語實際情況,也能提醒學習者把陽平起調調值說得高一些,調閾說得窄一些。
  根據前一節所提到的聲調目標相關理論,我們知道二聲的後段,也就是頂點的高音為音強峰點所在。
  本文建議在教學上將華語陽平描述為「高升,五度三碼調值
455,後段重」。

三、華語第三聲(上聲)

聲學特徵:基本型(半上)為極低平調; 強調型(全上)為前重的低升調
  趙元任(1932,1933)最早提出「半上是低降或低平」的概念。王力(1979)也曾明確指出「北京話的上聲基本上是個低平調」。
  吳宗濟(1981,2004)等學者在進行過聽辨實驗研究後認為,上聲在連調中的特徵就是低。上聲在單讀時雖是降升調,但在連讀時多變成低平或低降,其聽辨特點就是最低,與其他調位毫不混淆,故可以只用「低」來表示。
  在華語上聲這個調類中,低凹、低平、低降、嘎凹(帶嘎裂聲的凹調)不同調型都存在。這種以低音為基本聲調特徵,卻又不在音系中形成語義對立的調類,朱曉農稱之為「純低調」(朱曉農、章婷等,2012)。
  Maddieson(1978)從調位認知觀點認為,平調就是一種「以水平音高為其可接受的變體的聲調」。而這種定義不考慮那些由於和鄰接聲調及音段聯合發音、跟語調模式重疊,以及因邊界現象而產生的音高變體,這些可預知的表現為升調或降調模式的變體不足以說明這些聲調的基本特徵是音高的滑動。
  華語上聲究竟是低平還是降升之說在語音學界爭論了好幾年,石鋒及冉啟斌(2011)引用Maddieson的話說明,一個聲調可以有各種調位變體,只要其中有一個變體是平調,那麼就可以認定這個聲調是平調。普通話的上聲的變體可以有很多,214、213、212、21、11和35等等,其中恰好有一個是平調,根據Maddieson對平調的定義,華語上聲就是個平調。
  沈炯(1999)進行華語雙音節語音實驗後認為,當有後字參照音高時,上聲調的低的特徵容易被聽者感知,因此上聲調在前字位置的感知範疇佔優勢;而位於後字時,上聲調處於邊界位置,缺少了後字參照的幫助,低的特徵難以被感知,於是處於邊界位置的上聲出現了「中音區尾音」,即音高由低點略升,「以對偶關係支撐上聲低音特徵」,即以尾音的高來為自身的低作參照。上聲的升調或曲折調實際是邊界調的表現,是上聲位於邊界位置的變體,而從認知的角度來看,上聲基調核心段是低音區平調。若被強調的上聲音節不處於明顯停頓前,則上聲音節主要是靠抬高其後音節的音高值來間接實現強調。換言之,[214]的2是發音生理的調頭,4是邊界現象的調尾(沈1994;1999),就區辨音位而言,都可以略去。上述文獻的探討也正說明了上聲單字調為何多為帶了升調尾的「全上」。


發音描述建議:基本型(半上)為中重音節;調值111。強調型(全上)為前重音節;調值114/5
  筆者認為,從教學觀點上來看,若將上聲描述為214,容易使得學習者過於重視「降」和「升」,而忽略了上聲更重要的特徵:稍長的低音段。有意識地去製造降調,聽覺上容易與去聲混淆,而若未先發出延長的低音調段就製造升調,又容易與陽平混淆。筆者推測,上述現象正是長久以來使得華語上聲偏誤問題在所有聲調中頻率最高的原因。若將上聲描述為「極低平」,「極低」的概念自然會帶出擠喉的喉部肌肉動作,在調首呈現出些微的降調部分。而尾音揚起的所謂「全上」只會出現在語流停頓前,並且語用上多是為了強調該詞或該音節,根據統計,因此應視為強調型。
  上聲基本型(半上)既為平調,在教學發音實施上可描述為中重,以避免製造太過明顯的調頭和調尾而在聽覺上成了高降調或降升調。
  上聲強調型(全上)低音區較長,在教學上可描述為前重,使所發出的語音音高折曲點延後。
  本文建議在教學上將華語上聲分為基本型與強調型,強調型只能出現在語流停頓前的音節,並且語用上多是為了強調該詞或該上聲音節。本文建議將華語上聲基本型描述為「極低平,五度三碼法調值
111,中重」,而將上聲強調型描述為「低升,五度三碼調值114/5,前重」。

四、華語第四聲(去聲)特徵

聲學特徵:高急降調
  根據吳宗濟(1992)的研究,在普通話中的句首音節,一般去聲的起調比陰平的起調高些。吳宗濟推就其原因在於,發第四聲高起調時,聲帶肌和其相應的肌肉如環甲肌等,都會比發低起調時的情況緊張些。《語音學教程》(彼得.賴福吉、凱斯.約翰遜,2018)一書中也提到,即使在喉部肌肉活動沒有增強的情況下,肺部呼出氣流的忽然增加也會引起高調。

發音描述建議:前後皆重的高急降調;調值511
  趙元任很早就發現,兩個去聲相連,前一個去聲音高值變「53」,最早趙先生是將這個變化當做變調,因為兩個去聲差異實在太大,後來趙元任(1979)又把這一變化看做兩字詞聲調格局的共性,而非去聲相連所獨有;也就是把雙去連調調值的變化當成是一種人在說話時,在呼吸與呼吸之間的語音段落中音高逐音節下傾的現象(declination)。趙元任後來多次提出去聲沒有53的變調形式,而將53視為一個小51。 筆者認為,在教學中,除非發現學習者有把四聲音節說得過重、過長的現象,否則不用特別強調這個細節。只需要告知,若非在停頓之前,四聲不一定會降到最低音即可。
  華語四聲是個急降調,在發聲上可透過快速擠喉或者橫隔膜向上頂的動作來達成。這與泰語、粵語及越南語在平調之後再加降尾的調形有所不同。另外,如前所述,華語第四聲起調往往高於相鄰的第四聲,因次在五度標調系統5的調值右上方加一「+」符號,表示比相鄰的一聲調值還高一些(1-2個半音)。
  本文建議在教學上將華語去聲描述為「高急降,五度三碼法調值5
11,前後皆重」(若不在停頓之前音高不一定會降到底)。

以「五度三碼法」觀念繪製之聲調圖(徐振峰,2010)

參考文獻
Chao, Y.R. (1932). A Preliminary Study of Inglish Intonation (with Amenrican Varients) and it’s Chinese Equivalent. 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2006),110-197,2006。北京:商務印書館。
Chao, Y.R. (1933). Tone and Intonation in Chinese. 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2006),198-220。北京:商務印書館。
Chao, Y.R. (1956). Tone, Intonation, Singsong, Chanting, Recitative, Tonal Composition, and Atonal Composition in Chinese. 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2006), 596-611。北京:商務印書館。
Maddieson (1978) Universals of Tone, In 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 ( J.Greenberg et al eds.) ,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335–366.
王力(2013)。漢語音韻。北京:中華書局。
石鋒、冉啟斌(2011)。普通話上聲的本質是低平調—對『漢語平調的聲調感知研究』的再分析。中國語文,第6期(總第345期),550-576。
朱曉農、章婷、衣莉(2012)。 凹調的種類—兼論北京話上聲的音節學性質。中國語文,第5期(總第350期),420-436。
吳宗濟(1992)。普通話零聲母音節起始段的聲學分析。第三屆人機語音通訊會議。桂林。收錄於吳宗濟語言學論文集(2004),113-125。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宗濟(1994)普通話語調中短語調群在不同音階下的調域分布初探。收錄於吳宗濟語言學論文集(2004),320-328。北京:商務印書館
沈炯(1994)。漢語語調構造和語調類型。方言,第3期,221-228。
沈炯(1999)。漢語音高載信系統模型。石鋒、潘悟雲主編《中國語言學的新拓展——慶祝王士元教授六十五華誕》。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彼得.賴福吉、凱斯.約翰遜(Ladefoged, Peter & Keith Johnson)(2008)。語音學教程(第七版)。A course in phonetics(seventh edition)2005,  2011,  2006。 張維佳、田飛洋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林茂燦(1995)。北京話聲調分布區的知覺研究。聲學學報。第20卷第6期(總第104期)。10-23。
洪于惠、范美媛、徐振峰(2009)。應用網路課程於語音偏誤標記及語音教學作法之實證與探討─「臺大華語」語華語學習者之語音改正。第六屆華文網路教育會議。台北:僑務委員會(主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學術執行)。
徐振峰(2010)。以「五度三碼中文聲調標示法」談中文聲調教學。2010臺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臺灣華語文教學學會。
徐振峰(2019)。華語聲調特徵在二語教學中之描述及其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博士論文。
趙元任(1979)。語言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近期期刊

258

Apr. 1. 2024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

254

Dec. 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