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研究

如是我聞—師生佛典共讀

Thus Have I Heard: Reading Buddhists Texts in the Classroom

  近兩年來,巧遇幾位研究佛教典籍的學生,隨著他們一起閱讀了素日未曾接觸的經典。電子報陳總編得知此事,囑咐我寫一篇報告談談心得,是以謹遵所囑分享見聞如下。

分享一:「彼世間中有三種味,所謂無常、無我、無樂。」
學生研究主題:佛教的素食觀念
主要研讀經典:大般涅槃經

  學生之所以研究此一主題,是希望從佛典中尋求最直接的相關證據,以便釐清佛教對於肉食和五辛等飲食觀念的原始看法。此次所研讀之《大般涅槃經》目前存有多種漢譯本,我們以北涼曇無讖之譯本(簡稱「北本」)為主,另輔以東晉法顯之譯本(簡稱「法顯本」)作為參考。
  在此經中之「如來性品第四之一」,釋迦牟尼佛藉由與弟子迦葉的對談,表明其對於佛教僧徒是否可以食肉,採取了「隨事漸制」的做法,而並非一開始就嚴禁一切肉食。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護法菩薩應當如是。
   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
   ……
   迦葉又言:「如來何故,先聽比丘食三種淨肉?」
       「迦葉!此三種淨肉隨事漸制。」(「北本」)

  至於佛陀何以禁止肉食,原因之一乃由於食肉者身上留存著「肉氣」,令一切眾生心生恐怖。
   「迦葉!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臥,
   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北本」)

  在說明不宜食肉的原因時,佛陀又以其他食物的氣味做為比喻,例如:蒜、興渠,他說吃了這些食物的人也會產生令人憎惡的臭味。
   「如人噉蒜,臭穢可惡,餘人見之,聞臭捨去。……諸食肉者亦復如
   是,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皆恐怖,生畏死想。」(「北本」)
   「其食肉者,若行住坐臥,一切眾生見皆怖畏,聞其殺氣如人食興渠
   及蒜,若入眾會,悉皆憎惡。」(「法顯本」)

  此二段經文中所提及之「興渠」及「蒜」,即所謂「五辛」之類的食物,然而「興渠」究竟何指,至今仍未有定論。
  未有定論之處是學生研究佛典時的難題之一,除此之外,某些詞彙的涵義特別耐人尋味,在理解上亦頗費工夫,若要翻譯為英文,如何選擇確切的用詞,就更是得斟酌再三。以下試舉一例:

  「我於是經,為說六味。云何六味?說苦醋味、無常鹹味、無我苦味、
   樂如甜味、我如辛味、常如淡味。迦葉!彼世間中有三種味,所謂無
   常、無我、無樂。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飯,謂常、
   樂、我,令諸弟子悉皆甘嗜。」(「北本」)

  酸(醋)、甜、苦、辣(辛)、鹹,這五種味道都能意會與言傳,那麼「淡」呢?
  學生翻譯為:simple。

分享二:「心悟轉法華,心迷法華轉。」
學生研究主題:儒釋道三教會通
主要研讀經典:王龍溪先生全集

  學生所研究之三教會通思想是以晚明時期為主,而王陽明之弟子王畿(號「龍溪」)尤為其探究核心。透過研讀《王龍溪先生全集》中的大量文稿、書信,不但得以縱向深入理解王畿對於三家思想的議論與思辨,同時並得以藉此一窺當時知識界其他學者之思維脈絡,進而橫向觸及此一時期之相關學者的論述。經由雙向的探索與梳理,其時知識份子之間相互激盪與觀摩的交際網絡也因此躍然紙上。
  以下試舉數例與各位分享。
  王畿的友人陸與中曾建立一所「三教堂」,王畿為此作了一篇文章,藉以闡述其對於三家思想的會通之見:
   老氏曰「虛」,聖人之學亦曰「虛」。佛氏曰「寂」,聖人之學亦曰
   「寂」。……世之儒者不揣其本,類以二氏為異端,亦未為通論也。
   ……孔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言良知本無知也。「鄙夫問
   於我,空空如也。」空空即虛寂之謂。……學老佛者,苟能以復性為
   宗,不淪於虛妄,是即道釋之儒也。(王畿 ·<三教堂記>) 

  王畿既以王陽明之學為宗,其所持論點自然以儒家聖人之學為中心,而佛氏、老氏之說皆應統攝於儒學之下。但相較於當時其他視佛老為異端的儒者而言,王畿的態度無疑是相對開放而正面的。
  王畿與當時學佛、學道的士大夫以及方外之僧人、道士都有所往來,彼此之間的會談也極為精彩,他甚至時常扮演仲裁者的角色,以下是他對蓮池大師、張陽和等人的談話: 
   二子所見本不相戾,但各從重處舉揚,所以有落空之疑。……然蓮池所
   舉察念之說亦不可忽。不察則觀無從入,皆良工苦心也。以吾儒之學例
   之,察即誠意,觀即正心,所謂正者,只在意根上體當,無有一毫固必
   之私,非有二也。陽和子更須加一言以相正,尤見交修之益不為虛也
   已。(王畿 ·<興浦庵會語>) 

  蓮池祩宏大師乃明末四大高僧,後世淨土宗尊其為第八代祖師,而在王畿的筆下,蓮池不過就是與當時士大夫相互論辯、交相修行的一位學人。
  又,當時另有一僧人太虛禪師曾為《法華經》注疏,名為《法華大意》,王畿身為儒家學者,卻受邀為此書寫了一篇<法華大意題詞>,文中雖讚此書「詞近而旨遠」,然文末則警示讀者:
   于惟經中大意須從言外悟入,……若復向疏中覓取大意,非惟失卻經
   旨,亦增葛藤矣。(王畿 ·<法華大意題詞>)

  明代傳奇才子徐渭亦曾為《法華大意》一書寫序:
   如聞六祖之言:「心悟轉法華,心迷法華轉。」然則經且不可恃也,而
   況區區之大意?此在眾生誦讀者當自得之。(徐渭 ·<法華大意後序>)

  綜觀當時之學者文人,無論是尚儒、崇佛,或是信道,彼此經常過往頻仍,而且普遍都對於三家思想廣為涉獵,因此,其言談文字當中自然多方引用或是化用三家之典故。對後代的讀者而言,要掌握那些引經據典的文字實非易事。當然,對非母語者而言,其困難程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分享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中國古籍卷帙浩繁,研究者要如何蒐羅、揀選、比對,在在都是難題。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有許多典籍以及相關參考資料都已建置成電子檔,大大提升了研究的方便性,確實可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以下列出常用的資料庫:
A. 經典原文
https://ctext.org/zh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www.cbeta.org/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http://21dzk.l.u-tokyo.ac.jp/SAT/index.html  大正新脩大藏經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B. 辭典/參考資料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4%BD%9B%E5%AD%B8%E5%A4%A7%E8%BE%AD%E5%85%B8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https://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佛光大辭典
http://authority.dila.edu.tw/  佛學規範資料庫
https://dictionary.theway.hk/  道教辭典

如是我聞:「我願意繼續吃苦。」
  中國使用文言文的歷史長達兩千多年,不同時空、不同作者,其文字風格亦變化多端,再加上宗教典籍的特殊用語、哲學論述的抽象意涵,更增添了理解與詮釋上的變數。有時候,一段文句若要翻譯為現代口語尚且不易,何況是用外國語言來轉譯傳達呢?
  有一位學生曾經在學期末說道:「學中文很辛苦,學文言文更苦,可是,我願意繼續吃苦。」
  誠如佛言:「以戒為師,以苦為師。」
  「苦」,確實是一位好老師。

近期期刊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

254

Dec. 1. 2023

253

Nov. 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