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報導

莎翁十四行詩的華文轉身

Shakespeare's Sonnets: In Search of a Poetic Form in Chinese

  邱錦榮教授於4月29日應ICLP邀請分享中英詩詞翻譯的經驗,邱教授以「莎翁十四行詩的華文轉身」為主題,與ICLP的師生解說欣賞詩的幾項重點,同時也說明為何將詩視為語言的高峰。眾所皆知的是,莎士比亞為英文詩詞當中最高峰,也因此,將莎翁的詩句翻譯成中文的過程頗有意義。進行座談時,當邱教授以兩首十四行詩為例,幫觀眾解開翻譯詩詞的形式之美。前者為邱教授親自翻譯,後者則有一位加拿大與台灣混血背景的學生來翻譯。

  中西文化上,兩種寫詩的傳統形式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說是截然不同,故造成譯者不少的痛苦。那麼,傳遞兩種語言的翻譯者應該如何維持詩句翻譯的押韻和意義之間的平衡呢?換句話說,怎麼打通任督二脈?邱教授說得好,內容和形式永遠都要找尋一個平衡點,有時候這邊犧牲一點,有時候那邊妥協一點,以達到不失去任一方精髓的平衡。我個人認為關鍵在於判斷何時往這邊來,何時則要往那邊走?

  問題在於如何保留一種中文裡頭不存在的英式商籟格律?首先,要記得輕重五個音部(Iambic pentameter)的押韻,盡量保留節奏,同時也要寫漂亮的詩句!其次寫了三節「quatrains」後要寫進一個「轉」,即所謂「哏」,而這有力的一擊似乎也將前面12行都推翻掉了!詩人遵循著這些格律造就了語言與音韻趣味,中國古詩也有著類似的形式規定。

  邱教授解析莎翁兩首詩的內涵也與觀眾產生了共鳴,就是說,從用字遣詞便能看出詩的意涵,猶如翻譯「Sonnet 130」一詩對女性制式化一般的刻板描繪。不過,詩也讓人足以將情緒表達出來,也就是說在人類語言當中,詩極有價值,不但滿足我們心思上的需求,也能作為語言學習的出發點,初學者應該尋找一個可以信賴的朗讀者,跟著朗誦鍛鍊語文表達能力,並能同時享受音韻、咀嚼文字之美,沈浸在音節起伏的律動中。

  沈浸在這種律動之中,無論學生身在何處,好比通勤或者排隊的時候,隨時隨地都能練習撰寫詩句,並且也能試著自己翻譯。邱教授與觀眾玩了一個小遊戲,要學生來猜測莎翁的著作已經被翻譯成中文幾次,答案揭曉,其次數極高,有三十八種不同版本的譯本,因此邱教授提醒學生,若看的譯本多了,之後自己做翻譯時也越能依靠自己的語感來選擇所使用的字眼

  邱教授接著說明如何從詩句裡頭來學習語言。先要把詩句看成像一首歌一樣,那麼就像唱歌一樣,越有節律,越容易記得住,讀詩也沒有兩樣。詩句的格律也極為重要,掌握格律就會讓學生的語言能力隨著改進。不過,翻譯詩句是一個不斷持續改進的過程,沒有一個最完美的翻譯。因此邱教授也與觀眾強調一個主要的重點,就是在翻譯上,永遠存在進步的空間。

近期期刊

258

Apr. 1. 2024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

254

Dec. 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