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奔流,語言也必定會改變,小如語音,大如語法,中文也不例外。現今的學生讀孔子、孟子、莊子等古文,也許誤以為古文讀出來的音與目前國語的發音一樣,其實不然,從古至今兩千多年來中文已經有了非常多的改變,包括諸多聲調的失落。著名語言學家竺家寧教授2021年10月1日(五)蒞臨本所給同學們談「孔子時代的複聲母現象」,舉了許多引人入勝的例子,不僅線上參與的觀眾踴躍、演講現場也是一位難求。竺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給觀眾講解博大精深的聲韻學理論,師生著實滿載而歸。 對於非語言學專業的聽眾,因缺少基本的概念,因此竺教授先從一些基礎知識開始,解釋何謂「複聲母」、構擬古音史、語音演變原則等,接著竺教授進入主題,提出許多頗有意思並有助於觀眾明白複聲母從孔子時代演變到今天的各種現象。 首先,針對何謂「複聲母」,竺教授提出「各」、「藍」、「電」三個字為例,古漢語時代唸成「klak」、「glam」、「sdien」,開頭的字皆要唸在一起,類似現在的英文、法文等語言,此稱為「複輔音聲母」,簡稱「複聲母」。 其次,中文的構擬古音史可從1874年講起,由英國漢學家艾約琴(Joseph Edkins)提出,他認為根據諧聲字來看(形聲字),中國古代應該有複聲母。此後,瑞典漢學家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於20世紀初利用漢字的諧聲偏旁,構擬了一套上古複聲母,1924年林語堂也發表了「古有複輔音說」。一直到現今仍然有不少語音學家繼續研究上古音,試圖解開中文古音的奧秘。 再其次,可以基於構擬的分析方式「reconstruction」,藉由與同樣語系的語言做比較,進一步了解漢語兩千多年來有何改變。舉例來說,藏緬語皆有複聲母,屬同一語系的漢語在上古時代應該也有,只是在語音演化的過程中失落,語音的失落是語音演變中最普遍的情形,由此可知古漢文應有複聲母。 對於語言史構擬方法有些許了解之後,即可開始一個一個分析漢字,好比上古漢語帶舌尖邊音「l」或閃音「r」的複聲母,以「龍」與「龐」為例,《小雅》之「四牡龐龐」,古音為「bhrung bhrung」,其中「r-」聲母到今天就失落了;或古書「風曰孛覽」之「風」字,上古音唸為「pljum」,由古代的「p-」演化形成,其中的「l」成分,還殘留在形聲字「嵐」的發音中,乃至「pl-」殘留的痕跡還保留在今天的韓語當中。孔子時期唸為「pljum」,至李白、杜甫時期便唸為「pjung」,到當代國語雙脣音弱化為唇齒音唸為「fung」;電、頭、首在古音裡的複聲母「sd」的音也同樣發生了其中一個聲母失落的現象。此外,根據語音演變的規律也可以分析捲舌化、顎化等語音現象,這些語音演變現象在英文也有。另一方面,不僅僅是語音,很多詞在意義上也可以看出有同一個來源,如:頭、首、頁、面等意義相近的字都還保有古音的痕跡。 複聲母於先秦時代十分普遍,漢代逐漸減少,到了魏晉就完全消失了。此後,複聲母遂被歷史所遺忘。不過,複聲母如同化石一樣,被埋藏在語史的深處。上述理論概念也有助於掌握歷史語言學的比較方法,因而若肯仔細尋找所遺留下來的提示,就能構擬古代的發音,進一步了解其中隱藏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