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給你們介紹一個新世代的金融工具,那就是在美國跟幾個國家所謂的「信用評分」。因為時間有限的關係,我不能詳細地分析這個金融工具對大家的影響。首先,我要在原則上解釋一下什麼是信用評分,其次我會討論它對美國人生活有什麼影響,再其次我想討論這個發明真正的原因。 「信用評分」,指的是1989年在美國發明,也是現在十幾個發達國家使用的金融工具。因為那個時期美國的製造業沒辦法跟發展中國家的競爭,所以美國政府認為要提高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與其靠出口,不如靠消費支出。但是製造業越不景氣,美國的老百姓越不能依靠工資生活。結果,美國人都開始靠借貸買房子、車子、付大學學費,甚至於需要貸款買日用品和食物。為了處理這麼多人所承擔的債務,有美國銀行發明了信用評分制度。這個評分是一個數字,它的範圍從0到850,代表某人是否有信用。這個數字是怎麼決定的呢?信用公司會用一個演算法根據某人的金融資料,比方說他的債務總額、信用額度使用比例、付款歷史、收入等金融歷史資料計算出一個分數。根據這個信用評分,一家銀行或信用卡公司會決定要不要貸款給這個人。而個人的信用評分越高,他的利率越低,信用上限也越高。 信用評分對美國人有什麼影響呢?可以說,美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信用評分的影響。重要的是信用評分不只會用來處理金融事務,還有很多其他的情況之下你可能需要給別人看你的信用評分。申請工作、租房、買車子和買保險的時候,大部分公司會需要查看個人的信用評分和信用歷史。公司或房東根據人們的信用評分拒絕他們的申請也是合法的。結果是,如果有人碰到一次財務問題而使得自己的信用評分受到損害,那就可能影響他的借錢利率、工作機會以及租房資格。此外,數字時代的來臨也帶來了另一個信用評分問題: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的出現就讓初創的金融科技公司運用堆積如山的個人資料來計算出更準確的信用評分。但是,這種公司可以取得的資料是很驚人的。他們使用的資料可能包括輕罪和重罪歷史、消費習慣、社交媒體使用、個人居住的地區,也可以從和跟別人的關係中找到跟信用的相關性。從這個方面來看,信用評分看起來有點像美國人常常批評中國所謂的「社會信用」制度。有的金融公司就可以根據那些與金融有關係以及沒有關係的資料,計算出一個數字代表你是好人還是壞人,而且這個分數就可能影響一個人對找工作、租房和購買保險的資格。 最後,我想再次討論信用評分對個人財務的影響。我之前跳過了一個非提到不可的重點,那就是,銀行和信用卡公司使用信用評分的目的是什麼。金融業發明信用評分,為的不是找到信用很好的人,而是找到信用不好的人然後借錢給這種人。信用很好的人並不能幫信用卡公司賺錢,因為這種人總是準時還錢,所以這種人不會讓借錢的利息越滾越多。但是信用不好的人為了生活要一直借錢,常常產生循環利息,所以銀行就會把這種信用不好的人看成搖錢樹。 總而言之,我以上提到的信用評分指的是新世代代表信用的分數。這項發明為的是區分信用好和信用不好的人,讓銀行、公司和房東決定要不要跟人建立關係。新世代的科技也讓信用評分對我們生活的影響變得更大。此發明最重要的影響就是它讓銀行和消費者信用公司把矛頭指向借了錢不能還的人然後一直借錢給他們,造成許多人在經濟上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