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心得

逃避的境界——迴避型人格障礙作為文學作品的題材

The Realm of Avoidance—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as a Literary Subject Matter

  迴避型人格障礙為所謂焦慮類人格障礙之一,其診斷標準十分明確。該障礙的患者出於對遭受排斥的恐懼而避免與他人的接觸,因而無法完成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任務。此種社交恐懼感通常伴隨著對自身價值的徹底否認,以至於患者把自己視作「無可救藥的敗類」。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 讓迴避型人格者在生活上十分被動而又缺乏任何支配力與反抗力。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拒絕,迴避型人格障礙患者以上面所述的思維模式為自我保護機制,會選擇與他人保持適當的距離並盡量不讓他們認識自己。顯然地,在無法與他人敞開心扉的情況下,迴避型人格者難以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結交新的朋友並培養穩定而深刻的友誼,即便他們心底深處最渴望的,就是得到他人的支持與理解。

  《像我這樣一個女子》故事裡面的「我」就是一個典型的迴避型人格,其思維與行為模式完全符合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一方面,「我」不斷重申自己的命運就是遭受社會排斥,而且多次提到因為自己的職業背景而「不適宜與任何人戀愛」,導致在認識夏的時候感受到極大的焦慮與痛苦。另一方面,此種認知錯誤讓她展現種種自我貶低、自我嫌惡的言行,從而陷入自我懷疑的惡性循環。「我」的迴避傾向是如此嚴重,以至於甚至男友送給她的一束花也會引發「我」對排斥與拒絕的負面聯想。即使是生活中毫無意義的事件,都足以讓她懷疑自己的價值並產生無法抹去的失落感。

  與此同時,「我」也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她最不屑一顧的就是那些「沒有勇氣向命運反擊的人」,認為認命是一種「極端懦弱的行為」,然而想到放棄所從事的職業時則選擇安於現狀,以接受命運的安排為藉口依然無法逃離自我懷疑的舒適圈。她無法反抗,更無法追求幸福,畢竟在她眼裡,幸福永遠都不會降臨在她的生活中,彷彿向命運宣戰只能以失敗告終。這種認命行為雖然保護她避免徹底崩潰,但又阻止她擺脫那種揮之不去的焦慮感以及由此而來的巨大痛苦。

  《像我這樣一個女子》作者從第一人稱的角度展開敘述,同時藉由意識流的寫作手法加強故事的心理學性質。從某種角度來看,女主角腦海中紛雜的自述類似於病患在心理諮詢師引導下的自白。這也讓讀者可以從心理學的視野解讀「我」的悲哀故事進而對迴避型人格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近期期刊

258

Apr. 1. 2024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

254

Dec. 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