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報告

由《黃帝內經》重探「黃老」思想的歷史及理論

一、《內經》的背景

         《黃帝內經》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內經》問世之前,當時的醫學以長期累積的醫療經驗,歸納出五臟六腑經絡氣血的概念,同時也記錄下古代解剖學以及臨床疾病的知識和針刺誤中體部的後果。此外,由於《內經》集結於春秋戰國時期,處於當時百家爭鳴的氛圍中,因此《內經》吸收了當時各色流派的哲學思想與理論。儒,道,陰陽三家對《內經》影響甚钜,在《內經》裡也可見到包括天文學,地理學,曆法學,氣象學,物理學,以及心理學等等理論。可是,人們往往在討論《黃帝內經》時,最常提及的都是「黃老」理論,原因何在?

二、「黃老」思想

         「黃老」概念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例如《荀子》卷一:「倨傲也固鄙固順墨當爲慎墨慎謂齊宣王時處士慎到也其術本黃老」。「黃老道」之名最初見於《後漢書王渙傳》:「延熹(西元158年-166年)中,桓帝事黃老道,悉廢諸房祀」。「黃老道德」最初出現於漢代,司馬遷《史記》第七十四卷:「皆學黃老道德之術,因發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論,環淵著上下篇,而田駢、接子皆有所論焉」。由此可見,自漢代以來,「黃老」思想已在中國古代哲學裡佔著根生蒂固的地位,並深深地滲透於華人的腦海裡。

         為何「黃」和「老」從漢代就被連繫在一起? 學者認為這裡所討論的「黃」不只指《黃帝內經》,而指春秋戰國以降的黃帝學派:以道家理論為根本,陰陽家思想為實體,相關著作偽托黃帝所著的一套思想體系。因此最早的老子理論可能也是假借黃帝之名而推廣。這種寫作方式意味著《黃帝內經》裡的「黃帝」只是當時的學者利用古昔聖人的名義來強化醫學主張、塑造理論權威性的作法。

三、《內經》的「工具性」

         從最淺顯廣泛的角度來看,《老子》和《黃帝內經》裡各所解釋的天地根源、宇宙規則和萬物性格都有一定的差別。老子討論抽象的「道」乃是宇宙最大存在的本體。「道」是最空最虛的,也是不可解釋,不可稱說的。然而,《黃帝內經》裡卻存在著醫療理論和知識,並對於具體的問題提供現實的方案。在描述正確的診察規則時,《內經》提及:「必先度其形之肥胖,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在談及適當診脈的時辰時,則有類似現代抽血前的規定:「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此二例都可以凸顯出《內經》的一種「工具性」。《內經》也具體的論述疾病因果關係,譬如「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必咳嗽。」或「風盛則動,熱盛則腫,燥盛則幹,寒盛則浮,濕盛則濡泄。」由此可見,此兩者具有內容及功用的差距。

          從另一方面觀之,《內經》其實是在使用具體的忠告來實行老家「無為」之道。書裡有「智者察同,愚者察異」的概念,說善於養生的人可以同中求異,觀察到別人所看不見的微小生理變化。那麼要怎麼達到這樣的境界?「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內經》中著實充盈著《老子》的核心理論;夫使老子之「無為」哉!

四、結語

        西方研究者把黃老道家稱為「目的性的道家」(purposive Taoism)或「工具性的道家」(instrumental Taoism)。就前述討論觀之,《內經》裡的道就是工具性的道。雖然它「恬惔虛無」,然而它依然得跟從自然四時的變化。《內經》以形而上、無為的道作為本體,結合形而下的養生規律及醫療理論為行動。因此《黃帝內經》以道家的哲學理論來解釋自然的生物現象也不能算無的放矢。

 

近期期刊

259

May. 1. 2024

258

Apr. 1. 2024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