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踏入ICLP的第一天起,“你的母語是什麼?”,就是我常被老師問到的問題。雖然這個問題已經回答得有些厭倦,但卻帶給了我一些啟發,也成為了這次成果發表的靈感來源之一。何謂母語?母語最基本的定義有二種,一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母語是指一個人自幼習得的語言,通常是其思維與交流的自然工具,二為臺灣教育部的定義:鄉土語言。然而,對於移民後代而言,隨著一代一代更緊密地融入當地社會,他們對母語的認知未必符合以上所說的定義。 現在讓我來形容一下我的語言背景。我是第三代馬來西亞華裔,從小在家裡和媽媽說華語,和爸爸說英文,由於祖籍是福建,就自然而然地會與爺爺奶奶和其他親戚說福建話。試問我應該如何規範我的母語是哪個語言?為了證明我的疑問並非無中生有,我最近也向幾位高中朋友提出這個問題,其中一位以一股不確定的語氣回答說“不就是我們的方言嗎?”她對母語的定義是祖先出生地的語言。另一位朋友則很直接地說“我從小到大都說英文,不記得什麼時候才開始學會說自己祖籍的語言”。由此可見,馬來西亞華人對自己母語的認知是錯綜複雜的。 馬來西亞華人普遍具有使用多種語言的能力,這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逐漸形成的一種社會化生存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影響有包括國家教育政策、家庭語言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等。就教育政策而言,由於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是馬來語,因此從小學開始,即使是在以華文為主要教學媒介語的國民型華文小學(簡稱“華小”),馬來文一直是必修課,而且必須要考試及格才可以升學。為此,絕大部分的馬來西亞華人從小在三語並用的情況下,經過華小的六年教育,預設打下了用三語進行交流的基礎。除此之外,他們也能用廣東話、福建話、潮州話、客家話,甚至是海南話等地方方言與人交流。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聽過身在福中不知福這句老話。我之前一直對過去的語言學習經驗抱著埋怨的態度,覺得這些語言都是中小學課業繁重的罪魁禍首。我不認為會說那麼多語言有什麼大不了,卻偏偏是讓我成為在美國四年的大學生涯中,同學羡慕的物件的原因。當他們得知我會說超過兩種語言時,都好奇地問我是怎麼做到的,有些同學則感慨地說希望自己有這樣的機會。過去的四年讓我深深地意識到了會說,而且是流利地說多種語言的優勢。 最後,隨著時間的過去,我或許不會再追究,也不會太在意我的母語是什麼。我希望通過不斷地學習,繼續在這些語言中穿梭,成為這些語言所代表的文化的一座橋樑,用最精煉的話,把最複雜的資訊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