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禮拜我很幸運有機會與一些正在學習中文的初級學生分享個人在學習中文的路上遇到的困難、所學的知識以及學習的策略,雖然在學習中文的各個方面我都有相當豐富的心得,當然也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但因為其中牽涉的範圍非常廣,我的建議也會涉及相當廣泛的層面。 雖然各個學生學習中文的背景和目的皆不一致,但大部分的人還是認同溝通為其首要目的,無論身份與要求為何,大如學術研究、任職公家機關或私人企業、從事商務工作、小如個人興趣、生活所需等原因都少不了溝通這個目的。語言豈不是溝通之工具乎? 在學習中文的這條長路上,學習方式一定會需要不斷地調整和改變,但還是有一些無法動搖的基本定律,不說別的,就拿練習而言,無論學習何種語言,花上一段時間多聽、多看、多讀、多寫是不可免的,可能有的策略比較好、有的比較不好,不過無論如何花時間浸泡在這個語言中是必須的,過程中也一定會碰到很多困難,可是別擔心,只要“持之以恆”地多多說、多多錯,才有機會能說對,這樣堅持下去,一定會進步。 由於要多練習,自然難免要看很多漢字、聽很多人說話,盡量尋找機會接觸中文,畢竟使用語言這個溝通的工具就是為了便於傳達意思,這也是人與人之所以能夠組成為社會的首要因素。因此為了多跟人接觸,上課時間以外要盡量進入社群,在學校裡有很多社團,還有各種各樣的社交媒體,交友APP,運動團體等,相信每一個人都能找到一個適合她的群體。另外還要盡量閱讀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文字印刷品,包括仔細閱讀菜單、分析海報上的字句、閱讀公園裡的告示牌等,這樣一來就可以常常複習剛剛在學校學到的生詞以及句型,我也建議試試用課外學到的東西延伸課上討論的內容,給自己增加聽説讀的機會,如電視劇、報紙、中文的其他參考資料,日積月累下來,進步就會越來越明顯。 另外一個在台灣特別有用,有助於融入台灣人群體來學習中文的方法是學習注音符號,除了方便跟台灣朋友交流溝通以外,也有一些具體的幫助,像是有些字詞我雖然看得懂卻忘了發音,這時台灣朋友可以透過注音幫助我。此外,非中文母語者對於羅馬字母有著根深蒂固的發音聯想,雖然漢語拼音接近英文的發音,卻還是有所差異,正因為如此反而影響發音的正確性,而由於注音符號並無如這樣根深蒂固的聯繫,因此有助於適當掌握中文發音,在輸入中文時,注音輸入法需要打出每一個聲調也有助於複習聲調。 至於練習口說,因為基本的規則即是要多多說話,努力不懈改善說錯的地方,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掌握聲調真的不可忽略,相當重要,所以要接受自己會常常說錯,並且願意跟著老師、講話者再說一次,多多練習對自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至於語法,可能有的人會覺得有時候學習語法太煩,但是語法是很重要的,對一個剛剛開始學習中文的學生來說,總會覺得語法很有挑戰性,跟拼圖遊戲有一點像,在某一個情況就得用適合該情況的說法,要完全掌握固然很難,但是持之以恆就能成功,千萬別放棄。 課堂上的技巧在校外能用得上的還不少,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即是所謂的「領說」也就是跟著老師重複一次老師說的句子,這個技巧就像是在平常聊天時,模仿對方說話,跟著對方說,這樣一來有助於加強記憶,下一次想要講相同的意思會比較容易。另一個好處則是練習聊天的技巧,如此重複對方說的話,可以確認理解是否有誤,也是一種很好的基本溝通反應。還有一個技巧就是,不知道怎麼把想說的話說成中文的時候,就盡量以已經學習過的詞彙來解釋所想表達的意思,這是因為翻譯的作用是有限的,跟別人聊天的時候,這樣做非但有助於複習已學過的單字、亦可讓口說較流利,對方也能大致了解你是否明白他想傳達的意思。 我越學中文越注意到一件事,就是因為文化與文字的根源與其他語言,特別印歐語系的語言完全不一樣,因此單字之間組成的關係也多半不一樣,真正了解「中文式」的想法,這樣比較能表達出自己所想說出的,畢竟儒家與道家的思想已經完全滲透到華人的社會的各個層面了。 最後還想要提醒一件事,每個人學習的習慣和經驗不盡相同,以上所說也只希望能引起一些思考,也許也能作為小小的建議。話不多說,練習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