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揚1999年拍的《洗澡》裏,劇情主要話題就是老劉、大明和二明這一家人之間的關係。因爲老劉和大明都相當深沉以及三位男性角色都很努力等原因,所以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並沒有什麼音樂。但是,在這部電影裏,雖然音樂並不能算是主角,但它也扮演了一個重要的配角。所以,在這份報告裏,我想要探討一下音樂在這部電影裡的意義。 如果我們提出《洗澡》裡的音樂,我們一般來説會先聯想到澡堂裏那一位常常喜歡唱《O sole mio》的客人。但是,我其實並不覺得這個人物唱的歌是電影裏最有意思的音樂,今天我想要探索一下這部電影中非常短但卻讓我非常關注的配樂,即老劉和二明打掃澡堂那段情節的配樂。 一般來説,這部電影裏的聲音都相當自然,絕大多數的聲音都存在於敘事的故事情境裏。如此一來,如果音樂存在於敘事之外(extradiegetic),它馬上就會變得比較突出。除了電影一開始的序場戲以外,我們第一次在電影中聽到敘事之外的音樂就是在老劉和二明一起打掃澡堂那一個鏡頭。可是,這是什麽樣的音樂呢?它既不是傳統北京的京劇,也不是當時北京的流行音樂,更不是社會主義時期的音樂。不,這個場景裏的音樂其實是一段純好萊塢式的配樂:豎琴的浪漫滑音、弦樂器的快速切分音、清脆的鐵琴聲以及愉快的大調旋律(major mode),在好萊塢黃金時期的音樂劇裏幾乎是無處不在。 不過,我們在這裏有一個問題。當我們看一齣好萊塢音樂劇,好萊塢劇場和觀衆彼此心照不宣的是:一方面,好萊塢(電影或劇場)對觀衆的要求就是,觀衆需要接受敘事中的歌唱、舞蹈以及那些相當不可信的荒誕劇情。而作爲交換,好萊塢也承諾,電影會創造出奇跡:白馬王子的親吻會叫醒白雪公主,人魚小姐會嫁給她的王子,灰姑娘會去參加舞會,Debbie Reynolds會受到觀衆的歡迎,Baron von Trapp會拯救Maria,Wendy的世界會從黑白變成特藝彩色(Technicolor);女主角襤褸的衣服到頭來總是會換成豪華的禮服,並且,藉由金鵝蛋,Jack也一定會將他的老家保護得好好的。 當我們在《洗澡》中一聼到好萊塢配樂,這段音樂就給了我們看似與好萊塢一模一樣的承諾。從二明和老劉在這場戲中的活潑互動,我們認識到,劉家人都很努力,也不會埋怨他們的工作。雖然他們之間有些摩擦,但我們同時知道,他們都彼此照顧、彼此關懷。而最後,我們卻發現,雖然他對自己的生活相當滿意,但是老劉一家的生活條件一直以來都還是相當辛苦。 如此一來,當老劉去世的時候,我們很無奈地有了遭受背叛的感覺——音樂不是向觀眾承諾了,他們一家人未來一定會過好日子嗎?老劉的快樂結局哪裏去了?澡堂什麼時候才會復活?當老劉死亡之後,先前的場景再次出現,鏡頭裏所有的細節都一模一樣,可是這一次,老劉卻由大明取代了。電影的配樂看似再次承諾,我們終究會看到我們迪士尼般的結局:澡堂的客人會繼續在雨中唱出《O Sole Mio》,老胡同最後一定會被拯救,大明也終究會變成澡堂的白馬王子的! 不過,面對當代中國的經濟壓力,即使白馬王子來到了,澡堂也不會在新的特藝彩色的環境中再度覺醒了。相反地,澡堂整個建築終究將會被拆除,老胡同也終究會被現代化的大樓所替代。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部電影後來的劇情違背了配樂所帶給我們的承諾。 結束報告之前,我想先問一下,這部電影究竟爲什麽會這樣做呢?當然,這個問題並沒有「真正的」答案,但如果我需要猜,我就會説,那是因為,在20世紀末的中國,相信奇跡的人特別少。大明至少經驗了文化大革命,比大明大一點兒的人也經驗了像「大躍進」、「土地改革運動」等造成的災難。這些運動曾向民衆承諾會發生奇跡,但他們所帶來的後果卻根本不堪回首。雖然我們可以暫時地享受一下好萊塢般的夢想,但鏡頭所創造出來的魔術最終還是反對不了流行於中國20世紀末的現實主義。如果經濟繁榮是當時中國真正的奇跡,那麼,跟六、七十年代全體中國人所經歷的痛苦和動亂相比,老北京和中國過去文化的沒落或許也不過是一個微小的代價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