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總結楊德昌最後一部電影《一一》的情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他用了將近三個小時的時間,來描述一個三代同堂的五口之家的故事。這部影片對簡家的每一位都給予了同等的重視。當我們看著他們的生活展開時,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克服的障礙。很難說這部電影的主角是誰,可是楊德昌把所有角色的個人問題和過程組合起來,構成了N.J.家族這一個全面的「主角家庭」。 電影是從一場婚禮開始,再用一場葬禮結束,呈現了人生持續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因此,有許多人認為,楊德昌的這部電影《一一》的主題就是,人們需要更深入地去瞭解生活和世界。但是楊德昌自己卻說:「並不是我們不夠瞭解世界,而是我們還不夠瞭解『人』——我們自己」。由此我們就知道,這部電影在談的是,我們生命中最缺少的其實是駕馭人際關係的能力。通過觀察洋洋這個角色,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理解這種現象。 洋洋是簡家最小的孩子,年紀雖然很小,但卻非常有洞察力。在一場戲中,洋洋問他爸爸N.J.說:「我只能看到前面,不能看到後面,不是就有一半的事情看不到了嗎?」。從表面上看,這個問題很幼稚,可是在更深入的層面上看,他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即人們往往目光短淺,缺乏充分瞭解自己的能力。在收到爸爸送的禮物,一部相機之後,他開始拍攝人們的後腦勺,他說,他要給別人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所以當觀眾在電影中看到了一個角色的後腦勺,就代表了,那個人正處在反思生命的狀態中,這個人和觀眾也都發現了一些原來不知道的東西。在電影的海報裡,洋洋也是背對著我們,所以我們知道,他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電影中的許多鏡頭都是靜止的鏡頭,攝像機也不經常隨角色移動。這種拍電影的方式不僅讓電影感覺更像是洋洋的照片集,也意味著觀眾往往只能看到一個場景的一個側面或一個角度。 由於人類難以瞭解自己,因此瞭解和同情他人變得更加困難,即使與我們最親近的人相處也是如此,這也會導致人際關係發生衝突。所以,我們要努力模仿洋洋這種樂於學習的態度。我想,我們只有充分瞭解自己,才能在生活中做出積極的改變,把握自己與他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