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去熱鬧的傳統市場時,我就知道隨處可聽到台語。有一些台語詞彙也進入了我平常的台灣國語,比方說:麻糬、阿公、刨冰、蚵仔煎。根據我的觀點,用中文說這些詞無法表達台語的語氣。我最早的回憶之一就是我五歲在台北的某一個夏令營等阿嬤時,老師問我:「你奶奶要來接你嗎?」但是當時我不知道「奶奶」是指誰,只好就搖頭,回答說:「不是,我在等我的阿嬤。」對我而言,雖然現在知道怎麼稱呼家人,但「奶奶」的說法還是很陌生,我的嘴巴不習慣說這句話。我肯定我阿嬤也不會認為我在叫她,不會轉頭顧看。
最近看到一則報導: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調查,在六級的瀕危語言當中,台語目前列在第三級。而根據2020年的統計顯示,70%說台語的人都是長輩,而且至少是75歲以上。然而,只有22%左右的年輕人會講台語。此外,據調查統計,「年紀越小的台灣人對台語越不熟悉」。師範大學的教授許慧如表示,雖然絕大多數台灣的中年人會說台語,但在日常生活裡不一定說台語。換句話說,能力不等於使用。台灣是一個具有多元文化以及多種語言的社會,而台語是台灣文化中重要的一環。台語的語氣是無法完全用其他語言來表達的,若台語流失,所牽連到的層面很廣泛,例如教育、文化、自我認同等。
臺灣師範大學語文學系的研究生吳庭宇在2018年進行了調查,訪問一群七年級世代台灣人對於語言能力和族群認同的觀點。參加者的背景包括外省族群、客家語族群、台語族群、原住民族群、和新移民。此研究顯示七年級世代的語言使用都以台灣國語為主,例如跟父母、朋友、孩子溝通,於工作場所、百貨公司、之前的學校等。台語族群和客家族群只有在祭祖、廟會、傳統市場、夜市以及和阿公阿嬤溝通時才說台語或客家語。此外,調查亦顯示參加者居住地越往南,越習慣利用台語溝通。若以台灣族群的參加者為例,只有將近5%的人在台灣北部時最常用台語,然而在台灣中部時,有17%至34%的人最常用台語,在台灣南部有53%至66%的人最常用台語。總之,使用台語的頻率取決於台灣人所在的環境和地區。
台灣怎麼會面臨這麼嚴重的母語流失問題?這就要從台灣二十世紀中的語言政策來說起。之前的台灣教育部推行「國語政策」,藉此,間接地表示國語才是社會上的強勢語言。上課時,學生不准說任何方言,只能說國語。為了符合社會反映出的價值標準,更多年輕人就盡量不說台語了。因為說台語的機會減少了,能流利使用台語的人也隨之減少。根據國立臺東大學的研究生蘇凰蘭的台語語言態度調查,國語政策減少了民眾說台語的動機,況且現代的小學生也擔憂學習台語將影響國語表現。另外,在小學生的父母當中,有66.5%支持國英雙語教育,然而僅有26.7%支持國台雙語教育,顯示多數台灣父母認為學英文更有助於未來的前途。然而,根據我的觀點,社會對語言的認同程度亦可以影響政府的決策,進而改變台語的社會地位。
若台灣人想保存台語,我希望會說台語的人能儘量說台語。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有一次,我剛好在上ICLP台語課的期間,想在傳統市場用台語買臭豆腐。但是我一講台語,老闆娘就用國語回答。這經驗讓我很灰心,因為我認為即使我想說台語,台灣人也沒有時間跟我練習。若其他的台灣年輕人也遇到了一樣的情形,我能理解為何他們不在公共場所主動地說台語。老人的批評:「台語說得不好」、「你台語聽起來像外國人」、「什麼樣的台灣人不會說台語啊」會逐漸影響下一代的語言自信心。根據我的觀點,台灣人批評年輕人的台語表達不夠流暢,而後反過來批評年輕人不願意在日常生活中講台語。我希望這社會風氣將來能夠改善,使台灣人鼓勵大家說台語,才能好好保存這個語言。
我訪問了一位台灣的物理治療師,問他對台語有何態度?他表示保存台語很重要,台語的語氣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很多病人都是老年人,他平常也在日常生活裡說台語。我跟他分享聯合國的瀕危語言的資訊時,發現他的觀點較悲觀:「應該30年之內就會消失吧!」他認為台語流失的趨勢難以挽救。最後我問他若將來養兒育女,是否會教孩子台語?他回答說:「我只會要求孩子聽懂台語。」該回答引起了我的好奇,因為他雖然以台語為榮,然而卻不會要求孩子說一口流利的台語。
有一些特別的環境我知道會聽到台語,例如陪著阿嬤去菜市仔、寺廟,或者家人齊聚一堂吃晚餐時。想到台語時,就會想到跟家人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我在國外一聽到台語就會很感動,也立刻想起台灣的家人。之前的我,覺得不必要求自己的台語說得流利,就算我說得不好,反正還會有其他的人保存台語,可以依賴他們(也許把教孩子台語的重擔交給我媽媽)。我難以想像一個沒有台語的台灣,然而我目前意識到想依賴的人可能有一天會不在。因此我想盡力,繼續學台語,學好之後一起跟媽媽教孩子台語,把家人的母語傳下去。
© ICLP-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