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6日,ICLP很榮幸地邀請到現任帝門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的熊鵬翥先生蒞臨演講「台灣的公共藝術」。熊執行長發揮其生涯中所積累的豐富經驗,為ICLP學生展示了美好的台灣公共藝術文化。
熊執行長闡述了台灣公共藝術作品的現狀及淵源,包括國立台灣大學校園內的幾件作品,另外也說明了公共藝術的社會意義,尤其是公共藝術如何反映台灣多元社會以及現代價值觀。他也談及台灣公共藝術的歷史,主要轉折點為1990年,當時台灣政府從美國引進所謂的「1% 政策」,指的是在興建公共建築之前,其預算必須保留百分之一的經費,用在公共藝術作品的創作上。因此台灣不乏公共藝術,多元形式的作品因此比比皆是。
【專訪紀要】
首先,身為忙碌的ICLP學生,我們有時候會對某些校園的部分視而不見,您可不可以給我們推薦一件台大校園內特別值得觀賞的公共藝術作品?有您個人最喜歡的嗎?
有一件新的作品,不知道你去過新蓋好的綜合教學大樓沒有?它叫做《三根紅柱》 。那個應該算是台大最新的作品。那件作品很簡單,但是造型也好,還有色彩,尤其是天氣好的時候,它的顏色其實是非常有特色的。其實,我覺得作品好不好,要看它跟環境、跟人的關係,所以我覺得那件作品,當然是新的建築,所以它的效果是好的。
另外,我覺得現在在宇宙大樓,它不是作品,可是我覺得那個建築物本身的氛圍是很有特色的。其實,它裡面的作品是比較普通,就是傳統的雕像,跟天文學有關的,可是我覺得建築本身跟室內的效果也是很好。它算是公共藝術跟建築的整合。因為公共藝術應該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因為公共藝術只有百分之一的經費,所以重要的是百分之九十九要做好。可是常常一般單位會不切實際,希望那個百分之一可以解決百分之九十九的問題。
有些人對於公共藝術的經費來源--就是1%政策--不以為然,因為所創造的作品不見得會吸引人的注意。你對這個說法有何意見?
不管怎麼樣都要花錢。雖然説它只是百分之一,而且是法律規定的,可是對很多人來說,譬如我剛剛提到的三根紅柱,也許有人會說:「那這個柱子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對環境有多好?」當然見仁見智,有人可能很喜歡這個作品,有人可能覺得你擺三根柱子,我真看不懂,為何要花那麼多錢?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我們要的是百分之百的好,而不是百分之一的好,現在的問題不是百分之一的問題,而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問題,其他部分要花更多錢。
這也涉及到:到底藝術是要給我們什麼?拿【台大以前的小書店作品--以下附上了照片】來說,它現在已經不在了,可是我們發現,另外有人把書本留在那裡,大家不是為了屋子來的,而是為了作品本來創造的環境而來的,大家還可以享受,意義是非常重要的。
在批准公共藝術作品的過程中,會不會有一個「簡單化」或是淡化的問題,譬如一件充滿政治批評內涵的作品因為很有爭議性而被拒絕?公共藝術必須是毫無爭議性的嗎?
有兩種公共藝術,一個是法律規定【在公共場所創造】的作品,這些當然是透過某種委員會選的,保守態度比較難以避免,因為這樣才比較安全。可是另一種公共藝術佔公共場所,而不用公共經費創造,這些可能有很多的批評或諷刺政治的意思。每個單位也不一樣,比如臺大不見得會管得那麼多,所以藝術家可以「偷渡」有爭議性的東西進去,總之得看經費的來源,不一定是所有的公共藝術會淡化。
© ICLP-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