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

為何學古文?

Why Should We Study Classical Chinese?

在科技與思想進步的今天,我們為何要學古文?

首先我要說明,我所說的「古文」是指中國古籍而言,包括古代思想、哲學、詩歌等。不可諱言,古文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且其對於現代社會的影響極為深遠,乃至可以視之為華人以及世界共有的文化遺產。既然如此,許多人本著現代人的直覺來欣賞古代文學,這本來就是無可厚非的。譬如,岑參的兩句仍然得以令人佩服: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誠如一位日本文人所說,「若無詩歌,安能知櫻花之美?」;換言之,沒有什麼比文學更有能力培養我們對自然界的鑒賞力。不可否認,在文學之美 方面,古人所達到的境界絕非現代人所能比擬。

但如果要超越審美能力而深入古人的思想,那就另當別論了。既然古人活在一個與我們截然不同的世界,那彼此之間難免會有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並且這條鴻溝所造成的障礙輕則會導致誤解,重則使我們似乎無法理解古人。

所謂「進步主義」,顧名思義,即將歷史視為一種進化或進步的過程,且在其陰影之下,我們不願意乃至不屑於尊重古人的思想。英文的「medieval」(中世紀)是一個貶義詞,意思就是「老式」或「野蠻」。現代人有手機、電腦、現代醫藥等,而古人則無法享受臉書之樂。大多數的台灣人支持同性婚姻之合法化,豈不是社會「進步」?

如果由此角度來看,縱使孔子的思想有獨特之處,我們至少得說他的觀點未免太迂了。然而,孔子的歷史觀與我們的是正相反的,他認為社會風氣每況愈下:

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禮記》

不言而喻,古人之沒有像電腦這類的科技並不表示他們的思想是原始的,反之,如果今人能夠從既有的價值觀以及思想中解脫出來,就會發現,古人的思想與現代人毫不遜色。

正如台大教授歐麗娟所指出,現代讀者「不能用自己的思想感受方式來理解古人,在價值觀或意識形態懸殊的情況之下,古人的許多思想感受和我們是很不一樣的。」 最明顯的例子來自於文言文入門課,我跟一些同學將「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的「脩其身」解讀為「鍛鍊自己的身體」,但這顯然跟文本的本意截然不同,並且這種非常好笑的誤解足以證明,如果利用現代人的想法來解釋古文,很容易導致錯誤,由此可知所謂「常識」也有其限度和不足。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透過閱讀古文來意識到我們所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未必如此,並能夠開闊我們的眼界。

 

近期期刊

258

Apr. 1. 2024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

254

Dec. 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