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常提到「樂」,孔子清晰地視之為社會秩序的最高境界。譬如,他聽到「韶」樂後稱讚道:「三月不知肉味。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所謂「樂」,可以使人欣然忘食,樂在其中,內心安定。儒家倡導實踐哲學,重視身體力行,而且常舉形而下的例子來闡述一個道理。再者,儒家最關心的是現世生活,包括人的基本教育、道德思想和社會行為。那麼,無形的「樂」在儒家的道德哲學中有什麼積極意義呢?一看《論語》或《禮記》就能看出來「禮」和「樂」在多方面的關聯性,例如,《論語·八佾》云:「子曰:『人而不仁, 如禮何? 人而不仁, 如樂何?』」可見,仁德是禮樂的前提,但問題是孔子所說的,讓人感到享受的「樂」是與他基本的觀念相違悖的:「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這種禁慾主義和享樂的「樂」是背道而馳的,所以孔子又怎麼分辨不同類型的「樂」呢?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孔子衡量音樂的標準除了「美」之外,還有「善」。「樂」是傳道的媒介,也是保持社會階層有序的安慰劑,讓各個階層的人安分守己。 現在,我先闡釋「樂」在傳道方面的功能;其次,我將討論「樂」在禮樂之說中對等級制度的用途。 1)為什麼音樂有助於學道?或許至聖先師把音樂當作一種表達深奧義理的具體方式。子貢曰 :「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音樂則能被具体地聽聞,包括音符、節奏及和弦等,而一般藉由樂器或歌唱來表達;正如社會等級,有構成各個等級的人、等級制度和政權,而社會等級這一概念也借助音樂具體的呈現給聽眾,演奏給聽者的「樂」之內容正是森嚴的等級制度。感情在儒家思想中也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如子曰:「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這句話顯示出內外並重的道理,強調一本正經地舉行喪禮,不足以證明真正的哀戚。因此,音樂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要求人誠心誠意地參與儀式,也可以培養出人抒發感情的能力。司馬遷在《史記·滑稽列傳》引用孔子闡明六經之說,孔子曰:「六藝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樂」的藝術在於給予節制的生活注入真誠的情感,也可以將時、空、情、文四者合而為一,也是任何實踐哲學的關鍵特徵。《論語》的目標就是把抽象與具體相結合,為的是給人一個可以實踐的道德思想;而體會到音樂的完美無缺,好像是孔子的一個理想,也就是孔子所云「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2)按照孔子的觀點,「樂」是道德的最高標準。不過,鑑於孔子所喜愛的「樂」除了國君以外,只能被地位相當高的大臣和士人所聽到,那麼,還能說「樂」是整個社會道德的標準嗎?如果聽不到音樂,平民還有希望嗎?墨子對此抱著批評性的態度,將像音樂之類的高雅藝術視為奢侈品。墨子的看法極其簡單,他最關心的是大眾的溫飽問題,音樂豈能給人提供什麼具體的好處?事實上,孔子並沒有完全忽略現實生活的需求,也提到「汎愛眾」的理想,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由此可見,在《論語》所想像的理想國,秩序與和諧密不可分,但此概念為其哲學之重大矛盾。若社會有巨大的貧富差距,必定會導致各階層之間的糾紛。《禮記·樂記》裡面提供一個答案,即音樂有舒緩的功能:「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孔子希望貧、富都可以學習道德:「貧而樂道,富而好禮」,但他提出該理論的目的不無可疑之處。他真的相信大家可以成為君子?抑或是他希望學道的制度會有助於建立一個和諧社會,不外乎安撫赤貧如洗的平民? 所以我想問諸位,音樂到底是由內而外,或者是由外而內的?人情是從有序的社會油然而生的嗎?誰能享受天倫之樂事,除非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呢?儒家之所以講究「樂」,是因為它可以助人抒發情感,抑或是因為它能成為國君和既得利益階層安撫不公平社會中不平則鳴的一種必然的手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