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

I
C
L
P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83
Mar. 28. 2018
SCROLL

新書號外

【新書號外】淩志韞教授專書出版

A New Publication from Prof. Vivian Ling

ICLP電子報編輯小組
/
臺灣
ICLP Editorial Board

活動報導

德瑞荷文化日

Germany, Switzerland and the Netherlands Culture Day

尹子然
/
美國
/
ICLP第3級
Ryan Matthew Hintzman

我見我思

何謂「真正的美」

What is True Beauty?

潘頌暄
/
美國
Janice Poon

古今中外,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定的答案,可是還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與思考。近五十年來,隨著媒體科技的昌明與美容業的發達,我們社會日益重視外貌。不可諱言,追求所謂的「美麗」成為了不少人的最終目標。美容公司關注了這一點,以這些概念著力,調整了他們的廣告來銷售化妝品、保養品等等。 2004年,美國多芬(Dove) 執行了名為「真實美麗」的市場宣傳。這個市場宣傳包括電視廣告、雜誌廣告,以至於書籍和戲劇。第一支廣告經過三年的縝密計畫,大費周章,預算成本不可謂不少。在宣傳的初步階段,多芬在德國和英國的大街上安裝了一些互動的廣告。屏幕顯示了一些女人的照片,然而那些女人並不是從事模特業的,而是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屏幕加上標題,比如「胖或讚」,並請觀眾投票,然後屏幕會適時更新投票結果。多芬聲稱,他們之所以推行這個廣告是為了重新定義「美麗」。 該廣告的確轟動了人們,且在消費者中產生了共鳴。 從某一方面來看,多芬的「真實美麗」市場宣傳可以算是讓女人瞭解自己獨特的美麗,更愛自己,完全無可厚非。但從來另外一方面看,這些廣告不外乎行銷策略罷了,這個手法只是針對消費者缺乏自信這個弱點,來提高公司的形象以及販賣產品。雖然這支廣告只放了多芬公司的商標,廣告跟其公司產品似乎沒有關聯,也絲毫沒介紹產品的化學成分什麼的,但極其明顯的巨大商標正顯示了隱藏在廣告背後的商業目的。 當時,輿論對多芬市場宣傳的作法多半是贊成的。可是,批評者指責的聲音也不是微不足道。表面上,多芬廣告提倡了很高尚的想法,然而總公司的行為卻不反映他們所說的。美中不足的是,聯合利華(Unilever)的旗下除多芬以外還有皮膚漂白的品牌、減肥食品公司等等。這些品牌的廣告裡常常使用修圖, 以及性感的女人等物化女性的方式訴求消費者的感情以達到銷售目的。 那,多芬公司的廣告到底是否合乎道德呢?廣告是否要跟產品有直接的關係?一家公司的目標一定是保持利潤, 廣告的目的是銷售產品,這是最基本的衝突。在買廣告這一方面,除了避免誤導消費者,公司有什麼社會責任?這就是我今天想要提出的問題。我個人認為這些問題是永遠達不到結論的,可是重點就是要讓消費者覺醒,因而可以幫助人們發掘自己的判斷力,希望下次看到廣告的時候可以全盤思考廣告的優劣。

我見我思

閒談人文社會科學的分析工具

Analytic Methods in the Human and Social Sciences

魏安德
/
/
ICLP第6級
Alexander Webb

「數字不說謊」是美國人常說的一句話,確切的說,意思就是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更可靠。當今,美國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系似乎都抱著此種態度,因此重定量分析,輕定性分析。以本人的國際事務研究所來舉例,一年級的課程表非常注重統計與經濟課,反之,比較傳統的政治與哲學理論課卻被忽略,少之又少。其他美國的大學在某種程度上都一樣,注重定量分析的趨勢的確如火如荼,甚至政治學也好,人類學也好,都開始採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那麼,該趨勢的利弊到底如何?即使這個問題也許說不出結論,我還想要與各位閒談其利弊得失。 從某一方面來說,人文社會科學系重視定量分析是無可厚非的,而且對社會帶來的好處不可謂不多。由於技術迅速地進步,所以現代的人文社會科學家可以使用數學工具來對付社會最緊迫的問題。以公共政策為例,分析家可以求助於統計數字來評估各種政策的成效如何。此外,因為學生處在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的陰影籠罩之下,學習於工作上十分有用的定量分析工具是理所當然的。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各校科系都偏向定量分析,並且不教相對深層的思想與理論,就一定會動搖人類社會的基礎。雖然統計數字一定有助於解決無數的問題,但是我們怎麼知道何謂正確的解決方法?只有透過定義分析,奠定好理論的基礎,才能夠確定哪一些問題值得提出。 總而言之,如若你還懷疑定性分析對我們社會有價值,請絞盡腦汁,放眼一些嚴重的社會問題。對付這些難題時,如果徒有統計數字,而無理論基礎,那就好比迷了路,失去方向感。總而言之,與其偏向定量分析,不如兩種分析方法並重,來得更有利。

我見我思

名不正,則...

If the names are improper, then...

柏艾嘉
/
/
ICLP第7級
Breitwieser, Alia Elizabeth

我今天要討論的是一種電影體裁,所謂「歷史劇」。從某方面來說,歷史劇會教育社會(有教化社會人心的作用),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它也會造成社會問題。我以前(曾經)討論過歷史與藝術的相互作用對道德方面的影響。當時我立論,大部分的讀者會因為《桃花扇》——那篇清朝的歷史劇所包括的浪漫情節而忽略作者孔尚任本來要表達的道德重點。孔尚任的重點就是人要明辨是非、要清楚地辨別真實和虛假。這個志向跟孔子從先重視的「正名」有關係。最近我遇到了一條新聞讓我認為,這個重視浪漫而忽略事實的趨勢還值得加以思考。 大家應該都了解那部美國九十年代發行的電影《鐵達尼號》。他的情節取材於歷史上的一場悲劇,不過也以一個浪漫故事來吸引觀眾。這部電影在中國大陸很流行。目前在中國某處鄉下地方,一位能源投資公司總裁打算重建鐵達尼號,計劃把它建在一片人工湖上下水,來建造一座遊樂園。對這位總裁來說,該遊樂園的主題是「大愛」。 這個主題來自西方所謂「女士優先」的習慣風俗,《鐵達尼號》的情節反映這個習俗,因此,引起那位公司總裁強烈的共鳴。對他來說,這種自我犧牲就是「大愛」。對我來說,這個人卻被這部歷史劇迷惑得不能辨別是非。在歷史上,當時鐵達尼號頭等艙的女性乘客其實百分之九十七都脫險了,而遇難的大部分都是三等艙的旅客——在這706個人之中,包括79個小孩子們,只有一百多人脫險了。差別之所以這麼大,是因為當時的頭等艙客人看不起三等艙的。這安得代表所謂的「大愛」呢?再加上,為了建設該片人工湖,建設公司也打算淹沒一個農村,讓一千多個窮人搬遷走。這難道不是重演歷史的錯誤嗎? 歷史劇的問題是,普通人不能清楚地分別事實和事實在藝術上的呈現。這就是那位明清文學評論家金聖歎所擔心的情況。有一篇關於中國歷史的小說叫《水滸傳》,明朝的時候,許多版本把這篇故事叫做《忠義水滸傳》,不過,這個小說所描述的人物是容易發脾氣(易怒)、愛喝酒(嗜酒)、經常殺人、強取財貨的盜賊。金聖歎認為,在這108個人物中,哪裡有真正的忠義的呢?他恐怕後代的人會把這些盜賊看作「忠義之人」,進而模仿他們的壞行為。因此,他創造自己編輯的版本的時候,把「忠義」這個詞刪除了。 我們怎麼能因應這個擾亂是非、所謂「名不正」的問題呢?從我的角度來看,藝術作品是我們不能、不該藉著官方管道來左右的。我只希望讀者能夠透過自我反省來進一步對作品加以分析、解釋,探討作品背後的"真象"。

論語新解

《論語》的「樂」,為誰而奏?

Music in the Analects: For Whom is it Performed?

黃善銘
/
美國
Samuel Morris Galler

《論語》常提到「樂」,孔子清晰地視之為社會秩序的最高境界。譬如,他聽到「韶」樂後稱讚道:「三月不知肉味。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所謂「樂」,可以使人欣然忘食,樂在其中,內心安定。儒家倡導實踐哲學,重視身體力行,而且常舉形而下的例子來闡述一個道理。再者,儒家最關心的是現世生活,包括人的基本教育、道德思想和社會行為。那麼,無形的「樂」在儒家的道德哲學中有什麼積極意義呢?一看《論語》或《禮記》就能看出來「禮」和「樂」在多方面的關聯性,例如,《論語·八佾》云:「子曰:『人而不仁, 如禮何? 人而不仁, 如樂何?』」可見,仁德是禮樂的前提,但問題是孔子所說的,讓人感到享受的「樂」是與他基本的觀念相違悖的:「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這種禁慾主義和享樂的「樂」是背道而馳的,所以孔子又怎麼分辨不同類型的「樂」呢?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孔子衡量音樂的標準除了「美」之外,還有「善」。「樂」是傳道的媒介,也是保持社會階層有序的安慰劑,讓各個階層的人安分守己。 現在,我先闡釋「樂」在傳道方面的功能;其次,我將討論「樂」在禮樂之說中對等級制度的用途。 1)為什麼音樂有助於學道?或許至聖先師把音樂當作一種表達深奧義理的具體方式。子貢曰 :「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音樂則能被具体地聽聞,包括音符、節奏及和弦等,而一般藉由樂器或歌唱來表達;正如社會等級,有構成各個等級的人、等級制度和政權,而社會等級這一概念也借助音樂具體的呈現給聽眾,演奏給聽者的「樂」之內容正是森嚴的等級制度。感情在儒家思想中也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如子曰:「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這句話顯示出內外並重的道理,強調一本正經地舉行喪禮,不足以證明真正的哀戚。因此,音樂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要求人誠心誠意地參與儀式,也可以培養出人抒發感情的能力。司馬遷在《史記·滑稽列傳》引用孔子闡明六經之說,孔子曰:「六藝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樂」的藝術在於給予節制的生活注入真誠的情感,也可以將時、空、情、文四者合而為一,也是任何實踐哲學的關鍵特徵。《論語》的目標就是把抽象與具體相結合,為的是給人一個可以實踐的道德思想;而體會到音樂的完美無缺,好像是孔子的一個理想,也就是孔子所云「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2)按照孔子的觀點,「樂」是道德的最高標準。不過,鑑於孔子所喜愛的「樂」除了國君以外,只能被地位相當高的大臣和士人所聽到,那麼,還能說「樂」是整個社會道德的標準嗎?如果聽不到音樂,平民還有希望嗎?墨子對此抱著批評性的態度,將像音樂之類的高雅藝術視為奢侈品。墨子的看法極其簡單,他最關心的是大眾的溫飽問題,音樂豈能給人提供什麼具體的好處?事實上,孔子並沒有完全忽略現實生活的需求,也提到「汎愛眾」的理想,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由此可見,在《論語》所想像的理想國,秩序與和諧密不可分,但此概念為其哲學之重大矛盾。若社會有巨大的貧富差距,必定會導致各階層之間的糾紛。《禮記·樂記》裡面提供一個答案,即音樂有舒緩的功能:「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孔子希望貧、富都可以學習道德:「貧而樂道,富而好禮」,但他提出該理論的目的不無可疑之處。他真的相信大家可以成為君子?抑或是他希望學道的制度會有助於建立一個和諧社會,不外乎安撫赤貧如洗的平民? 所以我想問諸位,音樂到底是由內而外,或者是由外而內的?人情是從有序的社會油然而生的嗎?誰能享受天倫之樂事,除非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呢?儒家之所以講究「樂」,是因為它可以助人抒發情感,抑或是因為它能成為國君和既得利益階層安撫不公平社會中不平則鳴的一種必然的手段呢?

成果發表

小確幸

Small Joys

朴惠俊
/
/
ICLP第7級
Catherine Park

古今中外,人類莫不胼手胝足以期謀劃美好的未來。未雨綢繆用意至善,卻往往使人昧於眼下,憂心如若今日不曾日以繼夜,奮鬥不懈,幸福將遙遙無期。按常理推斷, 已開發國家的人,應擁有隨財富而來的幸福感。然而,在國家 「幸福指數」排行榜中,許多已開發國家卻落在後幾名,尤其是韓日兩國的自殺率之高,絕非等閒可以視之。   原因何在呢?問題的癥結在於,人們把生活分成三個有確切界限的層次:最基層是物質生活,再往上一層是社會倫理的制度,最高層才是思想心靈的啟發。如同玩遊戲過關一樣循序漸進,由下至上。以為最終到了遙遠的未來,方可獲得幸福。不過,顧名思義,「未來」永遠不會來臨。並且,由於欲望無窮無盡,人類謀物質滿足之不暇,哪有心力顧及思想心靈呢?忍受枯燥庸俗的生活,相較于未來的獎賞實在不成比例,如此大費周章,充其量是水中撈月,得不償失。我們如何在人生如此錯綜複雜的遊戲中獲勝呢?本人主張不該把起碼需求視為優先,而應當取得三者之間的平衡,同時交叉彼此滿足, 不應偏廢。不可否認的是,社會制度既非個人之力所能改變,物質的重要也是人人皆知,唯有心靈的充實則經常被忽略。   其實,生活中已存在各種各樣的小確幸可豐富靈魂深處,而懂得發掘埋藏的小確幸,更能促使心靈覺醒,從其中獲致幸福感。培養追尋小確幸的能力能夠讓你從煩擾的物質生活及社會束縛中解脫。以我自己為例,學習新事物,創作作品等等,都能紓解身心靈。   言歸正傳,不可諱言,人該言行一致。 因此,為提升我心靈上的富足與快樂,我為在座的各位學習烏克麗麗,創作了一首關於小確幸的短歌,希望大家喜歡。 灰心的日子總是過的特別慢 一人想想人生真是怎麼這麼慘 本想哭卻又笑了 哪裡能找到快樂 有時縱容塵世的欲望也不算壞 享受跟親友一起經歷的現在 深深吸了一口氣 終於每天都有你 希望你覺醒日日願你多有小確幸 放下恐懼 走在傾盆雨下 聽聽你的聲音 踩著沙灘腳印 花香春天來臨 是生活中貴賓 睜開眼

成果發表

烹飪甘苦談

The Joys and Sorrows of Cooking

戴君翰
/
/
ICLP第6級
Juin Han Tai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我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烹飪時的甘苦。烹飪是一種藝術,向完美的味道邁進,而洗碗盤是一種苦刑,履行廚師的義務,品嘗自己搞砸了的料理是一種慚愧,與人分享所烹調的料理時,才發現真讓我無顏見江東父老。 由於激烈的批評總是來勢洶洶,因此,走上烹飪這條路要謹慎,意志要堅強,雖然烹飪的苦,早就刻在我骨子裡了,可是,前途未明的滋味最為我所厭惡。有時候烹調一道料理,無論我再加入什麼調味料都沒用,舌頭會告訴我仍然缺少某種不可或缺的成分,處在這種情形之下,一方面擔心弄巧成拙,同時也怕額外的材料,對料理來說,份量微不足道,無法增添美味,面對此種進對兩難的情況,我必須承認,通常到最後,我寧可放棄尋求心裡所渴望的神秘味道,是因為早已來不及調整,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地端給朋友們吃,勉強地品嘗不滿意的味道,其實,有時候要解決這個問題,簡直比登天還難,不過,這就是身為烹飪者無可逃避的壓力。 有人認為烹飪十分輕鬆,這倒是沒錯,不過就只說對了一部分,其實不然,也許烹飪新手可以證明,烹飪入門時,感覺反而比較接近誤上賊船。準備料理時,可享受一時的安靜,然而,真正烹飪時輕鬆的氣氛竟搖身一變成了巨大的壓力,著急的心情取代了準備材料時的平靜,一下子有三、四個鍋子得照顧,一下子又讓我的血壓急速升高,沒想到突然釀出了災禍,是因為我忘了加入不可缺少的材料,當決定是否來得及,設法再補充的時候、時間卻緊得很,而我腦中的想法瞬息萬變,使我方寸大亂,眼看情況幾乎絕望了,無可奈何只好調整所有鍋子的熱度,犧牲一樣比較冷、比較乾的菜,免不了影響原本的味道,即使絕大多數的菜都極其美味,可是,只要有一道弄不好的話,也會破壞整頓飯的成果,又將嘗到失望的滋味了,坦白地說,到目前為止,我未免太熟悉這種滋味了。 恐怕我現在不但無法鼓勵大家開始學習烹飪,反而沖淡了各位學習的興趣,可是話說回來,看到刀子輕而易舉地切進嫩嫩的肉裡,一旦味覺起了作用,就讓我對烹飪的興趣死灰復然了,看到朋友們吃得津津有味,以前所承受的痛苦都值得了,烹飪讓我引以為傲,就容許自己偷偷地品嘗得意的滋味吧!

小說點評

比較《上帝的骰子》與《狂人日記》瘋子的症狀

Comparing the Symptoms of Madness in 'God's Dice' and 'Diary of a Madman'

柯翱
/
/
ICLP第8級
Matteo Riccardi

固然《上帝的骰子》與魯迅《狂人日記》正如來自兩個不同宇宙的創作,但是這兩篇短篇小說其實在風格方面與理論方面有相似的特徵。兩者皆依靠一個“不可信”的敘述者來迷惑讀者,此法不但使讀者懷疑敘述者的可靠性,而且刺激讀者再次分析社會共同意識裡最固定的規範。 從兩篇小說最明顯的共同點來看,兩個敘述者都可算作“典型的瘋子”。 《上帝的骰子》的主角人物以為自己理解了一種宇宙的邏輯,進而解開了他表面上無意義的生活的原因所在。借著他自己的言語來解釋,主角認為他發現了骰子“常人不能理解不規則的規則”。由此可見,這個人物把自己看成天才,因此他後來給自己“神”的位置並不令人吃驚。而,《狂人日記》的主角也認為自己找到了相似的“秘密邏輯”:他發現歷史書乍看之下,提倡“仁義道德”,但他自己則發現“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在這兩個例子裡,這些理論也許隱藏自己的苦衷,所以讀者也無法全盤否定。然而,即使作者的目的是引起讀者的懷疑和重新思考,他也埋下了主角毋庸置疑地”發瘋了”以及”不可靠的線索”:例如:《上帝的骰子》裡,主角堅定不渝的認為他從剛剛跟他離婚妻子嘴巴的氣味裡聞到了“男人下體的味道”。狂人日記狂人真的發瘋了的細節是果戈裡《瘋人日記》多次重複的回應:“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 兩個作品另外的共同點是它們斬釘截鐵式的社會批評。兩個作品都充滿著幻想,甚至於充滿相似與幻覺的意圖,並在這些十分複雜的意圖之中隱藏了作者毫不模糊的社會觀念。拿《狂人日記》為例,就算敘述者後來也把妹妹的死亡歸咎于他家人“吃人”這個幻想,狂人所提到自己妹妹因為藥缺乏治療效果而死的痛苦,仍就是一個十分明顯,對傳統社會的批評,。《骰子》主角也有類似“從來沒有這麼奇怪過”的意識:“你在公司的職位可以交給隨便那一個人”,換言之,在當前的社會裡,任何人都可以立即被取代。 然而,兩個作品畢竟還是保持了他們含糊的一面:故事的各個方面能引起多種解釋,因此讀者對任何結論僅能維持著一定的懷疑,也只好多次探討作品更深一層的意義。此外,任何讀者的分析不免缺乏決定性,但也不能只當成一個片面意識形態的工具;該方面的技巧才是作者創作模式的主要強項。

最新消息

近期期刊

258

Apr. 1. 2024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

254

Dec. 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