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中國文化,我不得不承認我對古代的中國哲學特別感到有興趣。對我來說,中國哲學又豐富,又有影響力。一般的西洋人可能不知道柏拉圖或是蘇格拉底思想的內容,然而每一個中國人或是台灣人對孔子跟孟子的思想卻很熟悉。一位清華大學教授,Daniel A. Bell認為,儒教哲學跟中國文化是分不開的,尤其孔子的思想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這個暑假我在ICLP開始學習文言文。何謂文言文?所謂的文言文就是古代漢語。 如果你要研究古代的中國哲學,文學,或是詩歌,你一定得學習文言文。在ICLP上文言文課時,我們讀了孔子,孟子,和莊子的文章,而這些文章也教了我們以下中國哲學和文化上的道理。 首先,我們學到了如何善用智慧在完成任務和尊敬老師之間得到平衡。譬如,我們看到孟子寫的一篇文章《善射者》。內容是衛國派一個射手追擊鄭國的射手子濯孺子。衛國的射手庾公之斯,是子濯孺子學生的學生。庾公之斯說,“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意思是,“我不忍心用夫子所教授的知識反過來傷害夫子”。按照庾公之斯的儒教觀念,老師的知識不但很豐富,地位也很高,學生不可以冒犯老師。教我們文言文的老師也很幽默地對我們說,“你們也不能用我教你們的漢語來批評我哦!” 我們還讀到墨子最有名的一篇文章《兼愛》。在歷史上,儒墨兩家互相攻擊。儒家很注重孝道,而人子最重要的責任就是孝順父母。換句話說,儒家只注重自己的家人,相反的墨家卻注重“兼愛”這樣的觀念。所謂的兼愛,就是每個人除了家人以外,也關心他人。不管對方是你的家人還是無血統關係的陌生人,你都應該幫助並且支援對方。有的學者認為墨子的“兼愛”跟基督教以及康德的觀念有關。研究墨子的思想以後,我覺得我擴大眼界了。 最後,因為時間的關係,我的演講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聆聽。
大家好,由於我對文學的瞭解可說是微乎其微,因此今天我選擇簡單地説説我最喜歡的小説。這部小説原文是用法文寫的,後來翻譯成不同的語言。原標題是 《Elle s’appelait Sarah》,中文翻譯是《莎拉的鑰匙》。該書由法國作家Tatiana De Rosnay撰寫,于2006年首次出版。2010年一位法國導演以這部小説為他的電影藍本,把小説改編成電影腳本,并且深受大衆歡迎。 Tatiana De Rosnay 的作品令人有很深的感受,理由在於她是凴自己的經驗來寫作品的。舉例來説,與《莎拉的鑰匙》裡的主人公相似,作者以前也是記者。該小説的主要題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已有許多文學作品描繪第二次世界大戰,所以這部小説也許沒有那麼獨創新意,但是仍然有它的獨到之處。舉例來説,作者同時描寫兩個人的故事,一方面敘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小女孩的故事,另一方面寫到現代一個居在巴黎的美國記者。到頭來,在小説的結局中,兩個人的故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爲了寫這部小説,作家挖空心思來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巴黎一個相當殘酷的事件,叫Vel' d'Hiv Roundup。對這件事了解的人是少之又少。Vel' d'Hiv Roundup發生於1942年7月16日,17 日德軍占領了巴黎,法國警察逮捕許多猶太人,甚至於包括在法國出生的猶太裔兒童,當時警察的行爲舉世震驚。被抓的人集中於市區內的運動場。由於當時天氣暴熱,因此這些人處於不人道的情況下,譬如許多人嚴重脫水或挨餓。過兩天之後,他們被運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在那裏被殺害。 讀這本書之前,我對此歷史事件毫無所知。書中不僅描述到現在大部分法國老一輩人還避諱談論的話題,并且年輕人對戰爭的殘酷也漠不關心。自從戰爭結束以後,人民無形中試圖壓抑負面的記憶,但無論如何,我認爲我們對歷史上的暴行不能視而不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於我心有戚戚焉。我與小説的人物,特別是那個小女孩子,發生了共鳴。 總而言之,根據我的觀點,這部小説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價值,令人更徹底地瞭解歐洲歷史上的黑暗時期。我建議大家都讀一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