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31年比利時獨立建國以來,南部與北部不僅有語言隔閡及溝通障礙,而且政治觀點也有所不同。這讓比利時人產生了很濃厚的地域觀念,這些地域觀念一直阻礙了比利時人建立愛國意識。自從1870年開始,北部人爲主張荷蘭語傳播而發起了抗議運動。原因在於,建國時大多數比利時人說法語,并且說法語的人拒絕調整自己的語言習慣,結果,說荷蘭語的人為大多數比利時人所排斥。當時所有的大學也都用法語教學,因而北部的大學生也提出了强烈抗議,結果,最後在北部與南部建立了兩所教學語言不同的獨立學校。 由此可見,自從比利時建國以來,兩群說不同語言的人彼此仇視,而且不願意合作與團結。兩群人之間有先入爲主的成見與誤解。舉例來説,北部人以爲所有南部人都很爛,因為他們利用北部良好的經濟與教育,然而北方人必須繳納高稅款來維持南部的經濟。結果,南方人因此為北方人所仇視,甚至於許多北方人最期望的是有一天能擺脫南方人。 去年6月的選舉之所以惡化了比利時人根深蒂固的地域觀念,是因爲兩個地區的選舉結果完全相反。在北部,右派政黨贏得選舉,反過來説,大多數南方人投票贊成左派政黨。結果,至今比利時尚未建立新的聯邦政府。我本周讀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比利時北部政府的前總理表示比利時國家的盡頭即將到來,換一句話説,他認爲我們必須重新反思我們國家的政治制度。爲了實現國家改革,北部的右派政黨奮鬥了將近四十年,然而到現在才獲得其他政黨的支持。最近,不同的政黨公開主張改革國家結構,並建立兩個獨立的國家。也就是説,他們贊成將南北分開。這樣的國家改革之所以難以實現,理由在於應該先決定布魯塞爾屬於哪個地區。由於布魯塞爾是歐盟行政中心,因而對南北兩個地區都具有龐大的戰略重要性。 在這樣逐漸惡化的情況下,比利時人無法建立愛國意識。雖然許多人主張國家改革,但是由於比利時的國家結構極其複雜,因而國家改革能否在某一日獲得成功,取決於政治上的問題何時得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