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好! 我今天要跟大家講的題目是:影響個人產值的因素。這個話題既複雜,又值得討論,基本上,可以分成兩方面來說: 第一為時間管理,第二就是做事效率。 說到如何才能最有效地管理時間,因為這個話題相當繁複,所以專家的觀點也不一致。有些人總是感覺自己的事情做得不夠完善,可是不管他們怎麼做,又不管花了幾個小時,這些人都覺得他們的產量不夠高,可見這個看法當然對自我價值產生了很大的懷疑。 有的專家認為,每天花越多時間越好,但目前有更多的專家認為,這就是一個保守的思想,根據後者所提到的看法,所花的時間不如所做的事情重要,也就是說,效率不是個人每天花多少時間的問題,而是個人總體上花了多少時間的問題。舉例來說,尼爾·蓋曼(Neil Gaiman),這位英語作家,寫《鬼媽媽》這本書的時候,他每晚睡前只寫了小說中的一段,由於這種做法,小說寫得一天比一天長,但蓋曼從來沒感覺這是一項艱苦的工作,換一句話說,養成好習慣跟花時間比起來,養成好習慣是更好的做法,因為即使花了很多時間,也不見得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 什麼是效率呢?在自我提升的原則上,所謂的效率,是指每個人的生產力,如何才能提高個人的效率呢?雖然自我提升這個題目已經有許多專家徹底地研究過了,可是每位專家的結論都不一致。在九十年代的美國,一般人都想提升多工處理的能力,其實,後來根據民意調查顯示,沒有一個人多重任務的處理能力是完美的,拿一邊開車一邊看手機來說,很容易引起車禍,因此做事的效率與是否同時處理幾件事,反映出明顯的關係。 希望個人有發展時,我們不應該拿世界上最懶的人做標準,也不能效法那些勞累過度的人,每個人一定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辦法,對自己負責任,無論是寫論文、學語言或粉刷房子,原則都一樣:一次只做一件事。根據這個原則,也說明個人產值不一定是一個跟速度有關的問題。在某些情況下,效率可能與不放棄更有關係,但還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上ICLP的課,每天都必須花一定的時間準備、做功課等等 。 因為時間有限的關係,我就說到此為止,但我想建議大家,如果你們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可以進一步研究,個人發展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話題,但進行的時候,應該注意別浪費時間。謝謝大家!
民主國家的公民可以通過選舉、自由媒體、以及抗議活動來表示對政府的不滿。然而,在專制國家的制度下,公民能向政府提出訴求的管道不多,因此,政府難以瞭解人民的需求,也難以達到人民的期望。這樣的情況長期持續的話,專制國家擔憂人民會組織大規模的抗議,引發政變。那麼,專制國家如何避免政治危機,延長其政權? 政治學者已提出了專制國家使用的兩個做法。第一個做法就是「鎮壓」。專制國家使用「鎮壓」的時候,它通過暴力的辦法壓迫公民。「鎮壓」做法包括:使用軍隊或者員警來攻擊反對派,逮捕公民、威脅公民、甚至限制公民的日常生活。臺灣的「二二八事件」和韓國的「光州事件」是較極端的例子。雖然政府不用暴力,但是暴力的可能性總是存在,也是「鎮壓」的做法之一。在臺灣戒嚴時期,人民知道政府可以隨時使用暴力,引起了人民的恐懼感。因此,國民政府可以控制人民的日常生活。 為了控制人民,專制國家使用的第二個做法是「吸納」。「吸納」指的是給予一些社會精英以政府的支援和一定程度的政權。社會精英可以包括:知識份子、生意人、公務人員等等。這些人也可以變成反對政府的人。知識份子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影響力很大。生意人也可以使用資源支持反對政府的活動。如果專制國家成功「吸納」這些群體,就可以減少威脅其政權的因素。而且,被「吸納」的社會精英會積極的支持政府,是因為現在的政權對他們有利(成為既得利益者)。他們得到的利益可能是金錢或者資源,也可能是政治上的利益。 除了「鎮壓」和「吸納」之外,專制國家還使用許多策略來維持政權。但是政治學者目前僅關注「鎮壓」和「吸納」,尚未探索其他做法。這當中值得討論的做法之一是「思想控制」,這個做法和上述的有明顯的差別。實行「鎮壓」和「吸納」這兩個策略的時候,政府需要耗費不少的資源。使用「鎮壓」的做法的話,政府必須維持規模龐大的軍隊和員警。為了「吸納」社會精英,政府也必須花費不少錢和資源(做為利益交換)。但是「思想控制」的特點是它是一種投資。如果政府可以改變人民的思想,反對政府的活動發生的可能性就會消失。因此,政府之後不需要再耗費資源實行「鎮壓」或者「吸納」。 最近,中國共產黨進一步實行新的「思想控制」政策。這包括應用孔子思想來宣傳共產黨的正當性、執行個人社會信用評分系統等等。這樣的政策都屬於「思想控制」。政治學者必須開始重視這樣的政策,進一步瞭解專制國家控制人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