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睏猶未?你睏有夠無?
以「好睡、睡好」為主題,鄭淳予博士於2020年11月13日蒞臨ICLP,把她身為腦內科醫生對睡眠的豐富經驗分享給大家,說明睡眠相關的科學知識,同時也用許多幽默的例子及容易明瞭的統計圖表讓大家不但了解睡眠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如何睡得跟豬一樣好的技巧。
睡眠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千萬不要忽略睡眠而覺得自己可以忍耐就好。缺少睡眠,無論是腦部或身體,都會受到傷害。我們生活中,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在工作、學習、運動等活動時所需要的大腦功能不外乎這三個:記憶功能、注意力與思考能力。舉例來說,進行溝通時要能把對方所講的話記下來,同時也要能夠專心注意對方正在做什麼,還要專心處理自己手上的事情,當然回家之後要能把當天所見所聞在腦裡融合。睡眠就是為了恢復身體的狀態,特別是大腦鞏固記憶的過程,因此好睡是不能忽視的。除了大腦的功能以外,自體免疫系統也會受到失眠的影響,乃至發生頭痛、頭暈、甚至「腦霧」這種症狀,病毒侵入腦部的機會也隨著睡眠的品質下降而提高,以上所說的情況沒有一個不跟睡眠有關,這是有腦科學證據作證的。
要預防失眠帶來的種種後果,關鍵在於跟著生理時鐘的節奏鄭淳予博士表示。每個人的身體習慣有所不同,應對措施也有各種差異,不過滿足一些簡單的基本條件就可以得到不少的好處。
首先睡眠時間愈固定愈有益,原因在於身體就可以自然地隨著身體的時鐘運作,晚上八九點後是身體分泌褪黑激素的時間,與此同時,胃腸消化、代謝作用會變得緩慢,因此大家在睡不著時所吃的鹽酥雞等宵夜,對身體與睡眠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換句話說,順著生理時鐘早點睡、別太晚吃,並且把起床時間固定下來等,對提高睡眠品質都有利。最後就是要盡量減少白天的壓力以免干擾睡眠,這一點可以從最近幾年谷歌上出現頻率最高的三個搜尋關鍵詞「睡眠、焦慮、恐慌」看出來,這也代表了夜晚對許多人來說不是放鬆的時間,而是被白天的憂慮繼續騷擾的時間。
如何不讓白天所擔憂的事情破壞睡眠並沒有什麼大學問,只要牢記一些簡單的技巧就大有益處了。首先訓練自己去聽身體的聲音是個重要的原則,比如在固定時間入睡與起床、別在床上做其他像是追劇、滑手機、看影片之類的活動。睡前的習慣很重要,躺在床上就要開始培養睡眠情緒,不然身體會習慣躺著不睡,之後越來越難入睡。最好還要考慮燈光,因為視覺系統本身功能的關係,刺激眼睛的環境或光線也會阻礙入睡,然而聽覺不同,所以可以聽聽音樂、或是白噪音、睡前故事等,就像童年時父母唸故事讓小孩入睡一般。
睡不著時,有各種讓自己累到想睡的方法,譬如有人喜歡去健身房運動,透過鍛鍊身體讓自己感到疲勞,以為這樣一來,回家一上床就能睡著,其實不然,除了少數人以外,大多數情況下,運動反而會阻礙睡眠。除此以外,喝酒吃藥也不利於入睡。一開始使用可能因為身體緩和而感到舒服,但是長期使用造成上癮卻是相當普遍的情況,因此千萬不要依賴藥物、酒精之類的東西以避免產生干擾睡眠與藥物上癮的問題。
睡眠的好處與如何睡好,一般人都有基本的常識,不過因失眠而去看病的人卻一年比一年多,這是否是因為大家對這樣的知識太熟悉了反而容易忽略它呢?若係安內,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聆聽身體的聲音,提醒自己早早養成睡眠好習慣。這樣除了改善記憶功能、注意力、思考力等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三個主要功能以外,「好睡,睡好」也許也能降低失智症發生的比例,「怎麼好好睡覺」真值得我們注意!
© ICLP-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