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文化開始發展時,社會就有了口述傳統的童話故事。童話故事的內容可以說是包羅萬象, 有「灰姑娘」、 有「小紅帽」,也有「糖果屋的漢塞爾和格萊特」。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故事大多取材於十九世紀中的格林兄弟德國童話故事。可是,在格林兄弟將故事記錄下來之前,童話故事的存在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有一派文學家指出童話故事的起源是應文化擴散而傳播的。隨著商人、船員,甚至於戰俘的遷移,故事也跟著人一起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另外一派文學家聲稱文化擴散對童話故事的影響微不足道。他們認為由於人民可以認同故事裡的共同主題,童話故事也會在有社會的地方自然而然地展現出來。
無論如何,童話故事究竟在我們社會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其作用和流傳的原因何在?對我而言,童話故事的長盛不衰是由於故事兼顧兒童和成人所創造的奇蹟。與此同時,也有助於兒童和成人解決內在的衝突。
根據一位叫喬安娜·科爾(Joanna Cole)的作家和理論家所說的,童話故事之所以能吸引兒童和成人是因為故事能創造一種驚奇和興奮的感覺。並且,也有創造希望以及激發想像力的作用。再說,童話故事在道德指導方面也超過父母或者學校的教育。更進一步地說,學校的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反而遠不如童話故事來得更深遠。
舉例來說,當讀者一聽到「從前從前」——Once Upon A Time這個字的時候,讀者在某一段時刻內會被吸入到另外一個世界,就好像他們能在水底呼吸一樣。這種場景為兒童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尤其對於還沒有學會抽象詞彙來表情達意的孩子,童話故事有助於孩子解讀他們周圍的世界是如何運作的。縱使童話故事的「從前」開頭和「幸福快樂」結尾—— Happily Ever After 大團圓結局顯示一種烏托邦的世界,可是,理論家認為童話故事仍然具有雙重的社會作用。童話故事的力量不僅能為孩子提供安慰,安定孩子的人心,甚至能為成人喚起懷舊之情,鼓勵他們不斷地追求幸福快樂的生活。
自從社會變得更文明之後,有些理論家對童話故事提出批評。他們認為故事似乎過於呆板以及近乎公式化。再說,他們也指出童話故事沒有「獨到之處」,缺乏多元化,流於性別歧視,並不合乎我們現代社會的法則。可是,另外一位叫瑪麗亞韃靼(Maria Tartar)的理論家認為童話故事的存在是利大於弊。再說,他認為童話故事是一種促進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多維工具。兒童和成人可以通過此工具來探索腦海以及充實他們的價值觀和道德知識。
到了目前社會昌明的時代,雖然人們在現實生活中不用打敗恐龍,邪惡女巫或者繼母,可是,我們還是可以通過童話故事來應付現代生活中的鬥爭。譬如說,小紅帽的故事提醒人們當我們到新的地方的時候應該提高警覺,保持謹慎。像這樣的童話故事與人們產生共鳴。無論是小孩子還是成人,都會覺得於我心有戚戚焉。總之,人民的道德和價值觀無形中接受了童話故事的影響。由於社會文化和種族差異,人與人之間更加分裂,我們就可以採用故事來發展人民的道德指南針,把童話故事作為道德討論的出發點。
© ICLP-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