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報導

省思國語的發展歷程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Mandarin Chinese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翁哲瑞教授於2022年11月4日以「What is Mandarin? Designing a New Language for a New Nation」為題,為ICLP學生帶來精彩且深入的演講。對於「國語」的內涵與定義,大多數台灣人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翁教授主要從四個角度來分析現代國語的形成:區域、歷時發展、發音系統以及意識形態。他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國語發展的重要史實,同時也分享了一些幽默風趣的故事。不管是對此話題已有一定程度了解的聽眾或尚未接觸此議題的新生,皆得到了不同面向的收穫。

  翁教授藉由介紹「Mandarin」此字的字源來開場,此字源可追溯至葡萄牙語「Mandar」及梵文「Mantri」,兩者的意思皆與「下命令」息息相關。西方人的理解就是管理國家階層的人所講的語言稱為「Mandarin」,也就是「官話」。從彼時至今,西方人就將中國官方語言命名為「Mandarin」。接下來,翁教授從不同角度逐一分析「Mandarin」的形成過程。

  首先,他提出定義「Mandarin」之前,要了解滿清帝國是個參雜多種語言變體的政治體制,滿清宮廷、帝國官僚以及老百姓所講的語言都不一樣。除了社會階級的差別,還有口說與書寫語言的差別,換句話說,各個區域皆有其屬於自己語言特點的方言口語與文言文,隨著時間的演變,此兩種語言的差異愈來愈大,導致老百姓無法理解文言文。

  到了清朝末年,世界迎來一股無法抵抗的時代潮流,每個國家都需要面對現代化的轉變。當時,知識分子發現文言文不適合現代國家的發展。原因何在?國家若要強盛,老百姓必須能夠普遍都受到教育,國家也需要一個共同的語言。然而文言文過度深奧,與平民百姓所講的語言差距太大,而且需要經過十幾年的教育,才能精通文言文。因此全國人民當中,只有少數人認字。

  由於古代官話並無標準發音,來自不同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發音方式。有時候發音的差別很大,不易聽懂。據説,雍正皇帝因為聽不懂來自廣東的官員講話的發音,於是,他要求建立標準發音的學校,不過沒持續多久就關門了。一直到民國初年,召開了讀音統一會,該會成立的宗旨為聚集各界人士討論應該如何奠定國家語言的標準,並創造了國音系統,今日被稱為老國音。讀音統一會本來打算使用一種融合的語音系統,而不要偏向特定方言的發音,但是後來發現這種系統沒有任何母語者,以至於推行國語過度困難,因此決定以北京口音為主,如此一來國語的推行才能成功。

  介紹完國語的源流,翁教授繼續解釋意識形態之於國家語言的重要性。建立國家語言的動力起源於國家主義。換句話說,統一的國家應該有統一的精神,有統一的語言和言文一致的書寫系統,全國人民的思想感情才能溝通,進而團結在一起。無論國民黨或者共產黨,國內或國外,要統一一個現代國家,菁英階層幾乎都一致認為,必須奠定並且推廣國家語言,如此一來國家力量才會強大。同時也認為講方言會阻礙團結,因此要到各個省、縣的學校觀察教師教課,並且糾正發音。

  聽完翁教授解說當時中國知識分子對國家語言的觀點,就讓筆者產生許多與語言政策有關的疑問和想法。譬如,一個強大的國家是否一定得推行單一國家語言,同時也必須要抑制不同方言的發展?每個國家的歷史背景有所不同,好比法國與西班牙仍然抑制其地方語言的發展,然而瑞士與印度則有幾種不同的國家語言同時並行。

  眾所周知,過去國民黨專制政府撤退來台之後,強烈地抑制台灣本地居民講方言或自己的語言,如台語、客語和原住民語言,為的是要推廣基礎教育,也要增加民眾對國家的團結意識。然而,在國語推行之前,台灣當地居民也能夠藉由台語傳授傳統的道德教育,引介各種最新的國際知識。因此,筆者認為,當今的知識分子應重新思索本土語言與國家的連結,而不是還繼續秉持著數百年前知識分子對國家語言的單一看法。

近期期刊

258

Apr. 1. 2024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

254

Dec. 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