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界很少拍政治片,《血觀音》是一個很大膽地突破界限的例外。這個故事的核心是一個三代同堂的三位女性所組成的家庭,她們通過炒地皮計劃和後門交易來鞏固她們的政治和經濟權力。為了避免觀眾拿一些具體歷史事件來對號入座,導演楊雅喆總是踩在模糊線上,而不直接拍台灣政府的真實案件,但由於這部電影情節裡有許多歷史淵源,所以讓很多台灣人和中國人都心領神會。雖然這種在真實與虛構之間模稜兩可的方式滿能引起亞洲觀眾的共鳴,但西方觀眾看了這部電影卻未必會有同樣的反應。
這部電影中的台灣地方政府的政治會讓外國人感到困惑,因為電影的背景是台灣高雄縣彌陀鄉,有很多政治家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大部分的國際觀眾並不瞭解台灣的五權分治的分別,因此他們就會覺得楊導演故意進行的這些曖昧做法讓劇情更複雜而難懂。
在很多討論彌陀計劃的劇情中,有不少只有瞭解亞洲文化的人才會注意到的象徵。舉例來說,棠夫人送給王院長一座觀音菩薩佛像,可是當盒子一打開,佛像的手竟意外斷裂了。這座佛像成為整部電影不幸的象徵,但西方觀眾可能掌握不了觀音斷手的意義。此外,楊導演想表達世界並非真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觀眾沒有對佛教因果報應的背景有所理解,對電影結局的瞭解也不會那麼深刻。
《血觀音》這部影片獨特的「台灣味」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 很明顯的,這部電影的目標觀眾是能夠與情節產生共鳴並理解電影中那些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符號和圖像的台灣公民。與此同時,卻也拉遠了與其他觀眾的距離。
© ICLP-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