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差不多5月起開始當英文家教,總共跟3個小學生相處:一個9歲的小女孩、她6歲的弟弟,跟另一個家庭的8歲小男孩。他們父母的期望大概都一樣:希望他們的孩子能跟英文母語者多練習說英文。當家教時,我觀察了學生的動機(或者不如說缺乏學習英語動機的原因才更確切)、父母的期待,和學生的上課習慣。我觀察到:9歲的小女孩說英語時,缺乏自信,對說英語有點反感。因此她習慣以單字「Yes」、「No」回答我的問題,常常需要要求她以完整的句子回答她才願意練習新的句型和生詞。可能是因為個性乖巧,因此在父母的要求下她願意認真學習,也意識到了英語在國際化之下的重要性,但是即使如此,仍然沒有內在動機;相形之下她的弟弟更願意以英文聊天,不過只想談他最近玩的電動遊戲,一旦提出了他沒有興趣的話題,比如旅行、如何點飲料、動物的名字等,就開始瞪著時鐘,等著下課時間到來。我想6歲的小朋友或許覺得既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必使用英語,何必浪費口舌呢?最後,另一個8歲小男孩,他對學英文完全不感興趣。我跟他聊天時,按照他母親的要求只說英文,但只要我一說出他聽不懂的詞彙,他就開始鬧脾氣,不願意繼續上課。雖然我對他的態度感到吃驚,但我也能夠了解他的心情,因為用不太流利的語言開口說話需要勇氣。對他來說,我就是一個不斷地說著他聽不懂的語言的陌生人而已。
接下家教工作以後,我開始思考為何台灣父母願意花錢幫孩子報名英文夏令營、買英文教材、找英文家教、甚至繳國際學校高昂的學費。對台灣甚至是整個東亞而言,英語不是多數家庭使用的語言,台灣也沒有經歷過非使用英語不可的殖民歷史。然而,隨著西方國家的經濟成長和政治思潮盛行,許多亞洲國家開始實施英語的教育政策,台灣也不例外。對台灣人來說,英語可能是一種穩定的社會資本,能夠擴大就業機會,提高經濟地位。因此,我的疑問在於:台灣教育部對英語的觀點為何?與台灣學生及父母的觀點一致嗎?
對台灣人來說,英語和西方國家代表著何種形象?在2012年,弘光科技大學鄭景媚教授的採訪調查顯示多數成績頂尖的英文系學生認為英語是國際化的媒介。而此處所指的英語又以美式英語為主,因為台灣人在日常生活裡較容易接觸到美國媒體,也較常跟美籍人士相處。總之,調查中的大學生大致都同意國際化與英語能力密不可分。此外,統計也顯示台灣父母認為擁有英語能力對經濟水準的提升相當有助益,換句話說,英語代表一種社會資本,因為在國際市場當中,英語就是最強的貨幣。對父母來說,只要有良好的英語能力,孩子就不愁被公司拒絕,也不愁沒有晉升的機會。台灣英文新聞報導表示32%的父母希望孩子學英語之後能夠考上一流的學校,也有將近38%的父母認為學習英語能增加孩子的就業機會。由此可見,學英語帶來許多優點,是一種對前途的投資。
為了因應英語的潮流,台灣政府於2017年施行「雙語政策」,目標為使台灣於2030年成為以使用中英語為主的國家。此政策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甚至獲得了跨黨派的支持。多數的民眾表示此政策能夠使台灣在國際市場上有更強的競爭力,能夠吸引國外的公司來台灣做生意,以及促進台灣和英語國家的官方交流。但對於何時開始學習英語,父母則有不同的觀點。統計顯示,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越希望孩子早一點開始接觸英語。2013年的調查指出有75%的父母把孩子送到開設英語課程的幼稚園,換句話說,他們對學英語抱著「越早越好」的態度。
即使政府希望透過推動雙語政策,使國家迅速地英語化,但在執行上還是會碰到許多困難,舉例來說,貧富差距、師資缺乏、語文使用環境等都是問題。例如今年世新大學的調查結果顯示69%的父母都要求孩子上英語補習班或課後班,甚至有將近10%的父母在一年當中花十多萬元加強孩子的英語能力,但並非所有家長都有足夠的經濟條件支持孩子學習。而英語教育資源多半集中在大城市裡,鄉下學校則相對缺乏。此現象造成學生的成績隨著家庭經濟水準的差異而M型化。最後,下課以後,希望使用英語溝通的學生無處可去。多數的台灣家庭以使用國語為主,結果除了學校之外,學生難以找到機會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英語進而累積足夠的溝通經驗。一位韓國語言學專家稱此現象為「分離性雙語」(impersonal bilingualism),因為語言本來是一種溝通工具,然而在許多亞洲國家英語卻成為一種教育或社會工具。台灣教育制度以學校成績作為判斷學生優劣的標準,在此情況下,英語程度成為一種知識指標。英語考得好,表示學生更聰明,前途更被看好。
學生對英語的感受和學習過程的確顯示了所謂的「分離性雙語」現象。南開科技大學的研究顯示內在動機、語言程度及語言使用時的自信都互相影響。內在動機指的是全面地學習一種語言和該語言族群的文化,擁有內在動機的學生是為了自己的興趣而學習。相反地,外在動機指的是為了避免被處罰或期望獲得獎賞才努力達到目標。缺乏內在動機的學生長久處在精神壓力之下,不但會降低學習動力,而且會造成對學習的反感。接受此研究訪問的大學生表示若無法獲得英語測驗的證書就無法證明自己的英語程度。也就是說,英語流利但無法通過入學考試、托福,又有什麼好處呢?此學生也表示體驗過英語在學習生涯上的重要性,比如因英文能力不足而無法選修以英文授課的商業課或失去實習機會等。更有學生表示學習英文的過程並沒有愈學愈容易的感覺,反而不停出現更複雜的生詞及語法,讓人覺得被困在牢籠。
根據我自己的家教經驗,我認為強迫小朋友學習英語,特別是未瞭解英語重要性的小朋友,對師生雙方都是折磨。此外,我台大法學院的朋友也曾說她高中時學英語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準備大學入學考試,結果在考試制度的陰影籠罩之下,口說的能力被忽視了,導致聽力及閱讀能力與口說能力出現落差。根據我的觀點,學習新語言其實是一種快樂的體驗,能使人們在過程中享受新文化以及結交新朋友,更能夠讓人大開眼界。然而,目前的教育環境把這個過程變成一種折磨,使學生成為英語考試的機器。我希望台灣教育當局能提供更彈性多元的方式,增進學生的英語能力,比如鼓勵學生聽英語Podcast、以英語寫日記、交在台灣的外國朋友等,避免無法學以致用。
Cheng, C.-M. (2012). Reflections of college english majors' cultural perceptions on learning English in Taiwa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6(1). https://doi.org/10.5539/elt.v6n1p79
Liao, G. (2018, May 27). More than 60% of Taiwanese parents think English learning at schools inadequate: Survey: Taiwan News: 2018-05-27 16:20:00. Taiwan News. https://www.taiwannews.com.tw/en/news/3441555
Yuko Goto Butler (2015).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among young learners in East Asia: A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 (2004–2014). Language Teaching, 48, pp 303-342 doi:10.1017/S0261444815000105
I-Chen Huang (2016). ‘Everybody learns English, and so do I’: The dominance of English and its effects on individuals. English Today, 32, pp 28-34 doi:10.1017/S0266078415000504
Furuya, A. (2023, August 28). 訪問宜瑾. personal.
© ICLP-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