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末英國與中國對彼此毫無了解。當時乾隆皇帝將英國視為蠻貊之邦,但英國則為了建立英中外交關係,派了馬家爾尼侯率領使團訪華,船上滿載著禮物,前去為八十歲的乾隆皇帝祝壽。 根據記載,馬家爾尼最後因為不願意向皇帝行跪拜禮而被驅逐出北京。但引起我好奇的並不是此事,而是,馬家爾尼到底帶了何種禮品去北京? 首先,禮物中當然包括奢侈品,比如琥珀、珊瑚和象牙等,其次,也有該國特色產品,如愛爾蘭的亞麻布與伯明罕的黃銅,但最珍貴的不是這些,而是科技產品。縱使我們不能否認某些奢侈品的確有其價值,但也得承認,科技產品所帶來的知識,以及它對於人類「求真知」與「平天下」的貢獻是奢侈品所遠遠不及的。 那麼,馬家爾尼究竟帶了哪些科技產品呢?我今天來分享其中三件。 赫歇爾望遠鏡 (Herschel Telescope):即使中國天文學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是歐洲科學家,藉著望遠鏡的便利才可以親眼看到太陽系的各個行星跟衛星。赫歇爾藉著他所發明的反射望遠鏡,首次發現了天王星及其衛星。 天象儀:這件自動儀器可以正確而詳細地模擬太陽、地球與月亮的軌道。被當時紀錄者稱為「Pu-la-ni-ta-li-weng」。它的精密度與正確性一則顯示了英國科學家對於太陽系深刻的了解,二則展現出他們在精密工程上的成績。 氣泵:這是當時最先進的科技產品之一,可以左右空氣。雖然當時主要用來做研究,但它對於人類科技發展的貢獻是不可忽略的。後來運用於車輪、吸塵器,以及各種機器,也是早期電腦與屏幕的基礎。此外,沒有它,也沒有現在大眾所享受的空調。 那麼,乾隆收到這些禮物之後,就著手促進科技發展,進行維新改革了嗎?其實不然。 當時的乾隆竟然回答:「所稱奇異之物,只覺視等平常耳」。用白話翻譯就是:「這些所謂奇特的科技產品,其實沒什麼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