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離開家鄉,可能是因戰爭而逃亡,可能是因痛苦的過去而想要有新的生活,或因追求夢想和孩子有更多的機會而捨棄原有的一切。然而,到了外國建立新生活談何容易。日子過得不順,不了解當地風俗習慣,不適應陌生文化,因此缺乏歸屬感,久而久之,多半的移民會開始藉著家鄉的習俗,特別是飲食,來減輕生活的痛苦。 為什麼重視飲食呢?我就以我家為例。我的祖先一百多年前從大馬士革移民到麻州去。第一代移民仍講阿語,但是我那一代已經不太會說阿語了。因為父母擔心可能影響孩子融入美國社會,所以不重視阿拉伯語,並且鼓勵孩子學好英語。雖然不再說阿語,但外曾祖母準備的食物還是沙姆料理,而外婆跟他媽媽學怎麼做例如 دوالي(葡萄葉包飯)和 فطائر(阿式肉餡餅) 這些家鄉菜。每到聖誕節、復活節這樣的節日,每一代的移民都會煮這些傳統菜餚。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我家代代保有那些沙姆飲食,而沙姆文化的一部分也隱含在這當中。 在這裏,我先對沙姆地區加以說明。沙姆地區包括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和所謂的「以色列」、約旦、沙烏地阿拉伯和土耳其那些國家的一部分。我是沙姆裔第四代的美國人。研究這個題目的過程中,我拜訪了其他的沙姆僑民。 有位朋友請我去他姑姑家跟他們和他奶奶一起吃飯聊天。他是沙姆裔第二代美國人,他過世的父親是敘利亞人。在廚房準備晚餐時,我朋友跑去坐在奶奶旁邊。他不太會講阿語,而奶奶一點英語都不會,當時姑姑忙得不能幫他們翻譯,他們還是有辦法表達感情。 انت قلبي. انا بحبك اكتر 有這些基本的句子,還有滿桌的沙姆菜,就能交流,我們可以藉著飲食來代替語言跨越時代的鴻溝。我跟朋友吃了姑姑費心準備的美食之後,肯定忘不了他的這番盛情和這些家鄉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