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評析

《殺夫》中屠夫的心理狀態

The Psychology of the Butcher in Li Ang's The Butcher's Wife 

  李昂《殺夫》是台灣女權主義文學的經典作品,早在1983年以作者毫無保留的寫法震驚了文壇。透過悲慘細緻地描述對女性的壓迫與虐待,這篇小說展示著厭女症的一些最極端的表現。而故事中最惡劣的肇事者之一是屠夫陳江水。

  我們初次認識陳江水是在女主角林市的叔叔決定給姪女物色人家的時候。四十歲的「殺豬仔陳」孑然一身,相傳的原因是他被殺過的無數豬仔靈魂纏著,再加上他對妓女「整治」的名譽,就沒人敢把女兒嫁給他。林市叔叔反而認為把姪女交換為難得的豬肉十分合理。

  陳江水第一次虐待林市就是婚禮的那天晚上。跟朋友喝醉以後,他本能地強姦新娘,隨之給疲倦飢餓的林市口中灌酒,往嘴裡塞肥肉,直到她絕望地留下眼淚。接下來,故事的情節是根據陳江水越慘越暴力地攻擊林市而發展。一開始,他比較規律的習慣是下班後直接回家「要」她。他以各種方式侮辱她、用髒話咒罵她、向她丟錢暗示她是妓女,強迫她吃半熟滲血的豬蹄,並且毆打她、 用腫胖的身體壓倒她、性虐待她。

  林市越害怕陳江水他反而越有快感,他最喜歡的樂趣之一是趁林市不注意或忙著做飯的時刻襲擊她。陳江水長得像豬一樣,兩顆小眼睛瞇瞇地塞在肥胖的臉肉中。他對待林市的方式也毫無人性,把她當成家畜,不跟她說話,剛開始只照顧到她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後來連食物都拒絕提供。對陳江水而言,林市只是一個可以用來滿足自己的變態慾望的物體而已。女人的脆弱與恐懼讓他覺得自己強大而充滿生命力,類似他拿屠刀切插豬喉的感覺。

  在小說的後半部讀者才有機會了解到陳江水的生活背景。他小時候家裡窮,因為阿媽要替人磨豆腐所以五歲的他要出去撿豬糞,還要在下雨淹水天在外面賣土豆。這些人性化的細節出現在陳江水跟他偏愛的妓女的對話中。金花最吸引陳江水的特徵都是林市本來缺乏的:她的性格直接開朗,身體強壯豐厚。陳江水對他表示的尊重與關心讓人知道他也有能力對女人善良。只不過,也許只有讓他聯想到自己母親的女人,也就是無拘無束地把乳房供給他的女人,才會收到這種對待。

  林市跟金花的共同點是兩個人被陳江水「要」她的時候都會大聲叫。不過,林市偷聽鄰里婦女批評她跟她阿母以後,就開始在陳江水性虐待她時咬緊牙關堅決地不發出任何聲音。因此,陳江水更加狂暴,在怒意中揍她,最後也勒索她說只有她像過往一樣唉唉叫才會給她飯吃。

  小說中只有一次讀者能窺看到陳江水的內心。面臨飢餓的林市決定養幾隻小鴨,打算把鴨蛋換米。當陳江水發現這件事自稱是丟臉的,就無情地把小鴨子砍殺。不過,他見到小鴨子的屍體便聯想到自己年輕剛進豬灶的時候,殺了一頭懷胎的母豬。從此,他因為違反了母性孕育生物的基本原則所以一直被罪惡感和不潔感所糾纏著 (意味著唯一值得尊敬的女性是會生育的,但這種女性也是污染的)。然而,他把對母豬的罪愆與恐懼轉變成一種怒氣。發洩它,要麼是迅速而精準地殺害生命,要麼是反覆地攻擊太太。

  陳江水對林市的虐待是有系統和目的的,但最可怕的也許是它的失控性。雖然陳江水隱約意識到自己暴力行為的根源,可是他仍然無法阻止它。於是,他以社會接受的方法,把憤怒和不安全部釋放在女人的身上。

近期期刊

270

Apr. 1. 2025

269

Mar. 2. 2025

268

Feb. 1. 2025

267

Jan. 2. 2025

266

Dec. 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