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

與顧城、李賀遊蕩一番

Wandering with Gu Cheng and Li He

 大家放寒假的時候,我在一家空無一人的宵夜早餐店裡等著早餐來。光線悄然地斜射進來,路上的摩托車、車子、貨車懶洋洋地依照週六早上的脈絡流動著。我打開手機上的筆記:李清照、辛棄疾、蘇東坡、顧城...... 都是朋友、老師曾給我推薦的詩人。今天不要讀古詩。在百度搜尋框輸入「顧城」兩個字。

  「顧城在這個時期寫出了許多天才之作,他專注於自然界那些美好、純淨而明媚的事物,輔以豐富奇財的想像,為讀者創造了一個令人神往、不可思議的藝術空間」;

 

白晝的月亮呵

——像冰山的心臟,

靜靜飄浮在藍天的海洋上。

(白晝的月亮)

 

  我覺得好像選對了詩人,而自從那天起,開始慢慢讀一些顧城的詩。我想寫這篇文章,主要是為了給同學推薦一個廣受好評的詩人:顧城,以及順便推薦一位我認為類似於他的唐代詩人,李賀。身為一個美國出生的中文學習者,我對中國、台灣文學簡直一無所知。無論是古代文學還是近代、更何況現代文學,我大概只曉得四大名著而已,很少聽到其他作品、作者。然而其故並非無端:古代文學需要瞭解文言文的能力,近代文學也許也有相當的門檻。可是相對於其他作者的門檻相當高,以童話口吻寫作的顧城理應較適合外國學生閱讀。

  我讀顧城詩作時,意識到他與唐代詩人李賀的不少相近之處。我想指出幾個,一方介紹近代詩人顧城的一首詩,一方介紹唐代「詩鬼」李賀,同時並進,一舉兩得。未曾讀過波赫士的〈皮耶·梅納德,《唐吉訶德》的作者〉也許已經瞭解:我們所處的世界影響我們對古代文學、歷史的解讀。李賀的詩作複雜、曖昧、時常難以理解。先讀顧城的詩作,在無形中也許會讓李賀的詩作感覺比較不陌生,因而容易瞭解。那麼,我在此文裡會針對顧城的《生命幻想曲》,並提出其與李賀詩作的幾個相近之處。

  《生命幻想曲》之開頭如下:

 

把我的幻影和夢,

放在狹長的貝殼裡。

柳枝編成的船篷,

還旋繞著夏蟬的長鳴。

拉緊桅繩

風吹起晨霧的帆,

我開航了。

 

  首先,有兩個要點:其一,敘述者說話很直接,毫不拐彎抹角,卻毫無平鋪直敘詩作的枯燥無味;其二,我認為敘述方式可歸類於浪漫主義筆法,以自我為中心。前者與李賀時而瑰瑋,時而雕琢的文辭截然不同;後者則離李賀不遠:有學者主張李賀屬於浪漫主義派。

  我們的敘述者已經出發了,我們看看他的路程如何:

 

沒有目的,

在藍天中蕩漾。

讓陽光的瀑布,

洗黑我的皮膚。

太陽是我的纖夫。

它拉著我,

用強光的繩索

一步步,

走完十二小時的路。

我被風推著

向東向西,

太陽消失在暮色裡。

 

  與以上同類:在不少李賀的詩作裡,敘述者在天空、仙境遊蕩。讀者如果欣賞顧城的《生命幻想曲》應該讀讀李賀的《天上謠》和《夢天》。《生命幻想曲》的敘述者隨風而去,只顧太陽之運行。李賀的敘述者則處在充滿妖魔鬼怪神仙的世界,而這些角色才是左右自然界的一切運作。比方說,「秦王騎虎遊八極,劍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聲」《秦王飲酒》。極其偉大的秦王持有碧藍的長劍,其反射著天空使它變得深藍色。太陽不自動運行,而羲和驅之使動;被羲和鞭時,發出好像玻璃的聲音。

  顧城之《生命幻想曲》還剩下不少。我鼓勵讀者自己去把它讀完,好好享受。我也相信各位已經能看出顧城與李賀的一些異同。李賀的世界充滿鬼神和傳說氣味;這些鬼神傳說從顧城的世界好像早已消失了。顧城的「太陽烤地球,像烤一塊麵包」《生命幻想曲》;李賀則「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苦晝短》。我希望同學在學習中文之際,也能試試在這兩位詩人的奇幻世界隨風日月好好遊蕩一番。

近期期刊

270

Apr. 1. 2025

269

Mar. 2. 2025

268

Feb. 1. 2025

267

Jan. 2. 2025

266

Dec. 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