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紀要

台灣原住民歷史與現今議題

ICLP Lecture Notes: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aiwanese Aborigines

2018年3月30日,來自花蓮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的副教授,也是ICLP校友傅可恩,為師生們發表了一場極為精彩的演講「台灣原住民歷史與現今議題」,由考古學、人類學、遺傳學、語言學、及政治學等角度分析「何謂原住民」。

傅教授首先勾勒出他所說的「南島民族遷移」(Austronesian Migration) 或「南島民族帝國」(Austronesian “Empire”)。根據考古學的證據,自大約公元前5000年起,南島民族由台灣向南遷徙,結果分佈於東南亞及太平洲。 遺傳學及考古學專家認為,南島語與南島民族文化皆起源於台灣,且台灣原住民語言及文化之多元反映此事實。南島民族之技術及文化隨遷移和通婚而散佈。現代人視大海為交流的一大障礙,南島民族卻視之為「高速公路」。考古學亦證明,此 「高速公路」並非單行道,可稱之為一種由大海構成的廣泛「交流網」及「貿易網」。傅教授承認,嚴格而言,此談不上是「帝國」,因為缺乏像中央政府之類帝國的特點,然而,若以南島民族之分佈面積來衡量,南島民族「帝國」比羅馬帝國來得大。

「原住民」於現代台灣社會的意義究竟如何?不得不承認答案隨政治因素而不同。許多學生沒想到,原住民的政治與兩岸關係之間的互相影響不可謂不大。傅教授指出,這二十年來,台灣人對於原住民的觀點有了巨大變化,他認為此現象可以歸因於「台獨」運動。由此立場觀之,台灣之所以異於中國大陸,是因為原住民的文化是台灣文化的不可缺乏的部分。遺傳學顯示,大多數的台灣人擁有原住民基因,此事實因政治情況而獲得再解讀。正因為原住民是台灣的獨特之處,結果不少台灣人開始以原住民的文化和原住民為榮。正如清華大學人類學副教授顧坤惠所說,原住民運動與台灣國家主義之間的關係一向模稜兩可。

現今台灣中央政府認定之族群共有16個,然而因為一個族群能否被完全認定取決於各種各樣的政治及歷史因素(包括日據時代人類學研究之因素),此事實並不能正確地反映原住民的現實,僅僅足以代表政治情況。由於族群的經濟地位、歷史及與中央政府或其他族群之關係各個不同,因而不能將台灣的原住民一概而論。儘管如此,「原住民」的認同身分有助於世界各國原住民間的團結。所謂「原住民」的概念是1990年代才有的,並非自古以來的一直存在的認同。

傅教授認為,原住民認同與其他身分認同的類似之處在於原住民認同是一種「政治同盟」(political alliance)。無論是何國的原住民,皆為文化同化主義(cultural assimilation)及殖民主義之受害者,此共同的經驗奠定了同盟及團結之基礎,由此同盟可以抵抗剝削者。

對台灣原住民或人類學有興趣的人,請點擊網址 https://kerim.oxus.net/chinese.htmlhttps://anthrodendum.org(英文)參閱更詳盡的資料。

 

近期期刊

259

May. 1. 2024

258

Apr. 1. 2024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