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談「走出舒適圈」跟戰鬥或逃跑反應之間的關係,以及兩者關係對人成長的影響。首先舒適圈是什麼?它指的是一個人所習慣的環境和行動,人處在這種安樂窩的狀態中會感到安全並且缺乏危機感。至於戰鬥或逃跑是原始人遇到威脅時,保護生命的自然反應,但這種保護自己的反應,卻隨著社會的改變而開始產生負面的影響,也就是會阻礙一個人成長的機會。 不可否認的,我們傾向於留在舒適圈,但是舒適圈不利於成長。現在拿我自己過去的經歷來說吧,我討厭發表演講,但是當我聽說有國父紀念館的演講比賽時,儘管我站在講台上會很緊張,我還是認為這將是征服恐懼的最佳方式,於是我決定參加該比賽。 起初, 我十分興奮,以為演講比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到了演講那天,當我看到禮堂那麼大,人那麼多,我坐在椅子上,心想,「我給自己找了什麼樣的麻煩,我要趕緊找一條出路,回到我的舒適圈」,這表示我的戰鬥或逃跑反應已經被觸發了,當這些想法填滿我的大腦,也就意味著我已經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了。怎麼辦呢?從潛意識中找到保護自己的方法,逃跑,還是意識到我的未來必須掌握在我手中戰鬥?最後我選擇留下來戰鬥。 在人們一生中,每個人必然會被推到舒適圈以外。而我們是不是應該想辦法至少讓自己處於能處理它的最佳位置。儘管我那天演出不佳,我仍然勇敢面對並且克服我的恐懼而轉入了成長區。反之,如果我一直停在排斥演講的舒適圈裡,我現在就無法輕鬆看著你們演講了。 總之,遭遇挫折時,突破困難的唯一方法是,強迫你自己接受不舒服,逼迫你自己走出去,離開你的舒適圈,這樣一來,才能不斷地成長,人就是要這樣才能越來越堅強,越來越成熟,不是嗎?
「唐代文學」讓你們聯想到什麼?毫無疑問地是杜甫、李白、王維等。是何種文體呢?應該是「唐詩」。由中國文學發展脈絡觀之,唐代堪稱詩歌之頂峰。自古以來,唐詩即被視為中國文化的無價之寶。不可諱言,於現代全球化的時代,唐詩已成為世界共有的文化遺產。我研究的是比較文學及文學理論,即使不是中國文學專家,但現在我想要以「比喻」的角度為開發點來評析兩首耳熟能詳的唐詩。 既然我們要究詰的問題是如何欣賞唐詩的比喻,我們就必須先問另外一個問題:何謂「比喻」?所謂「比喻」,顧名思義,即用某種事物來比方而說明另外一種事物。以上所說的「無價之寶」是比喻,他的功能是強調唐詩的價值。正因為價值是抽象的,較難於掌握,就可以利用比喻使它具體化。更嚴格來分析,可以將「比」字上溯到中國文學批評所說的「比」。「比」就是「由內而外」,換言之,心有情感,由於心理之情是無形的,是看不見的,因而詩人尋找存在於外界而足以代表心理,使它轉變為「有形」的文學作品。可以推王昌齡的一首詩為「比」的典型例子: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就後兩句而論,「一片冰心在玉壺」足以稱為千古傳誦的佳句,真令人歎為觀止。王昌齡送別友人辛漸之際,真摯之情溢於言表,卻不能批評說是露骨的,反而耐人尋味、韻味無窮。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的比喻技巧。為了表露出他廉潔清正、一塵不染之心,王昌齡訴諸比喻。 此句使內在的品德與想法「外化」為具體的意象,可說是神來之筆。詩人把他的內心寄託於「一片冰心在玉壺」的比喻上,不得不說此比喻的玄妙之處在於將抽象的道德概念與具體的事物融為一體。 接下來,我要玩味王維之《過香積寺》而分析他如何「以景喻心」: 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泉聲咽危石」可以代表王維常用的,即從現象著筆,然後才說明原因。「咽」所形容的是因阻塞而發不出聲音的現象。不言而喻,此景物暗示王維的心理負擔。尾聯的「毒龍」具有佛教的弦外之音,在這裡也是比喻,代表的是心理難以抑制的各種慾望,這就顯示此首詩有所寄託的話,可謂精神的寓言。從此角度來看,「薄暮空潭曲」之「空」字就帶有佛教的色彩,真是情景交融,且「不知香積寺」非但代表王維未曾去過的地方,也是他未曾達到的精神境界。 總而言之,這些比喻使內在而無形的情感凝結為可以欣賞的文學作品,如此方可觸動讀者內心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