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人文社會科學的目的在於研究社會現象來建立大家所公認的理想世界。譬如說,從各國的政治、經濟、曆史能學到哪一種治理模式能促進團結,哪一種政府結構能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甚至陷入困境時該怎麼解決才能減少混亂。不可諱言,這樣的研究對人有實在的,有形的影響。但提到文學時,許多人認為文學就是故事罷了,可說是沒有存在的必要。 為因應世界的潮流,大部分的學校把有限的教學時間分配給其他學科。許多專家甚而會問,文學還值得教嗎?
所謂的文學到底是什麼呢?廣義地說,文學指的是人所寫的著作。著作常常會體現人類生活中所經歷的喜怒哀樂,透過迷人的故事來教化人心。從文學研究家的角度來看,古代的文學特別重視道德教育。舉個例子來說,到目前為止,莎士比亞的作品有崇高的威望。原因在於固然他的作品當時受了批評,然而也有他的獨到之處。也就是說, 他的作品引起了人的共鳴,以普遍的愛情故事來解釋正義的行為 。固然故事的情節近乎公式化,但是他運用人類共通的同情心來左右世道人情。不過,隨著時代的演變,文學的體裁也逐漸複雜。有些人可以提出:後現實主義或後現代主義的作品不一定反映出世事情況。不僅如此,一般現代作品不會直接告訴人該怎麼生活,在社會中該扮演什麼角色。這樣一來,如何教化人心呢?從一方面來說, 目前的文學可能對生活沒有直接評論,因此,文學教學與培養價值觀無關。 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因為文學不受現實範圍的限制,能擴大人的視野,使人放眼世界,令人培養思考的能力。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影響難以衡量,進而產生不少爭論的餘地。但是,其實,這就是文學的魅力:文學沒有唯一的答案。
世界千變萬化,以至於人類無法掌控每件事。好或壞有相對性,而人常碰上模棱兩可的情況。處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我們需要培養的是思考能力。在廣大的,無邊無際的想像力中,我們能探索真理、事物的本質、人類的秘密。能否使世界轉型取決於人們能否深思盤根錯節的問題。我們評估學科的成效時,不僅該考慮當時的影響,而也該預期後來的效果。我們也不該為一時的表面現象所迷惑。文學教學的影響像滾雪球,不可謂不大。這意味著我們不可以用其他學科來代替文學教學。
© ICLP-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