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起,我在ICLP開設口譯課之後,第一堂課一定會問的問題是:選擇口譯課的原因何在?同學的回答多半是:導師建議,或上完筆譯,接著上口譯,或沒有特殊需求,所以就這個吧。當然,我也碰到認識的同學表示:想上口譯課,卻不敢上,害怕自己的中文不夠好。因此,我想進一步問「口譯課學的到底是什麼?」是翻譯?是口說式的筆譯?還是國際會議中那種看起來很高大上的同步口譯?我想說明的是,ICLP口譯課的真實內涵跟你以為的不一樣,此「口譯課」非彼「口譯課」。 其實,當同學們開始學習中文時,口譯就已經應用在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方說,家鄉朋友來台灣玩,他們不會說中文,你帶著他們坐捷運,逛夜市,買東西時,幫忙跟老闆殺價,給他們介紹台灣環境,解釋小吃做法,無形中你已經在替他們口譯。所以口譯其實是一種自然反應,只要會說兩種或以上語言的人都能口譯。 當然,生活中的口譯與國際會議的同步口譯不同,也與兩國協商談判的逐步口譯有所差異。同步及逐步口譯當然是專業口譯的重要分類,但是在ICLP,並非上口譯課的同學就一定懷抱著未來要成為專業譯者的志向,ICLP口譯課不在於訓練專業口譯員,進一步來說,口譯只是一種學習語言的方法,是聽說讀寫之外的第五種讓外語更進步的方法。如果你喜歡學習外語,你「大概/可能/應該」會喜歡與人溝通,最簡單方便的人際溝通方式就是說話。即使你喜歡寫作,習慣透過文字與人溝通,但在日常生活中也避免不了說話,說母語,說外語,說中文。可以說只要學了外語,你的一隻腳就已經踏進口譯的世界了。 ICLP的口譯課是一門語言應用課,而不是語言教學課。上課方式不同於傳統模式,沒有課本,沒有詞彙表,沒有進度表,沒有整理好的句式,當然也就沒有所謂的「備課」(註一)。 真的不需要「備課」嗎?真的,千真萬確。因為從你的第一堂中文課開始,你就已經在為口譯做準備,也就是說,你曾經學過的所有詞彙語法、高級句式、四字說法、俗話俚語、甚或俏皮話等,都應該在你腦海小宇宙中做好準備,隨時待命,等著你的召喚,讓你「應用」出來。 口譯課真的不需要「備課」,因為口譯無法「預測」。你永遠無法預測你會碰到什麼情況,會遇到哪些詞彙。若你面對的是專業演講場合,你會提早知道講者的題目,甚至可以先拿到講稿,但是在真正進行口譯時,你根本無從確定講者會不會照表操課?萬一講者臨場發揮,脫稿演出呢?可以準備的翻譯叫筆譯,口譯是無法預測,不能做到百分之百準備的。 ICLP口譯課的學生唯一要做的就是「複習」,複習所有學過的中文,從初級到高級,從日常對話到專業話題,從新聞用語到文言文,複習舊的材料,學習新的內容,一邊學習一邊複習,溫故知新後再融會貫通地應用在口譯課上。口譯課是一個幫助學生整合中文的口說練習,是一門強調「應用」的課程。 那麼,口譯與筆譯又有什麼不同呢?簡單地說,它們都是翻譯,是好兄弟,是好姊妹。筆譯與口譯並不互相衝突,它們是相輔相成,各有千秋的。兩者只是表達方式不同,一個訴之於視覺, 一個訴之於聽覺。有人曾說口譯員是一個表演者,是聲音的演員,由於這樣的外放性,性格含蓄的同學不一定適合走專業口譯員的道路,但若只把口譯當成學習語言的方法,就完全不需要在乎這些問題。ICLP口譯課之所以不同於專業口譯課的原因在於:口譯只是一種用來精進口說能力的方法罷了。 口譯有別於筆譯之處在於「當下」,譯者必須「馬上/立刻/立馬/立即」說出翻譯。沒時間查字典、沒有老師讓你問,要是碰到聽不懂的字、沒學過的字、學過但想不起來怎麼說的時候,該怎麼辦?口譯有即時性的壓力,這就是口譯與筆譯的最大差異。 有一個例子可以用來說明:面對時間壓力,口譯與筆譯在思考上的差異。這是一個在網路上隨機找到的英文笑話,來源不明。 THREE FEELINGS Wha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tress, tension and panic? Stress is when your wife is pregnant, Tension is when your girlfriend is pregnant, and Panic is when both are pregnant. 我請同學口譯這則笑話時,大部分的同學都開始糾結在如何翻譯stress、tension和panic這三個英文字,這是傳統翻譯的思維,所以同學們開始回想所有類似的詞彙:壓力、恐懼、瘋狂、緊張……。這是這則笑話中最大的翻譯難點,小一點的難點也許是pregnant怎麼說。 坦白說,我是中文母語者,而非心理學家,我不了解心理學對「stress、tension、panic」或「壓力、恐懼、瘋狂、緊張……」有什麼樣的學術定義,但我猜想若你問10個中文母語者對這些中文詞有什麼感受,你可能會得到10種不同的描述。同樣地,如果你拿這三個英文字去問英文母語者,可能也會得到不一樣的解讀。 雖然我無法區分stress、tension和panic的差異,也無法決定哪個中文翻譯是最適當的,但我看得出來笑話中沒有出現的男主角可能會面對的情況,一個比一個尷尬的窘境,這可能也是這個笑話之所以好笑或諷刺的原因,換句話說,我對這個笑話的解讀是:這是一種情況的比較,一層比一層糟糕的情況,這是我理解的「深層意義」。 如果同學們認同這樣的理解,我們再來思考有沒有什麼「策略」可以處理翻譯?有沒有曾經學過的文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有沒有什麼跟程度有關的詞彙有助於描述?口譯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裡,運用所有可能的、曾經學過的、聽過的、看過一眼的詞彙或語法或句型,來解決眼前立即的翻譯難點。口譯課的同學得練習跳出字詞的框框(think outside the box)去思考翻譯策略。這樣的思考過程,我稱之為「策略」的運用。 相信同學們在初級中文都學過副詞(adverb),如:台大很大,很漂亮。「很」就是一種pre-verbal adverbs,其他如:非常、極、挺、好、最、相當、稍、稍微、略……;另一種是adverbial complements after the state verbs(註二),如:台大漂亮極了,大得不得了,其他如:得很、得多、死了……。所以,可能的策略是選定一個狀態動詞(state verb),再利用上述兩種方法的任一種來改變狀態動詞的程度,也許就可以傳達出笑話中那種一層一層遞加上去的情境。比如「緊張」:很緊張、非常緊張、超級緊張……,或緊張極了、緊張得不得了、緊張死了……。 口譯得面對時間上的壓力,所以沒有時間討論每個字的翻譯,口譯的重點不是詞,而是理解「深層意義」,再運用「策略」來完成翻譯。當然這種翻譯不一定是最好的翻譯,但只要傳遞了意義的精髓,你就完成口譯最重要的目標,也就是「溝通」。 綜上所述,口譯的特點有三:一、完成「溝通」;二、解讀「深層意義」;三、運用「策略」 另一個較小的難點是pregnant怎麼說?我們有什麼策略可以運用?pregnant是什麼情形?女人的身形會有什麼改變?pregnant以後的生活會有什麼變化?一定要會說「懷孕」才能口譯嗎?「描述現象」這個策略可以傳遞同樣的意義嗎?如:很大的肚子、快要有小孩子、生小孩子……,當然這些同學們嘗試過的說法都還要經過一定的修正,但是努力「溝通」的創意是值得鼓勵的;還有學生的策略是運用「肢體語言」,用手比出一個大大的肚子來完成翻譯。我們(師生雙方)都不是專業譯者,我們只是利用口譯來學習語言、精進語言而已。在ICLP的口譯課上,能完成「溝通」的口譯就算是有效的口譯。 接著,girlfriend一定要翻譯成「女朋友」嗎?喜歡彰顯個人特色的同學也說:小三、二奶、馬子、妞兒、美眉……。不一定每個詞都適合,但是如果這個笑話最重要的深層意義已經翻譯出來了,選擇詞彙就是次要的了。口譯的最高目標是「溝通」,運用「策略」來傳達「深層意義」。 最後,這則笑話到底該怎麼口譯最好?有沒有標準答案?很遺憾,口譯沒有標準答案,人人心中自有一把尺,口譯的好壞是由聽眾決定,不是語言學家,不是文學家,也不是批評家。所以請你找個聽眾,把這則笑話自然地說給他聽(不是翻譯,是說),看他的反應,就知道你說得好不好。所以,我幫同學們起個頭,要怎麼說下去,大家可以自行發揮:「緊張有三種……」或「壓力的三種現象……」。 每堂口譯課後,同學們或多或少都會學到一些新詞彙或新說法,這些新詞重要嗎?常說嗎?若是偏僻生冷的詞彙,要不要花時間記下來?在口譯課上,我的作法是:由同學自己決定。因為我們永遠無法預測這些說法什麼時候會再度出現,可能第二天剛好有機會說出來,可能未來20年都沒有機會,要不要花時間學下來是同學的決定。但是在ICLP口譯課上,同學若能把每天學到的新詞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記下來,好好複習,我向你保證,你不會浪費時間,因為在一整個學期特別設計的口譯練習中,某些詞彙說法會像老朋友一樣不斷地跳出來跟你打招呼。每當某個詞彙再度出現時,同學們說得好不好,老師就聽得出來同學到底有沒有認真複習。 上完口譯課後,同學應該要整理出自己專屬的詞彙表、句式表、中英對照表。唯有做到徹底地「複習」、「複習」、再「複習」(很重要,所以說三遍),才能真正在口譯課中得到收獲,滿載而歸。 口譯得面對時間上的壓力,注意力分配的壓力,腦力負擔的壓力,但如何減輕壓力,讓口譯看起來舉重若輕,當然還有許多小技巧,歡迎大家一起來口譯課體會感受。最後提醒同學,如果你需要花超過25分鐘來讀懂這篇文章,建議你先好好地在全中文(只說中文)的環境裡學習,奠定足夠紮實的中文基礎,等程度夠了,歡迎你來口譯課,我們可以一起愉快地玩轉翻譯! 註一:給不熟悉ICLP上課模式的讀者。ICLP的老師每周會準備一張進度表,列明每一天的課程進度,同學們得在前一天準備好第二天上課進度,包括詞彙、句型,課文內容。真正上課時,同學們不能看課本,老師利用聽說方式來練習當天進度,並檢測學生是否備課,所以若是沒備課,備得不好,回答不出來老師的提問,老師是可以請同學離開教室的。「備課」對ICLP的同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步驟。 註二:請參見《當代中文課程2》第9課〈文法5〉,頁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