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原住民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不過這個臺灣特點常常被全世界忽略。臺灣原住民有很多不同的部落和傳統文化。另外,到目前為止他們不但遭到很多社會歧視,而且在未來也會遭遇很多障礙,要討論這個話題,我特別注重臺灣原住民現代的地位。不過,為了使大家建立一個關於原住民的簡單概念起見,首先要從歷史講起。然後,我會談到環境與經濟的變化對原住民生活方式的影響。最後會談到目前政府的政策。以下是我根據上面的主題作的分析。
扼要地說,臺灣一共至少有20個原住民的部落,都有南島的原來血統。另外每個部落都有他們特有的語言,其實一些專家認為臺灣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因此臺灣原住民的語言在人類語言史上占了一個很重要的地位。400年前臺灣原住民有書面記錄的歷史開始了,可是很久以前只有臺灣原住民生活在臺灣土地上,後來從十七世紀起有一些國家佔據了臺灣,像荷蘭、西班牙和日本等等。歐洲國家原來管這個海島叫“Formosa”,這些國家由於受到葡萄牙影響的緣故,而跟臺灣建立了貿易關係。起初,臺灣把鹿皮毛,食糖,和米作為建立貿易產業的基礎。然後,從日本控制的時候起,臺灣的貿易產業成為世界現代經濟的一部分。
在這一百年當中,原來掌握在日本人手裡的臺灣變成中華民國的領土。日本和國民黨政府採用一些同化政策來壓制原住民抵抗的做法。拿每個部落傳統命名系統來說,日本和國民黨政府為了消除那部分的文化認同,分別強迫原住民使用日本名字和中文名字,原住民除非這麼做,要不然政府就不承認他們。此外,日本政府讓不同部落的族人結婚並且把他們遷到別的地方,所以新的社區包括很多部落文化和語言,而且彼此之間差得很遠。結果讓部落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差,而且有一些部落語言滅絕。也就是說,那兩個政府的政策共同的目標是通過同化辦法控制原住民,因此,原住民多次反抗漢人勢力造成的文化滅絕。可惜的是原住民人口一年比一年少,到了近幾十年來他們只占臺灣人口的百分之二。
日本佔領臺灣以前,原住民不但沒有個人土地所有權的觀念,很多部落反而相信他們是臺灣這塊土地上的過客。而原住民多半依靠土地或是自然環境來維持生活。舉例來說,住山區的人以狩獵和農業為主,而住沿海地區的人以釣魚為主。不同的部落有不同的習俗和傳統,不過尊重土地的思想差不了多少。根據這個看法,原住民和土地有很深刻的精神上的關係。因此,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特有的慶祝田地收穫或希望得到豐富的來自土地的禮物。比如說,布農部落種小米的時候,男人唱一種叫複音的歌。這首歌為的是確保豐富的小米收穫。反過來說,殖民國家只把臺灣的土地和自然資源視為獲利機會。舉例來說,狩獵是一些部落生活的核心,可是因為在別的地方皮毛非常有價值的緣故,別的國家過度獵殺了,於是臺灣的鹿皮毛貿易對環境和有一些原住民的生計很不利。因為那兩問題與土地權利的觀念不一致的緣故,日本壓迫原住民的文化而且沒收他們的土地,後來中國繼續使用同樣的法子。
大體上說,這些政府利用臺灣的資源發展一些產業,可是近代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很不利的後果。臺灣1950年代的環境,從原來的乾淨的環境,一下子,變成了有很多污染的地方。因為空氣和水污染、土壤污染和濫伐森林的發生,讓自然環境一天不如一天。這些環境破壞和原住民歧視政策進一步破壞了原住民與土地的關係,因此把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一代一代地傳下去變得越來越困難。另外政府土地政策把原住民的土地沒收於是大批的原住民土地變成了國有或國家公園,並且私人的土地不能收回。
結果,有些部落為保存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起見用他們的文化作商品開辦商店。如此,遊客可以參加跳傳統舞,唱歌,做飯,穿有特色的衣服等傳統活動,就能瞭解民族文化。很多觀光客認為這些部落的作品和舉辦的活動什麼的都真的很地道,即使如此,部落文化變成了一種企業,所以為了吸引更多遊客,有的原住民改變了自己傳統的東西。
近代原住民繼續爭取他們的權利。進一步來說,原住民主張土地改革運動、語言保護運動、政治代表的制度改革等等。於是原住民維權組織盡最大的努力提高原住民的社會地位和權利,並且臺灣政府曾經公開道歉,換句話說,政府逐漸承認了自己的不道德行為,而且開始滿足原住民的希望。首先,原住民的命名系統恢復了,並且原住民的正式名稱從原來的意思是住在山地的人的“山地同胞“或者簡單稱為“山胞”,正式改名為“原住民”,所以政府承認原住民是臺灣最早的居民。另外,政府以前只承認九個部落,現在有十六個部族得到了政府的認可。至於土地改革運動,按照現代的法律,原住民的土地權利不能完全恢復,不過根據政府新的政策,原住民得到了更多使用他們祖先的土地的權利。
總而言之,原住民必須對面很多障礙,他們的社會地位是否會提高,或他們的生活方式是否能保存,那是另一個有意義的研究主題。有些原住民為了在現代的社會中生存,已經把他們的生活方式做了改變了,不過這些變化是否能保存他們的文化,必須經過很長時間才看得出結果。只要政府繼續修改歧視的政策,希望臺灣原住民在臺灣社會上的地位和和各方面的機會會逐漸變得更平等。
© ICLP-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