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想討論美國的第二代移民,在語言方面碰到的困難。雖然英文是美國的官方語言,但不是每個美國人都只會說英文,反過來說,許多美國人會講不同的外語,除了英文之外,最常用的語言是西班牙語,因為從南美洲和中美洲到美國的移民特別多,其實,自1980年到2015年,講西班牙語的人口從7%增加到13%,由此可見,說西班牙語的人越來越多,更值得注意的訊息是,外語越來越重要。
美國堪稱是個大熔爐的原因在於美國有許多不同的民族,從各個國家來的移民集中到美國,不過,不少移民遇到的困難是怎麼把母語延續到下一代,縱使美國有眾多民族,但是除了在家裡以外,說自己母語的機會並不多,而且不可否認的是,因為種族歧視,許多移民不敢講外語,因此導致母語跟自己的傳統文化也逐漸消失。
自古以來,語言就在人類的存在上占了重要的地位,語言的主要功能是把心中的思想表達出來,是個十分重要的溝通工具,不過,因為許多第二代移民自己不會說父母的母語,跟父母或祖父母說話的時候,常常會遇到溝通困難,導致不瞭解父母和祖父母的歷史和文化,因此,第二代移民跟第一代移民之間的語言隔閡就出現了。
我自己是第二代移民,因為我是在三歲的時候就搬到美國了,所以不太會說韓語,我講韓語的機會也不多,只能在家裡跟爸爸講韓語,到現在為止,我還感覺得到我跟父母之間的距離,是因為我的韓語不夠好,此外,我跟韓國人說話的時候,也不能流利地表達。
這種現象不僅在美國發生,世界上各個地方也都出現了這種現象。比方說,在臺灣,即使很多人的母語是台語,但會說台語的人卻越來越少。
總之,語言是個十分重要的溝通工具,但是,在世界上各個地方卻都出現了母語逐漸消失的情況。
© ICLP-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