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心得

校友分享活動心得:翻譯之美

The Beauty of Translation: An Alumnus Sharing Experience

  翻譯的目的不外乎促成溝通,無論筆譯或口譯、內容涉及領域為何,翻譯者都追求能把原文所包含的意思轉成目的語言中較為美麗的言語。

  有人認為翻譯是一個十分奇妙的活動,舉例來說,生活在21世紀的人怎麼能看懂歷史上著名的文學作品,能夠欣賞柏拉圖的哲學理論、學習佛法的打坐技巧、或者討論孔子的道德觀點,就算這些作品原文只有專家能夠讀懂,由於翻譯者的貢獻,世界上說各種語言的人都能接觸到其中內含的知識。

  雖然很多人一想到翻譯就會覺得是非常了不起的工作,翻譯者彷彿有一種天份,但透過翻譯而來的文字其實在日常生活當中都會碰到,譬如躺在床上追美劇,這需要翻譯者幫忙寫字幕、每天滑的手機原來的用戶界面很可能就是英文,乃至去超級市場或百貨公司買這個禮拜的日用品,幾乎都貼上了應用說明,而除非裡面的每個材料都來自同一個國家,並在該國家販售,否則都需要透過翻譯來呈現資訊。

  話說回來,不僅僅是高檔會議、聯合國或各個時代的著名作品才需要翻譯,現代社會在各個方面都會碰到需要被翻譯過來才能運用的訊息,再加上從事翻譯工作的不光是社會地位高、受過最貴的教育、留歐美日的人,事實上,是藉著非常多普通的人辛苦工作才能有這麼豐富的成果。而且能做翻譯的也不限於語言天才或從小一直都在兩種語言環境生活的人,翻譯有不同層面,也有很多不同的領域,主要的是想要做翻譯的人能找到合適的機會,然後就會慢慢的累積知識與經驗。

  那麼,回到馬思聰先生演講的題目「下一步在哪裡?你學到的口筆譯技能會在哪些地方派上用場?」,只要有興趣,且有兩種語言的基本技能,就可以開始進入翻譯世界。馬思聰帶領聽眾體驗口筆這兩種翻譯的活動來解釋關於翻譯的些許基本原則,以及分享個人翻譯經驗中的挫折與收穫。說到技巧,翻譯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個方面:語言能力、領域知識、以及翻譯技能,而且筆譯與口譯的需求有所不同,筆譯通常有比較多時間可以考慮如何把原文轉成目標語言,也能找參考資料,向同事請教。反過來說,雖然口譯可以提早準備,但現場因為要馬上翻成目標語言,無法花那麼多時間思考。同時,口譯時能直接接觸到客戶或聽眾,會感覺非常滿足。除此,他覺得作為翻譯者的好處也包括能接觸到包羅萬象的知識領域以及造句帶來的娛樂,因此這個需要創造力的工作頗有意義。談到挫折,幾乎所有的翻譯者都會認為他們的第二語言能力不夠好,或者某個翻譯能翻得更好,然而按照馬思聰所說連這也算是一種學習的機會:永遠可以學到新的知識跟語言。

  作為翻譯者,常常有人問他覺得做翻譯,人何時會被機器取代?他的回答跟大部分的翻譯者一樣,機器翻譯固然對翻譯行業已有頗大的影響,但永遠會有由人來做翻譯的必要,人有不可取代的能力。

近期期刊

258

Apr. 1. 2024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

254

Dec. 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