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為夏季領航班學生報告 這篇文章要講中文動詞體,尤其是語法體與詞類體。在講這個題目以前,必須先講中文是否屬於屈折語言? 它與語法有很深的關係,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起見,我們先得說明屈折語是什麼呢? 屈折語在語法的作用上佔了重要的一部分,屈折語能改變動詞,用來表示具體的語法作用,比如時態、語氣、人稱、複數、性質(陽性、陰性和中性),或者語格(受格、主格等)。這些變化平常都用詞綴來表現,但是對中文來說,這就成了一種障礙。很多語言學家到最近為止,都將中文誤稱為單音節語言,在這個觀念下,「火雞」不是一個詞,是兩個詞:就是「火」和「雞」,我們都知道這並不正確。現在,我們以單音節詞素(Monomorphosyllabic)來將中文分類,簡單地說,每個音節都是一個語素,因此,「火雞」被看成是一個詞,但被認為是有兩個語素的詞(「火」和「雞」)。 雖然我們現在知道中文是一個多音節語言,可是,受到以前觀念的影響,語言學家卻肯定地說中文屬屈折語言。大概地說,中文的動詞非常一致,它們既不能反映人稱複數,(無論一個人跳躍,還是很多人一起跳躍,動詞都是「跳」,並沒有分別);也不能表示人稱(你寫信或者我寫信,我們都用「寫」)、性別(動詞不在乎男人還是女人唱歌)等等。不過,中文卻有詞體,語法作用能表示像「了」的動詞體,考慮中文是不是屈折語言的時候,我們必須決定動詞體的語素,比如「了」或者「過」,自由語素(是獨立詞素),還是黏著語素(必須依賴動詞而存在)。嚴格地說,屈折語改變動詞,要想把中文當作屈折語言,當然需要把動詞體的語素當成黏著語素,因為在這種看法下,動詞的語素是黏著語素的緣故,非屬動詞不可,換句話說,動詞體語素能改變動詞,然而,若把動詞體語素當做自由語素,中文就不是屈折語言了,那麼,是否為屈折語言? 就得看是誰在討論中文了。 現在開始分析動詞體是什麼吧! 也許用例子來表達不一樣的動詞體是最好的解釋方法。例如,「我吃過披薩」、「我吃了披薩」和「我在吃披薩」都不一樣,對嗎?「吃」倒是「吃」,句子基本意思都是吃披薩,可是在動詞體上,看得出句子的詳細分別。據我所知,中文的動詞體分成三大部分,分別是: 經驗體、完成體與持續體,顧名思義,經驗體表示主題擁有做這個動詞的經驗,此外,用「過」來表示這個意涵;完成體用「了」來表示動詞的行動達成,最後是持續體,可以用「在」或者「著」來表示,都意味著主語的動作還在進行。 進一步解釋,動詞體又可分成兩類,分別是動詞語法體與動詞詞類體。動詞語法體指著上述動詞體,那動詞詞類體指著什麼呢?為了解釋清楚詞類體起見,我們得先定義語法體。你也許已經猜到語法體跟語法有分不開的關係,語法體在語法或者詞的形態中表現,並且容易受到說話者的影響而改變,然而,詞類體存在詞的寓意,而且不能自動改變,那是個非常慢的演變過程,再說,根據一些研究顯示,不管什麼語言,不少動詞都有一樣的詞類體,指示動詞詞類體擁有某種共通性,舉例而言,詞類體為何不能隨意改變? 我可以說:「她坐著」,但是不能說:「她坐了」,可見語法體和詞類體有很深的關係,也就是說,動詞詞類體主宰動詞可以用什麼動詞語法體的語素。 根據語言學的觀點,語言存在著五種詞類體,那就是: 狀態、剎那、活動、完成和因果。在有限的分析下,我們發現這些詞類體都依賴兩項因素來決定,一項判斷動詞詞類體是持續還是剎那,另一項判斷動詞詞類體是否結束? 還是有無變化? 比如說,完成詞類體不但是持續的,而且會結束。舉例來說:「建設房子」,因為「建設」需要經過一段時間(不可能一瞬間生成一棟房子),也有結束(一旦房子終於建成了,建設就結束了,不可能繼續建設一棟未完成的房子),所以「建設」屬完成詞類體。因果詞類體也有結束型態,不過,不能是持續的,而是剎那間發生的,拿「認識一個人」做例子,一旦我認識了一個人,動詞就完成了,我不可能再一次認識那個人,換句話說,有結束但不是持續的。至於,活動詞類體,動詞是持續的,可是沒有結束型態,「坐」和「走」都是活動,內在都沒有結束,到死為止我都能坐或者走,同時,這也意味著這兩個動詞都有固定的持續狀態,反過來說,剎那詞類體不僅沒有結束,也沒有持續的能力。「咳嗽」和「敲」都屬於剎那詞類體的例子,咳嗽的時候,不能延伸那個咳嗽,可見「咳嗽」沒有持續狀態,就內在沒有結束而言,剎那只是一個片刻,因為把開始和結束當成兩個片刻的緣故,剎那就無法有明顯的結束。對狀態詞類體來說,動詞詞類體是特別的,因為狀態詞類體的動詞沒有變化,所以不在乎是否結束,並且,雖然有持續狀態,可是這種持續跟完成體和活動體的持續是性質上的分別,這些分別稍後會談到。 我們既分析了詞類體和語法體是什麼? 也說明了這兩種動詞體有什麼關係?如上述所言,語法體的語素得依賴動詞的詞類體,動詞的詞類體判斷動詞可以連結那一種語法體的語素,就用例子來說明,「孩子坐著」沒有問題,可是「孩子坐了!」就不對! 還記得吧?「坐」屬活動詞類體,雖然有持續狀態,沒有結束形式,完成語法體內有結束的固定意涵,可是「坐」如何完成呢?「坐」和其餘活動詞類體動詞也沒有結束形式,所以大概不能跟「了」發生關係,只有結束的詞類體才能跟完成詞類體的語素「了」互相結合。再來談談完成和因果詞類體,「我認識了他」與「政府建設了十棟房子」,這兩句話都沒有問題,根據我們所談過的詞類體,因果詞類體「認識」和完成詞類體「建設」內在都能結束,而語法體持續狀態的「著」與「在」,這些語素跟完成詞類體和活動詞類體都能互相結合,拿「這些建築單位正建設著這棟房子」和「孩子坐著」來做論證都沒有問題,在這兩個動詞的持續詞類體裏找得到沒有問題的因素,是因為完成詞類體有持續狀態,也有結束的關係,完成語法體的「了」和持續語法體的「著」都可以跟完成詞類體的動詞發生關係,內在的結束滿足了完成體的要求,同時持續狀態當然允許說話者使用持續語法體的「著」。然而,狀態體、完成語法體和持續語法體都不會發生關係,「愛」和「高興」都屬狀態詞類體動詞,二者都不能跟「了」或者「著」連結,「他愛著她」、「她愛了他」、「他高興著」或者「他高興了」聽起來都是錯的。狀態詞類動詞沒有設定結束語態,來阻止說話者用完成語法體的「了」,此外,狀態詞類體是靜態,沒有變化,所以說「愛著」或者「高興著」聽起來就很奇怪,有持續語法體在某個時間發生的意味。 當然,要改變一個動詞的詞類體,需要先加入沒有的情況,比如「結束」。根據上述所說,不能說:「她走了」,但是如果我們讓「結束」的情況出現,就可以用「了」,可以說:「她在操場走了一圈」,是由於現在有了結束點,不但走了那圈操場,也走完了,這個句子給了活動詞類體一個持續狀態,不過,這並不能改變「走」的內在詞類體,我們只用額外的知識來操縱句子的意思而已。 這篇文章中所說的,你一定覺得太籠統了,但也許可以當成討論中文動詞開始的論點,若要繼續研究這個話題,我們得分析語料庫,來觀測什麼動詞跟什麼語法體語素能互相結合,會不會碰到規則中的例外?一旦碰到了例外,了解什麼情況讓不相容的某個動詞詞類體和某個語法體語素發生關係,就一定能解釋詞類體和語法體的複雜關係了。
※本篇文章為夏季領航班學生報告 音樂如何反映社會與政治情形?根據我個人的觀點,在考慮文化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決定文化的基本意義。所謂的文化,一方面是文化如何反映對個人的影響? 另一方面是未來的情形如何演變? 換一句話說,文化可說是人類跟環境的相互影響。雖然大部分的文化特色,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分析清楚的,但還是可以明顯地看出某些文化的特點,尤其是音樂跟其餘的藝術。藝術所傳達的思想經常反映當代人們生活的觀點、困難跟希望,我最喜歡的藝術就是音樂,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將特別強調音樂。為了深化我對臺灣文化的瞭解起見,我要試著分析臺灣最近50年來音樂的具體演變,以及產生演變的根本原因。 在這篇文章裡,我將特別關注三大重點,首先,簡單地介紹一下臺灣原住民的音樂文化;其次,說明國民黨來到臺灣之後的音樂文化,如何受到跟政治有關的影響;最後,我要解釋八十年代末,臺灣解嚴時期以後的變化,也要說明全球化跟它所帶來的影響。 第一:原住民的音樂文化 一般來說,臺灣原住民的音樂文化跟不少其他國家原住民文化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們幾乎沒有寫下來的樂譜,大部分都依靠老年人教下一代怎麼唱,並說明每一首歌的意義,大多數的歌都有很深的意義,比如說,都跟孩子出生、結婚或葬禮有關係,不過,也有不少歌只有娛樂價值而已。大概地說,音樂在很多人的生活中都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尊重傳統或古老歷史的人,都很積極地保存此種文化,但是,要保存傳統文化並不簡單,特別是政府處在過渡時期。 第二:國民黨掌握政權之後的變化 雖然從長期看來,國民黨對臺灣的社會有很明顯的貢獻,卻也造成了一些不能彌補的傷害,特別是對原住民。首先,我應該簡單地描述國民黨如何獲得政權,其次,說明此種變化對文化所產生的後果,就能讓我們清楚與此事有關的背景,這樣才可以瞭解政府理想的文化。 臺灣本來被日本殖民,但二戰之後,聯合國決定把日本原有的臺灣主權還給中國,原因在於國民黨政府是當時中國大陸最有權利的政府,同時在於二戰時幫助聯合國對抗日本。總的來說,臺灣於是面臨了相當大的變化,在這段時期內,有很多人不滿意,特別是商人,各種既新又腐敗的賦稅,導致許多人想抗議。在1947年二月二十八號,國民黨跟臺灣居民的緊張衝突爆發了,也就是說,臺灣人管這個事件叫「二二八事件」,此事件的後果包括有一萬多人被殺死了,也劃出「白色恐怖」開始的界線,在之後的四十年內,臺灣政府採取戒嚴,又頒佈了許多壓迫臺灣人的政策,他們之所以採取這些措施,為的是帶來兩項重大的變化。 第一是穩定剛被國民黨政府管理的地方。因為我前面所說的原因,所以臺灣的社會還沒有那麼安定,政府以為如果他們降服了反對者,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這種做法不能說直接影響文化,但是瞭解它,就給了我們所需要的背景知識,為的是更瞭解第二種變化。 第二個原因,就是建立一個均富的國家跟文化。新的政府仇視日本跟日本在臺灣所推出的文化,再說,他們不一定尊重臺灣原住民的文化,因此,二二八事件之後,頒佈了一個叫「山地平地化」的政策,在這個政策下,政府官員一方面積極提升華人的文化,另一方面對其他文化施加壓力。這樣一來,尊重或積極參與傳統原住民文化活動的人越來越少,自此,從大陸來的華人以外的文化活動,譬如臺灣的傳統音樂,就變成很難得的。 第三:解嚴以後所帶來的結果跟全球化 在最近30年內,全球化幾乎對每一個東方國家都有不小的影響,這種變化不只在東方,而是在整個地球。不少人以為西方最大的出口不是有形的產品,而是娛樂媒體跟它所帶來的文化影響,中國、臺灣跟其餘說漢語國家的流行音樂,雖然還是經常只有中文歌詞,卻有越來越多西方流行音樂的風格。 有人覺得這個改變不一定算是受到西化的影響,而是音樂產品化的影響。音樂最常見的某些主題沒有過去那麼豐富,可能是流行文化演變的結果,可見,隨著最近幾年爆炸的媒體量,很多人越來越喜歡沒有那麼深或者有意義的音樂,並且更喜歡可以唱出「背景」的音樂。人們很忙,也有前所未有的媒體可供選擇,因此比較喜歡不一定需要分析關注的娛樂媒體,特別是音樂。換句話說,最容易找又最容易懂的媒體變成最常見的,現代流行音樂的形式反映出這種文化的演變。 很多人認為隨著這種變化,原住民的音樂文化,範圍可能越來越小,越來越少人關注,其實不然,國民黨改變歧視原住民的態度之後,原住民找回了尊嚴跟一定程度的文化影響力。具體來說,在2005年,一個叫「Ho-Hi-Yan」的調頻電臺,只推廣台語跟其他原住民的音樂,這件事情反映在很多喜歡流行文化的人心裡,比較傳統文化的特點仍占重要的地位。 考慮過這三方面之後,就能瞭解文化跟當時社會所面對的困境,彼此之間的關係很明顯,尤其是音樂。你得先瞭解臺灣最近50年的政治演變跟當時的社會情況,才能瞭解流行文化產生變化的最大原因。我希望大家讀完這篇文章以後,能得到對音樂跟音樂所反映出的文化有更深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