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中醫許多人也許會聯想到「中藥很酷」、「中醫遠不如西醫來得確切」、「中醫理論過於玄虛」等先入為主的概念。其實並非如此,中醫理論有著悠久的歷史並在無形中成為數以萬計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取材於世世代代對患者的觀察,並經過日積月累的經驗所形成的理論。因此,中醫並非人們印象中那麼膚淺,而有其獨到之處。
本學期的「中醫與生活」演講由林姿君醫師前來為ICLP師生們演說。除此之外,ICLP也舉辦了語言實踐日,其中的「一日中醫師」活動與上述演講相關,因而我便結合這兩者書寫一篇文章與大家分享。
就傳統而論,以前的人不能依賴現代醫學的便利來診斷患者。得到患者相關訊息的唯一方法是「把脈」,觀察臉色、舌頭、聲音等等。把脈時,醫生將細察動脈強弱緩急的狀態以及面部的顏色來判斷患者的身體情況。掌握病情之後,醫生會對症下藥,使患者日漸恢復。治療方式則有針灸及服藥。中式藥物以藥草為主,即生藥材,而這些藥草在大自然生長。以前的人,要親自步行至萬里以外的山林去採集藥草。藥草帶回家中之後,將被熬成苦味的湯藥為患者所服用。
採用針灸治療方式的人們,相信針灸善於刺激經脈,能促進血液流通。針灸針的長短不同,而為了區別其長度,每一根針灸針都以顏色為標誌。這也方便醫生迅速地看出其長短。此外,由於要防止疾病傳染的關係,針灸針通常皆是一次性的,不重複使用。這些治療方式一直為華人所維持直到今日,並成為中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時代變更,中醫隨之進化。如今,把脈並非了解病況唯一方法。醫生能藉著醫療儀器做許多種檢查,例如:理學檢查、X光、MRI、CT等檢查方式。固然在檢查方面有所改進,但是背後的中醫理論依然同前一般,無所不同。
中醫很講求「陰陽」,不僅是中醫,許多古代的哲學都講求陰陽。「陽」代表太陽,而「陰」表示「樹蔭」 “shadow”。陰陽的觀念從何說起呢?這要從古代人觀察月亮和太陽說起。他們意識到有白天就有晚上、白天過後就是晚上、晚上過後又是白天,彷彿是一個循環。此現象讓他們想出「陰陽」,並認為每件事情都有兩面,像陰陽一樣。後來此道理便與其他事情鉤上了。任何事情都有相對的一面,因而才有「冷熱」、「黑白」、「消極與積極」、「日月」等對照。陰陽在中醫則是描述人身體健康的平衡狀態。比如說,陰陽平衡時身體健康,「陰盛陽衰」時我們降低陰或補充陽,「陰衰陽盛」我們則要降低陽補充陰。由此可見,中醫總會追求陰陽平衡。
此外,許多人認為西醫與中醫兩者之間要「棄一保一」。其實不然,中醫與西醫可以同時發揮作用。患者不用等到罹患疾病才吃中藥。中藥的目的是預防疾病的發作,以加強自身的抵抗力為先,因而一般人隨時都可以吃中藥。總而言之,中醫與西醫與其說相互對立不如說是相輔相成。
© ICLP-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