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までは通常一時間半で着きますが、渋滞にまきこまれる恐れもありますから二時間から二時間半みていただく方がいいと思います。」——〈前進、もしくは前進のように思われるもの〉
「一般來說,大概一個半小時就能到達機場,不過怕碰上塞車,所以還是請您預留兩個小時到兩個半小時的時間比較好。」這是日本小說家江國香織一篇名為〈前進,或者在別人看來正在前進〉的短篇小說開頭第一句對話。我讀這篇小說時,日文已經學了三、四年了,雖然有不少字還得查字典,(或是亂猜,或是乾脆視而不見,)但是由於我對日本文學很有興趣,因此雖然碰到很多障礙,還是樂此不疲。每當我了解了一個新詞或新語法,就覺得自己的日文又進步了一點兒,這種感覺使我很愉快,學習充滿了意義,我“學”得很起勁。
不過,上面那個簡單的句子卻使我這種愉快的心情產生了巨大的動搖。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懷疑那個句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其實一點兒也不。如字面所見,意思很普通,就是客運公司的職員提醒訂票的客人注意時間,免得趕不上飛機。句子所使用的詞彙、語法在一年級的日文教科書中早就出現過了。但是,已經學完七、八本教科書的我如果要表達相同的意思,能否說得如此自然呢?我得慚愧地承認,關於這一點,我毫無自信。(坦白說,我完全可以確定自己做不到。)
直到現在,我依然記得自己第一眼看到那個句子時內心所受到的衝擊。而這個衝擊根本地改變了我學習的心態與方式,除了「看得懂」,我也得「說得出」。更確切地說,「看得懂」是起點,「說得出」是終點。又或者更極端地說,要是「說不出」,根本算不上「看得懂」,大家應該都同意看得懂食譜跟做得出好菜是兩回事吧?
這個日文學習的經驗促使作為語言老師的我重新思考閱讀與口語能力之間的關聯性,同時進一步考慮我如何改良自己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即使在以閱讀為重點的課程裡仍然可以超越「被動輸入」,進入「主動輸出」。簡單地說,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讓學生不但「看得懂」,而且「說得出」,甚至「說得自然」、「說得漂亮」。
〈大學〉提到「大學之道在止於至善」,而且「知止而後有定」。意思是我們必須持續努力,一直到最完美的境界才算達到目標,才可以停止。而若是我們知道哪裡才是最完美的境界,換句話說,也就是目標,那麼我們才能確定方向,進一步冷靜地思考到達目標的途徑。「說得出」、「說得自然」、「說得漂亮」是語言學習者的目標,但是具體來說到底指的是什麼?很多人以為「說得跟母語者一樣好」就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完美境界,這樣說也不是不對,只是還不太確切。事實上,每一個階段的學習者都有那一個階段可達成的目標,下一階段學習者的特點,就是上一階段學習者的目標。
如果以學中文學了三、四年的學生為例子,正常來說他應該可以算是中高級程度的學生了,根據美國外語協會(ACTFL)2012年所提出的《ACTFL語文能力大綱2012版》,對高級初等(Advanced Low)學生在口語表現上的特點描述,他們能夠參與生活相關對話,也能談論工作、時事等較深入話題,在對話與敘述中,能將句子組合為成段的話語,但仍有不夠連貫之感。而如果要從高級初等進入高級高等(Advanced High),他們必須能夠詳加解釋、準確地敘述各種話題,同時也能透過有效地變換措辭、迂迴釋義以及舉例說明等交流技巧來彌補詞彙量不足或未能掌握某些慣用語句的缺陷。若要進一步達到優秀(Superior)的水準,他們在正式、非正式場合都能就多個主題具體及抽象層面充分有效地進行談話,在一定篇幅的連貫講述中娓娓道來,表述準確,不但能表達自己的意見,也能有條理的論辯,對這些意見加以佐證。
看起來很複雜,對不對?
按照我個人的觀點來分析以上的特點描述,中高級程度,特別是剛進入高級初等(Advanced Low)水準的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發表自己的意見,也能處理與自己專門領域有關的基本資訊。他們可以組織材料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不過卻不一定能保持成段話語,或是維持詞彙的多樣性、準確性,偶爾仍會受到母語的干擾。這一階段的學習目標可以定位為以下兩點:
一、在流利的基礎上追求精緻化
二、感性語言表現
首先,所謂的精緻化,具體地說,就是成段敘述、運用技巧(如:舉例佐證、變換措辭、輪流發言),用語準確且自然。這就是「說得出」、「說得好」、「說得漂亮」。其次,除了掌握與公共事務有關的「剛性語言」(如:社會議題、專業領域)之外,學生可以表現感性,如,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描述生活場景、提出情感訴求等等。這就是「什麼都想說」、「什麼都能說」,不但可以分析鼎泰豐的經營策略,也能談美味的小籠湯包所帶來的感動。
我相信中高程度的學生漸漸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要取得新聞、專業領域的材料並不難,只要辭典在手,要查明這些詞彙也不難,只要熟悉搭配用法,對話題有一定程度的背景知識,要與朋友討論或是辯論也都不是一件難事。不過,開口問老師能不能先進教室、解釋因為鬧鐘壞了而睡過頭遲到、問電梯裡的陌生人他要到幾樓等等這些日常茶飯事卻一直是學習上的盲區。
日常生活用語,多半在初級教材中出現,但所學有限,其精緻度也有限。我們都知道語言表現有程度上的區別。舉例來說:
(1)在台北買房子很貴。
(2)台北房價很高。
(3)在台北購屋所費不貲。
(4)台北居,大不易。
意思同樣是「在台北買房子得花很多錢」,卻有不同的形式,而這些形式除了反映說話者的語言程度,同時也表現出說話者的個性。中高程度的學生正處在提升語言精緻度的階段,然而若是尚未建立書面語、口語、文學語言的語感,僅是堆砌高級詞彙,語用偏誤便會層出不窮。大詞小用、辭溢乎情等搭配不當或重複贅餘的情形,都可說是「看得懂」卻未能「說得出」的症狀。
這個缺憾當然也可以透過聽覺的輸入加以彌補。但是,可讀的文字和可聽的語言相較,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文字所具有的「固定性」、「可重複性」提供了語言學習者自行對比、審視並且改正的機會。從閱讀進而學習、模仿,最後臻於精熟,逐步提升口語能力,不但可以意會,還可以言傳。要彌補這種閱讀、口說能力極度不對等的現象,散文、日記、小說等描述大量生活場景、心理變化、事件過程的文學作品提供了非常好的選擇,同時藉助文學語言在情感表達上的優勢,彌補學生在感性語言上的不足。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可以先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對話較多、篇幅較短的作品
二、貼近生活的寫實作品
對話形式以及較短小的篇幅,相較於成段的敘述,讀者的心理負擔較小,不至於產生畏懼感,避免生理或心理上的排斥。另外,在對話結構中所使用的語法多半並不困難,學生學過,卻未能熟用,透過小說所提供的情境,可以再次複習鞏固。寫實作品的人物對話貼近生活語言,自然呈現母語者在溝通交際上的策略,無論是請求、婉拒、感謝或讚美,各種交際功能都自然地發揮。學習者可以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模仿,掌握生活對話。除此之外,文學作品角色多樣,各有性格之外,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對象,使用的語言層次也不同,正可滿足口語學習的需求。我相信我們都曾在閱讀過程中驚喜地發現,自己長久以來想表達的心情、想描述的畫面,就在字裡行間。
練習是達到完美的不二途徑,而「記不住」則是這條路上最常碰到的障礙。這時候,最好避免零散的單詞記憶,利用成句或成段的套式來練習,更有助於掌握語言。例:
「因為……,所以(人)只好把(物)拱手讓給(人)。」
「雖然……,但是(人)還不願意把(物)拱手讓給(人)。」
表面上看起來,要記住一長串句子比只記得「拱手讓人」這四個字來得困難,其實不然,「套餐」句式對於學生掌握用法與詞彙搭配是有利的,避免「單點」的時候容易掛一漏萬。之後,學生只要按不同話題或場景代換,不但可以降低誤用的機率,語言的輸出也是精緻且成段的。等到用熟了以後,原先設定的套件痕跡自然也就逐漸消失了。
莊子說,「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他的意思是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以有限的時間追求無限的知識,簡直是白費力氣。我在之前提到每一個階段的學生都有他們自己的目標,只要專注於自己現階段的目標就可以了。但是莊子可能會跳出來提醒我們,完成現階段目標之後,還有下一階段的目標、接著還有再下一階段的目標,終點永遠都在向後推移。那麼,也就是說,那個完美的境界是我們永遠不可能到達的。這樣一想實在令人沮喪。不過,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我想再次強調,我們在過程中的追求並不是毫無意義的,我們每一次的嘗試都為接近終點做出了貢獻,同時每一次的嘗試也都改變了我們的起點,而意義就在於此。
我得向電子報的讀者說聲抱歉,因為這篇小文章實在算不上什麼有系統的介紹,至多只能算是我個人的感想,而且尷尬的是我所提到的似乎也有許多人早已知道了。只是在語言老師、外語學習者、閱讀愛好者的多重身分之下,我希望能把自己這幾年來對於閱讀與口語能力提升的想法文字化。每個人有每個人學習的方式,但是如果你還沒有,或是你想了解一下語言老師怎麼學外語,這篇文章若是能有一點參考作用,那也就值得慶幸了。有些人把中文當作工具,用中文工作、做研究,但是除去實用性,中文(或是外語)對於學習者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也就是說,我們究竟為什麼學外語?對我而言,日文不是我的吃飯傢伙,但我希望日文是我的筷子、湯匙,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中文對我的學生來說,是否也是如此呢?
最後,請允許我借用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話作為這篇文章的結束,因為我說的實在沒有她好:我往往夢見在最後審判的那天,那些偉人,如征服者、律師、政治家等,都來領取他們的皇冠、桂冠或是永留青史的獎賞,萬能的上帝看到我們腋下夾著書走來,便轉過身,不無欣羨地對彼得說,「等等,這些人不需要獎賞,我們這裡沒什麼可給他們的。他們一生愛讀書。」(出自《普通讀者II》)
(原文)
“I have sometimes dreamt ... that when the Day of Judgment dawns and the great conquerors and lawyers and statesmen come to receive their rewards -- their crowns, their laurels, their names carved indelibly upon imperishable marble -- the Almighty will turn to Peter and will say, not without a certain envy when He sees us coming with our books under our arms, "Look, these need no reward. We have nothing to give them here. They have loved reading.”
--Virginia Woolf, “The Second Common Reader”
© ICLP-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