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側記

如何以『間隔式複習』創造最佳學習效果

How to Optimize Your Learning with Spaced Repetition

  詹季威先生與田蜜女士於2020年10月22日蒞臨ICLP演講,講題是「如何以『間隔式複習』創造最佳學習效果」。表達精確,內容也很有意義,詹先生讓觀眾輕鬆深入地了解腦袋與記憶的運作,同時給大家分享一些複習的訣竅,演講結束讓在座所有學習外語的學生都滿載而歸。

  詹先生藉腦科學來分析記憶以及不同學習策略的效果,指出我們人都是由習慣構成的,也說明不同種類的記憶有何差異。他認為要先理解人為什麼會忘記,才能理解如何有效記憶,因此將記住與忘掉的過程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感受越深越記得住,正在關注的事物會進入短期記憶,非常特別的記憶才會留在長期記憶,不過,學語言時利用複習便得以刺激腦袋裡同樣部位的運作並重複連接,簡言之,這時「突觸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就產生了。他進一步以「遺忘曲線」(forgetting curve)與「序位效應」(recency and primacy effect)來證明複習的功效。此外,再拿填滿準備法和主動回憶法兩種學習方式來比較,主動回憶法的效果高得多,到第五次複習的時候,能記住的平均比例為百分之八十五。

  說明了大腦的運作之後,詹先生也提出了不少複習的方式,主要是記憶口訣(mnemonic)、故事記憶法和位置記憶法(method of loci)。每個中文老師幾乎都認同複習很重要,可以幫助學生記住發音、文法、部首和筆順。口訣可以說既有趣又有效,就拿他當天舉的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來說,就是「覬」這個字,詹先生解釋說,這個字左邊有山和一個豆字旁,兩個字組成為「豆山」,右邊為見字旁,就是說我見到豆子堆積成一座山就嘆著氣說「Geeh」(覬:jì),英文的聲音正好跟中文一樣,這個英文的聲音也代表羨慕的感覺,很接近覬覦(jìyú)的意思,如此要記住意思與發音就稍微簡單一點了。接下來,古羅馬時代的知名演講者西塞羅,同時也是多次的記憶比賽冠軍,他藉位置記憶法能夠記住一長串的數字、字詞或其他資料,這個技巧的重點是先確定好一個地方,通常是自己的家,記好每個房間裡的東西及其位置,想像自己在家裡走一圈,把必須記住的東西放在家裡不同位置上,經過時就要在腦海裡見到它,這樣每個東西都有它固定的位置,下一次有需要,就在腦海裡的房子再繞一圈,這樣就能把原本放好要記住的事情想起來。

  從腦科學理解重複練習的作用非常有意義,再加上,透過這些既有趣又有效的複習訣竅就讓我聯想到:古代儒家其實早已認知到複習的價值,「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而現今研究腦科學與記憶的研究,也都認同複習對學習確實有益。

近期期刊

258

Apr. 1. 2024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

254

Dec. 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