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習

重新思考評比學生的指標

Rethinking the Grading System

  劍橋大學經濟學家Charles Goodhart 50年前說出了一句很深刻的名言:「當一個指標變成目標,它將不再是一個好的指標」。我認為這句名言能解釋教育制度根本的矛盾:不管教育制度有什麼指標,學生的「成功程度」也並不足以代表根本的能力或者潛力,而只是反應追求指標的能力而已。

  在我們課文的作者的觀念裡,在教育制度的陰影籠罩之下,主動、好學、有擔當的學生簡直是鳳毛麟角。不過,這些所謂的「鳳毛麟角」的學生沒有辦法在社會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然聯考和平均成績完全決定你的未來,又何必重視自己的興趣呢?畢竟,聰明的學生很容易發覺追求教育制度的指標是成功的管道。我現在要分析一下,我們到底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升學主義的問題。

  既然評比學生的制度限制了他們充實自己的知識能力,何不擺脫這個制度呢?在表面上這個想法完全不合理。不過,只要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這樣的制度已經成功了。最明顯的例子是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法學院。這些大學的法學院不會給學生分數,只會告訴他們是否可以升級。在這種制度之下,學生認為成績不是唯一重要的事,達到完美的標準也是無關緊要的,因此他們更願意思考未來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按照自己的興趣決定未來的志向。

  雖然擺脫評比制度有利於學生,可是卻不足以完全改善我們的教育制度。比方說,透過考試上大學的系統是無法擺脫的。考大學的競爭氣息越來越濃。明星大學的名額很有限,就算每個學生都是天才,淘汰制度也是無法避免的。為了鼓勵申請者追求自己的興趣,很多大學擴大評價學生的範圍。除了課程安排、平均成績以外,學校也會考慮學生的生活型態、課外活動,等等。這個方法或許有必要,但是這只是一個治標的方法。Goodhart的話仍然有道理:現在不少學生假裝他們有很特別的愛好,或者參加不喜歡的課外活動。這樣一來他們能說服大學:他們是很特別的學生。他們想要滿足每一個標準。

  可見,評價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什麼標準都會影響學生的行為。教育當局需要全盤檢討升學主義的指標,不然的話,那些指標會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

 

近期期刊

259

May. 1. 2024

258

Apr. 1. 2024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