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視角

何藩的攝影作品如何反映出香港的現代化

How Does He Wei’s Photography Reflect the Modernization of Hong Kong?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之後,亞洲環太平洋地區的國家都逐漸地開始戰後的重建工作。那些國家僅在幾十年之内,隨著經濟日漸恢復,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口增加地很快、經濟起飛、西方的文化、習慣越來越流行了。
  由於香港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這座城市的變化特別迅速,所以是代表這個現象最好的例子(因此最具有代表性)。很幸運我們有何藩拍的攝影作品來記載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新時代的開創。香港以前是個小漁村,如今變成重要的金融、航運樞紐;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何藩的攝影作品怎麽記載這些變化。


何藩(1931年10月8日─2016年6月19日)(圖:香港明報)

  何藩是一位著名導演、演員和攝影師。他在上海1931年出生(他1931年出生於上海),不過因爲中國内戰,所以全家於1949年移民到香港。何藩從小喜歡攝影,也覺得日常生活的景色最能引起他的共鳴,所以作品常常取材於大眾的日常生活,他常去巷弄、貧民區、市場、街頭等地區拍照。
  因爲香港跟海洋有很深的關係,所以我認為介紹這個時代變化最合適的起點就是他拍的海上景色。


“Evening in Aberdeen” 1958年

  幾百年來,中國的漁民都用戎克船來捕魚。以前的漁民非常愛他們的船,以至於整個家庭都會住在船裏,一輩子生活在海上。


“Barque Canal” 1950年

  二戰之後,香港還有很多像這張照片裏一樣的運河。戎克船成了漁民在港內的主要交通工具,也用來運輸小貨物。


“East Meets West” 1963年

  但是隨著社會的現代化,久而久之,以木材做的戎克船被以金屬做的西式船所取代,漁民都在陸地上定居,他們的生活型態完全改觀了。同時,香港人的日常習慣也轉變了。從最基本的飲食習慣談起,每到用餐時間,香港人的選擇越來越多,他們能接受世界各種料理。到了1960年代,西式餐廳已經很普遍。中產階級港人特別去西式餐館吃傳統的點心而不選擇路邊的攤販。



  1960年代在服裝上也有了變化。港人認為傳統的服飾流於過時,只在特別日子穿。僅僅十年,時裝潮流已經改變了很多。


  簡而言之,何藩的照片提供我們一個機會看到香港受全球化影響各階段的變化,然而向西方學習不等於全盤西化。這些黑白照片不但足以顯示出很大的變化,也留下了傳統生活的痕跡。

版權聲明:本文所使用之照片版權專屬於Fan Ho Trust Estate。
Copyright Notice: The copyright of photos in this essay entirely belongs to Fan Ho Trust Estate.

近期期刊

258

Apr. 1. 2024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

254

Dec. 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