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

I
C
L
P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0
Jun. 10. 2019
SCROLL

焦點特稿

永不停歇的旅人

─賀ICLP電子報200期

高維泓
/
臺灣
/
ICLP所長
Director Kao Wei-Hong

雪泥鴻爪

賀電子報第200期

來自歷任學生主編的祝福

ICLP電子報編輯小組
/
臺灣
ICLP Editorial Board

世界之窗

羅馬尼亞革命

The Romanian Revolution

史念威
/
德國
Manuel Andreas Schneider
ICLP第5級

   羅馬尼亞是東歐的一個小國。因為連對歐洲人來說,羅馬尼亞都是個陌生的國家,所以我要趁這個機會給你們介紹一下:為什麼羅馬尼亞終究值得認識。   雖然羅馬尼亞目前還算是一個農業社會,但是值得慶倖的是羅馬尼亞GDP成長的速度是歐盟中最快的。   1989年前,羅馬尼亞在蘇聯的陰影籠罩之下,實行了共產主義。那時候,羅馬尼亞主席扮演了蘇聯傀儡的角色。他極其激烈地壓制所有的反抗,而大多數民眾對於共產黨的要求,都是心不甘情不願地勉強應付的。   此外,羅馬尼亞的共產黨員極端的以自我為中心。老百姓對於黨員之間的貪污腐敗抱著理所當然而且無可奈何的態度,再加上他們敵不過共產黨的壓迫,當然沒法子訴之於法律。可是在1989年,許多東歐國家發動革命,對抗獨裁政府的威權。羅馬尼亞民眾也拿這些革命運動為藍本,設法推翻共產政權。根據我母親的解釋:革命算是一個短暫但激烈的內戰。在我出生的醫院旁邊教堂的牆上還佈滿了彈孔,看得出來很明顯的內戰痕跡。   在1989年12月反共產主義革命的那段時間,我母親正在上大學。她經常描述革命中日常生活的艱苦,譬如,雖然冬天的羅馬尼亞冰天雪地,但是大學生宿舍沒有電,也沒有加熱器,甚至無法真正的洗個澡。主席的緊縮措施,不僅限制個別家庭的水電費用,也很嚴格地限制食物的分配。   因為西歐國家對蘇聯的影響力仍充滿恐懼,因此他們並沒有積極支持老百姓的抗爭。可是,即使革命活動持續蔓延,羅馬尼亞的軍隊仍然嚴格遵守他們不願意謀殺自己民眾的原則。軍隊的領導也清楚地知道羅馬尼亞主席完全是依靠他們的支持,再說,他們很確定蘇聯的影響力正在衰退中;最後,軍隊選擇支持老百姓,羅馬尼亞主席絲毫沒有逃走的餘地;他立刻被抓,終於被處決。   與大眾的想像相反的,現代的羅馬尼亞不僅是個很安定的社會,也有一套優越的法官制度。當然,目前還存在某種程度的腐敗問題,可是我敢肯定羅馬尼亞已經走上持續進步的階段。我希望你們來歐洲的話,不只是參觀歐洲最著名的大都市,也請趁機會瞭解東歐這個小但豐富的羅馬尼亞。

世界之窗

棒球在臺灣的重要地位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Baseball in Taiwan

馮大山
/
美國
Samuel Frost
ICLP第6級

  棒球是台湾目前最热门的运动之一,台湾的职业棒球联盟是在1990年成立的, 现在有四个球队,而且不少的棒球队员都曾经出国打过球,其中最有名的是王建民,除此之外,台湾棒球队也在1992年巴塞隆纳奥运会中,获得了银牌。另外,很多业余棒球队也跟着成立了,台湾青少棒从开始参加美国主持的少棒联盟到现在为止,一共获得了不下十七次的冠军了,台湾新台币五百块钞票的图案,就描绘着一支台湾棒球队,可见棒球多么深植台湾人心。   棒球虽然在台湾这么盛行,然而这项运动其实是比较晚启蒙的。1895年,中日战争结束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统治,日本殖民对台湾文化有很深的影响,其中棒球就是显而易见之一的运动。 1915年日本殖民政府建立了台湾第一个包括有十五支球队的联盟,这个联盟的队员虽然全部都是日本人,可是到了二零年代,日本移民与台湾本地人的棒球比赛却是常见之事。   二战结束,国民政府解放台湾以后,当时国民党当局为了想要复兴中华文化,再加上想要改善国民体质,因此允许棒球这个殖民的文化遗产得以继续发扬。   棒球从1945年以来,在台湾社会与文化中始终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在台湾人的意识里也占了特别的地位,因为它是台湾与中国大陆文化之间的差异之一。  二十世纪,篮球在大陆兴起时,很多台湾人仍维持他们对棒球的热情,到现在还把棒球看成是台湾的国宝。 目前台湾笼罩在大陆的阴影之下,因此支持台独的人士,常常转向以棒球来重申他们的「台湾身份」。 最近几十年,大陆对台湾施加高度的政治压力,致力破坏台湾与他国的外交关系,降低台湾在国际社会中的支持率,因而在这种孤立的情况之下,棒球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外交工具,使得台湾获得软实力和国际上的认同。   总而言之,棒球跟台湾文化与历史相辅相成,棒球不但是台湾人的娱乐活动,而且也是一个文化与政治变化很重要的象征,观察家应该继续关注棒球在台湾的变化和发展,进而更了解台湾的过去、目前与未来。

世界之窗

京都的景觀保護規定

Kyoto's Landscape Conservation Laws

竹山佳美
/
日本
Takeyama Yoshimi
ICLP第4級

  大家好,今天我想給你們講一講關於京都景觀保護規定。   在你們的州,有沒有景觀保護的規定?大家都知道京都是一個歷史古城,也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城市,因此京都對於建築物有比較嚴格的規定。主要有兩個:第一,建築物的高度,第二,廣告的顏色和大小的規定。這都是為了維持京都良好的景觀規定的。比方說,建築物的高度最低8m,最高到31m。建築物牆上的廣告位置,大小,顏色等等,都有很多規定。最有名的例子是麥當勞,sukiya,7-11的廣告。這些店的招牌顏色都很明顯,不過在京都,不管是麥當勞的紅色跟黃色,星巴克的綠色,都變成茶色或灰白色。   大家應該明白限制廣告的理由,這是為了要跟京都本來的建築顏色的一致。那高度和京都的風景有什麼關係呢?這是跟京都的一個傳統儀式有關。每年8月16號為了過世的人的靈魂,會在京都的6個山面點火。這個儀式叫「五山送神火」。這個6個山位置在京都城的周圍,所以如果建築物很高的話,就看不到這個儀式。   由於這些規定,因此京都的景觀非常美麗,但是於地少人多,房間的價格越來越上漲的原因,結果很多人買不起房子,而搬到附近的縣了。京都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直改良制度。根據我的看法,多虧這些規定現在的京都的風景才能維持。所以,我希望改良之後的規定,還能保護京都的風景。  

教學研究

從漢語的時制意義談動詞複合結構

方瑾
/
臺灣
/
ICLP教師 / 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博士候選人
Fang Jin

抒情散記

三十不立 四十而惑

At Thirty I Didn't Know Where I Stood, At Forty I was Confused

羅媛婷
/
香港
Wun Ting Ting Law
ICLP第7級

小女子媛婷,字羅衣,學二期 ICLP, 同學惑而問知,汝一漢人,因何習漢文? 答曰:吾事設計歷十年已, 嘆其為消費主義事業而奮鬥, 不知有何意義。 吾娘曰,汝已三十,宜成家立業, 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孔子曰三十而立,女子擇夫為業。 回:人在世奈如何?吾三十知效一業,行比一群,德合一念。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吾雖事設計十年,一曲之士也。 若求知至,欲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 孔曰:在格物,在意誠,在心正。 何謂心正?是為國,為民?是為明明德於天下? 無道為何行? 無道為何進? 歸休乎娘,吾欲尋已路,親道非吾道。 師從ICLP之陳子、范子、林子、周子、楊子。 閱司馬之史記,黃仁宇之中國大歷史,及毛之演義。 思辨而嘆:察古人之全,為格物之本。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歷史反覆如圓無終始。 天下大亂,罪在于好戰而無繼,好知而無用,好德而無序。 群則強,分則弱。人何以能群,分。分何以能行,義。 故立新朝,借義,反義,立新義,滅舊義,固義以分則和。 一切皆由人心所創,由人心所滅,反其道可得,守其道可失。 大鵬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借以六月息也。 羅子曰:世事無常,有大志者,唯順勢而行之, 故三十未必立,四十或有惑,五十尚不知天命,亦未嘗不可。 若隨莊子,人若渺滄海之一粟,天地無仁,應逍遙遊於物外, 花開花謝,潮起潮落,緣起緣滅,萬物無常, 早知今日將各奔東西,何執念於一人?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羅子曰:吾不羨仙,因其不惑, 若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 如此何感人間煙火之美? 禮記曰:水至清則無魚。 羅子曰:魚之樂不在魚,而在濠梁之上者。 明日非吾所致,或莫文蔚之陰天,或孫燕姿之雨天, 君若安好,便是晴天。 

藝文視角

莫言與中國的「諾貝爾情結」

Mo Yan and China's Nobel Prize Complex

卡雅詩
/
英國
Sarah-Jayne Francesca Carver
ICLP第5級

  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中央電視台中斷播出國家規劃來宣布這個好消息。一個多世紀以來,儘管文壇曾出現了許多名作家如魯迅、茅盾、沈從文、張愛玲等等,中國卻從未贏得諾貝爾文學獎, 因而,這件事後來被稱為中國的「諾貝爾情結」。   舉例來說,1937年賽珍珠憑藉著描寫中國的書而獲獎,雖然她在中國浙江長大,但到底是美國人,其作品被中國作家認為不是中國人生活的準確寫照。後來,2000年高行健獲獎時,他已經在法國生活了,許多他的戲劇和故事作品因有爭議而早已被中國禁止,因此政府認為這是諾貝爾委員會侮辱中國的政治決定。更糟糕的是,2010年作家和人權活動家劉曉波在監獄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而該獲獎作品從負面的角度描寫了中國共產黨,所以被認為是一種侮辱。從共產黨的觀點來看,莫言的獲獎是一個巨大的成就,因為標誌著首次,一個作為中國一部分的作家贏得了此獎,代表國際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中共。   莫言在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開始他的政治生涯,從那時起他在共產黨裡的地位提高了,目前是中國作家協會的副主席。莫言獲(得諾)獎的時候,由於他跟共產黨密切的關係,非常多的中國政治異議人士和外國作家,文學評論家、記者,甚至連漢學家都批評他,比如說薩爾曼·魯西迪管莫言叫一個「共產黨的奴隸」。在我看來,儘管莫言的成功跟其緊密的職業生涯是分不開的,但他的作品也呈現出共產黨統治下各種各樣的中國生活故事。   譬如說,《紅高粱》展示了共產黨對高密東北鄉普通百姓的暴力和冷漠, 甚至於暗示在文革期間的生活遠不如國民黨時期。我個人最喜愛的作品, 《天堂蒜薹之歌》,講述了對腐敗官員的抗議,原作於1989年後被取締。站在莫言自己的觀點來看,如果你想接觸他的作品,應該從《生死疲勞》開始。他的史詩故事跨從1950年起描寫了五十來的痛苦和恐怖。而他近期的小說《蛙》,則反映一些獨生子女政策最可怕的影響。莫言的作品在管理審查的範圍內以書面寫作的形式在思想和傳遞訊息之間取得平衡,同時還觸及了極具爭議性的話題,因此,根據我的觀點,莫言並不是共產黨的奴隸。  

藝文視角

何藩的攝影作品如何反映出香港的現代化

How Does He Wei’s Photography Reflect the Modernization of Hong Kong?

馬光昊
/
美國
Andrew Darius Maxey
ICLP第6級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之後,亞洲環太平洋地區的國家都逐漸地開始戰後的重建工作。那些國家僅在幾十年之内,隨著經濟日漸恢復,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口增加地很快、經濟起飛、西方的文化、習慣越來越流行了。   由於香港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這座城市的變化特別迅速,所以是代表這個現象最好的例子(因此最具有代表性)。很幸運我們有何藩拍的攝影作品來記載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新時代的開創。香港以前是個小漁村,如今變成重要的金融、航運樞紐;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何藩的攝影作品怎麽記載這些變化。 何藩(1931年10月8日─2016年6月19日)(圖:香港明報)   何藩是一位著名導演、演員和攝影師。他在上海1931年出生(他1931年出生於上海),不過因爲中國内戰,所以全家於1949年移民到香港。何藩從小喜歡攝影,也覺得日常生活的景色最能引起他的共鳴,所以作品常常取材於大眾的日常生活,他常去巷弄、貧民區、市場、街頭等地區拍照。   因爲香港跟海洋有很深的關係,所以我認為介紹這個時代變化最合適的起點就是他拍的海上景色。 “Evening in Aberdeen” 1958年   幾百年來,中國的漁民都用戎克船來捕魚。以前的漁民非常愛他們的船,以至於整個家庭都會住在船裏,一輩子生活在海上。 “Barque Canal” 1950年   二戰之後,香港還有很多像這張照片裏一樣的運河。戎克船成了漁民在港內的主要交通工具,也用來運輸小貨物。 “East Meets West” 1963年   但是隨著社會的現代化,久而久之,以木材做的戎克船被以金屬做的西式船所取代,漁民都在陸地上定居,他們的生活型態完全改觀了。同時,香港人的日常習慣也轉變了。從最基本的飲食習慣談起,每到用餐時間,香港人的選擇越來越多,他們能接受世界各種料理。到了1960年代,西式餐廳已經很普遍。中產階級港人特別去西式餐館吃傳統的點心而不選擇路邊的攤販。   1960年代在服裝上也有了變化。港人認為傳統的服飾流於過時,只在特別日子穿。僅僅十年,時裝潮流已經改變了很多。   簡而言之,何藩的照片提供我們一個機會看到香港受全球化影響各階段的變化,然而向西方學習不等於全盤西化。這些黑白照片不但足以顯示出很大的變化,也留下了傳統生活的痕跡。 版權聲明:本文所使用之照片版權專屬於Fan Ho Trust Estate。 Copyright Notice: The copyright of photos in this essay entirely belongs to Fan Ho Trust Estate.

我見我思

武則天生錯了時代

Wu Zetian was Born in the Wrong Age

方雲雲
/
泰國
Pornpimol Thanasuwanditee
ICLP第6級

  為了節省時間,我只能簡單地先給各位介紹一下武則天的背景。有人說武則天不僅長得很美,還很有才能,她出生於唐朝,本來只是唐太宗的一位愛妾,但是最後她不但憑自己的能力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甚至還曾短暫地建立過自己的朝代。從很多史料來看,在她管理國家時,農業、佛教都有所發展,教育也改革了,貧民也能學習並通過考試來做官。另外,她也挑戰孔子的思想,提高了女性的地位。雖然她做了很多對古代中國發展有利的事情,但是當時的男性官員並不接受有能力的女性,因而不承認她為皇帝。原因何在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談到歷史上的性別歧視。有些人可能覺得那只是當時的文化背景,但在我看來,這就顯示社會中,男女的不平等。武則天不但發揮了她的才能,更是位勇敢的女性,但是在古代的中國,大部分的官員或是史官都是男性,微不足道的女性什麼權力都沒有,有機會接受教育的女性少之又少 。此外,儒家思想影響了整個唐朝社會,認為女性不需要學習、應該聽男性的話、好好地照顧家......等等,更何況孔子有一句名言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它的意思就是「女性跟沒有讀書的人是很難跟他們講道理的」,此外,這句話也說明了,當時女性的社會地位非常低。   綜括上述所言,在我看來,雖然武則天是一位能力很強的女性,她為了幫助人民做了無數的事情,還提高了女性的人權,但是她就是生錯時代了。原因何在呢?原因在於 ,那時候沒有人會承認女性也有能力,甚至超越男性,這樣的女性只能當皇帝的太太,女性若不是出生在貴族家庭,接受教育想都別想 ,女人充其量只能當男性的賢內助。要是她出生在二十一世紀,那麼雖然不能當皇帝,也不能隨便殺死很多人,但她一定能提高女性的權力。比方說,在當代中國,女性勞動力超過百分之六十,因此武則天若生在當代,她很有可能會成為女性勞動人口的領導人,接著,她會帶領女性走上街頭,抗議種種的歧視與不平等。最後,她還可能會建立一個政黨,參加總統選舉,就跟台灣的蔡英文總統一樣。這就能表示女性也能撐起一片天,女性的發展是不可限量的。謝謝大家!  

我見我思

留學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Abroad

何正傑
/
美國
Jason Ho
ICLP第6級

  大家好,作為一個學生,想必各位都很了解「學海無涯」這句話。知識可以創造更多的選擇,因而持之以恆地充實知識為全球所重視,這並不令人驚訝。   但是要如何充實自己呢?許多人希望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足跡,於是越來越多人志在四方,甚至以四海為家。近幾年來,大家的生活型態隨著科技的發達而改觀,因此將你的視野擴大,能放眼世界,就已經為成功奠定了基礎。我個人相當肯定留學的價值,我認為留學的經驗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我留學的經驗和談談留學的重要性。   大學時,我是個缺乏志向的現代大學生,大三的時候,我決定去新加坡留學,希望在充實知識之外,還夠發掘志向,培養能力,並且創造美好的回憶。但卻完全沒想到出國留學會有那麼豐富的收穫,同時,心態上也大為改變。   現在回過頭來看,新加坡之行讓我在「三」方面滿載而歸。第一是學會跟不同文化的人有效的合作,相輔相成。跟著新加坡學生一起上課和完成學習項目,我才充分了解到文化背景對人的想法有多麼深遠的影響,比方說,在做教授指定的的功課時,多數的新加坡學生十分遵守教授的規定,以致缺少積極性和建設性,因此難以接受一些獨創新意的點子,只有訴之於徹底的溝通才得以說服他們接受。有了這個經驗,我現在即使處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也能夠跟不同文化類屬的人和衷共濟。   其次,留學培養出我適應新環境的能力。進入一個新環境會令人緊張、產生恐懼感,甚至方寸大亂這都是人之常情。通過留學的經驗,我發覺自己對於新環境的敏感度降低了,相對地,我的適應力提高了。   再其次,在新加坡生活的那五個月,我的想法變得更有彈性,也讓我更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進而對人類文明能夠理性的思考。每一天跟來自全球的交換學生打交道,讓我懂得如何虛心學習、啟發思想和發揮能力,如今我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和角度去明瞭他們的見解。這樣一來,我的思辨能力,理解力,和領悟力都提升了,心胸也更開闊了。   總之,無論你未來要往哪一方面發展,生活在當代文明中,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跟別人融洽地相處已日漸重要了。留學不僅僅是讀書而已,而是描繪出一段豐富又精彩的人生旅程,世界並不在我們的地圖與筆記上,但是當回國的時候我們將會變得與眾不同,因為我們已經完成了更高階的自我教育。

我見我思

英文在亞洲的地位

The Place of English in Asia

林德松
/
美國
Conor Patrick Dunham
ICLP第5級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英文在亞洲占了什麼樣的地位? 因為這個題目的範圍很廣,所以我要以菲律賓為例,來討論全球化對語言的影響 。放學期假的時候,我去了馬尼拉,在那兒我已經很習慣聽到菲律賓語跟英語融合在一起,但是在飛機上,我同時聽到英文、菲文跟中文的安全廣播讓我很驚訝。我之所以那麼驚訝的原因在於: 其實空服員一點中文都不會,只使用英文跟台灣的顧客溝通,因此我開始思考,這些母語不是英文的台灣人、菲律賓人為什麼樂意使用英文? 換一句話說,我要討論英文是怎麼變成國際語言的。   現代所謂的國際語言就是英文,原因何在呢?大概地說,有三個緣故:第一,是過去大英帝國的範圍很大;第二,是美國的硬實力,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的經濟突飛猛進,於是英文變成國際商務語言;第三個原因在於美國的軟實力,那就是說,美國的音樂和電影透過媒體傳到全球。   菲律賓比台灣更早一點跟歐美接觸,所以我們要詳細分析菲律賓語言的情況。菲律賓還是西班牙殖民地的時候,群島有各種各樣的方言,但是殖民者以西班牙語為主,各地的方言也受到西班牙語的影響,到了美國佔據菲律賓後,情形又不一樣了。   然而,在1898年,美國得到菲律賓的控制權時,英語雖然最初不受歡迎,但在幾年內被大規模地使用,這是由美國稱為「托馬斯派」教師的推動 ,「托馬斯派」以他們的軍用船為名,同時也要盡最大的努力教菲律賓人英文。在獲得獨立之前,語言決策者已經開始討論為菲律賓建立一種共同語言,即今天所稱的菲律賓語,與此同時 英語也得到官方語言的地位,而其餘本地的方言則未受到重視。   站在經濟的角度看,菲律賓最有利的就是雙語能力,最近有很多東亞學生到菲律賓學英語,特別是韓國。菲律賓也算是一個著名的外包服務市場。舉例來說,表面上印度看起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電話客服中心,可是仔細想起來,菲律賓是他們最大的競爭對象。菲律賓的雙語地位是一個值得驕傲的因素,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他們還算是一個很落後的國家,在經濟上,除非依靠外國公司,要不然他們沒辦法自給自足,大概地說,英文能力對菲律賓很有利,但同時也可能是國家發展的障礙。

我見我思

文化差異(首篇)

Cultural Differences

江哲然
/
美國
Grant William Johnson
ICLP第6級

  文化差異為何? 在美國長大的我常常聽到「文化差異」這四個字,對我來說,我當時並不確定這個說法的意義。我跟父母出國旅行,接觸不同國家的文化,可是當時我是青少年,只去過西方國家,而且旅行的時間很短,接觸不同文化的經驗不夠深,我去非白人第一代朋友家的時候,我可以看出文化風俗的差異,但那只是個經驗,過了一陣子我也習慣那樣的差異了。   高中畢業以後,我父母搬到上海,大學第一次冬天的暑假我去了中國,留在大陸兩個星期,我才發現「文化差異」的意義究竟為何。我甚至於站在大馬路口,觀看人民如何互動,超負荷的感官刺激,令我感覺好像靈魂出竅,強烈的視覺、聽覺、嗅覺都讓我傻眼,心裡想著:「他們為何這樣做?」。我在大陸一共住了三年多,對中國,尤其是上海,相當熟悉,然而三級以下的城市,文化鴻溝太深,那又另當別論了。   由於我在中國和臺灣住了四年多,我碰到好幾次文化差異的情況,一些尷尬的、奇奇怪怪的、有趣的,我都想跟大家分享。   舉例來說,華人的飲食跟吃冰有很密切的關係,我不明白原因何在? 根據我的觀察,中國人把食物分成兩類,冰的和不冰的。如果這道菜是熱的,沒吃完放在冰箱裡,再拿出來吃的時候,必須再加熱,才可以吃。不說別的,就拿我跟ICLP黃阿姨的經驗來說,有一次黃阿姨看到我從冰箱拿出食物就直接吃,為了保護我,她告訴我這樣做十分危險,會影響我的腸胃,甚至於可能沒命,所以現在我要吃冰的食物,得先知道黃阿姨在哪兒?以免被逮到。   處於三種情況下:第一,感冒的時候;第二,懷孕的時候;第三,生理期的時候,中國人都不吃冰。   去年夏天,我在上海跟一個中國女性朋友一起散步,我們經過一家霜淇淋店,我問她:「想吃霜淇淋嗎?」,她說:「不吃」,我說:「今天天氣很熱,嘗嘗霜淇淋吧!」,她又輕聲說:「不行,好朋友來了。」,所以我自然反應:「沒關係,我們等她來再一起吃吧!」,沒想到她突然捧腹大笑,我心想:這可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吃霜淇淋不能只有兩人,至少必須有三人才可以吃,之後她才告訴我什麼是「好朋友來了!」。在西方國家卻有完全相反的習慣,為了讓女朋友生理期時開心一點兒,男人心甘情願成為僕人,為女朋友買霜淇淋和他喜歡的食物。   由於我從來沒聽過,生理期是好朋友這個說法,我終於明白文化差異這四個字的意義了!   文化是一種融合,給人舒服的感受,在國外,你自然想要尋找和你文化相同的朋友,文化差異鴻溝可能難以超越,可是瞭解文化差異也是在國外居住必要的,可以豐富你的知識,這也是住在國外的優點之一。謝謝大家!

我見我思

何謂真愛

What is True Love?

葛立平
/
美國
Aidan Li Ping Greer
ICLP第5級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我有個問題想問大家:何謂真愛?   究竟什麼是真愛呢?兩個人彼此相愛,不管發生什麼事,只要永遠在一起,就是真愛嗎?愛的感覺一天比一天強烈,那就是說,愛情原來是一點愛的感覺,然後,幾年以後,越來越深刻,就是真愛嗎?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觀點。即或你我也許意見不同,但是都有道理。對我來說,什麼是真愛呢?簡單的說,真愛就是麵包。   很多人會問:愛情與麵包哪個重要?不過在我看來,與其討論這個問題,不如分析愛情與麵包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我先分析一下,做麵包最基本的過程。首先,把所有材料攪一攪,揉一揉,其次,讓麵糰靜置,發酵,膨脹。最後是烘烤麵包。現在我們對做麵包有大概的了解,至於真愛是什麼?我們是否了解呢?   我認為找真愛跟做麵包相似。我的意思是從做麵包的過程中可看出其相似處。可以說愛情的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不下四五個之多,也就是說,愛情是由互相尊重,信任,交流和對彼此忠誠等因素交織成的。而這些因素相當於製作麵包的原料。   做麵包的時候, 為了讓麵團發酵,膨脹,得給它時間與空間。否則就做不出好吃的麵包。同樣地,為了讓愛情一天一天地發展和成長,也得給它時間跟空間。要不然,愛情會被壓制甚至被摧毀。此外,做麵包時,得用力地揉麵糰,讓它扁平,而真愛則包括“堅貞”的愛。換句話說,無論做麵包或是找真愛,都需要激烈的做法或是強烈的感覺。   拿法國長棍麵包來做例子,外表看起來像龜殼一樣堅硬,是烘烤以後的結果。可是,把麵包掰開,情形就不一樣了,裡面反而非常鬆軟。就愛情而論,有的時候一個人看起來愛理不理,可是其實有顆很溫暖的心。再拿中國的肉包來說,看起來像麵包球,可是咬一口,就可以享受到裡面特別的禮物:香噴噴的肉餡。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我認為愛情也差不多,不管真愛和麵包外表是什麼樣子,內涵或內餡都既溫暖又軟嫩。   除此之外,我有另一個特別的例子。現在我有一個室友,大家大概都認識她。上個學期,她發現她對小麥過敏,不能吃麵包。因為她很喜歡吃貝果,所以這個情形給她一個很大的打擊。如果麵包和真愛一樣,而她不能吃麵包,這樣一來,她怎麼可以找到真愛?這個情形對她來說的確是一個嚴重而不容易解決的問題。   說到這裡,我想知道,你們認為做麵包跟找真愛是一樣的嗎?

我見我思

口號和標語文化對社會的影響

The Impact of Various Slogans and Slogan Culture on Society

蕭立傑
/
美國
Ryan Leejay Nesbit
ICLP第6級

  大家好!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口號和標語文化對社會的影響。   根據我們剛讀完的文章所言,台灣算是個標語國家,到處都能看見標語,但在美國並不普遍,跟台灣相較,效果明顯不同。我認為這兩個國家在標語文化的差距在於動機,在台灣努力創造出一句話,動機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使用標語,但反過來說,在美國是用廣告口號來促銷商品,當然在美國有一些標語,是針對解決社會的某一些問題而作,但一般來說,僅僅只是為了廣告罷了。   如果你問一位美國人: 你是否聽過Geico、Subway、 Nationwide等廣告? 他一定說: 「我聽過了! 我甚至知道他們著名的口號。」這是一個典型的答案,由於美國是個資本主義的國家,企業不斷使用各種手段來增加競爭力,資本主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民營企業和優勝劣汰,在這樣的環境裡,市場將變得更具競爭力,為了招徠消費者的注意,產品的品質就自然提高,在價格上也會隨著市場的導向而漲跌,因此為了保持關聯性,各行各業都必須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因此商業廣告裡的口號就是最好的宣傳方式之一。   雖然美國也有標語,特別是在高速公路上,但再多也多不過台灣標語的「無所不在」。台灣標語生存的原因很簡單: 由於發生了問題,因此才有標語,但是這些標語真的有效嗎? 我無法量化它是否有助於解決問題,但至少標語絕對有潛移默化的效果,並非不痛不癢的。許多人認為它的作用單單只是皮毛或只是治標而已,但這些日常看過的標語將繼續留在他們的腦海裡,它可能無法防止有些人把垃圾扔到不該扔的地方,也可能無法防止人逃避兵役,但這些標語的影響仍然存在,可能下次這個人考慮把他的垃圾扔進垃圾桶裡,而不是扔在路上,誰知道? 但可能性絕不是零。   有人說: 改變想法,就能改變世界。這些暮氣沉沉的標語和口號的聲音都在隱隱約約之間起了作用,它實在是無所不在的,我們不知不覺地受到了影響。我相信你注意到標語和口號的那一刻,它就已經達成了它的任務,有一天那幾句話可能塑造出新的方向。          我的演講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宗教信仰

創世紀

Genesis

孫曉安
/
美國
Aleksander Clarke Sas
ICLP第6級

  今天我們一聽到創世紀,就立即聯想到聖經的創世紀。然而,此篇章模仿了世界最早寫出的史詩叫作「The Epic of Gilgamesh」。   2003年4月,考古學家聲稱找到此既神秘又神奇國王的墳墓。這位傳說中的君主,立下不朽功勳,既神秘又神奇,而2003年4月,考古學家聲稱找到其墳墓。自從他氣絕身亡,至少已經過了3千年,在這段歷史當中,無數的帝國盛衰了(可刪除),週而復始,但此位國王的白骨,甚至其立下不朽功勳相關的神話,仍然存在。此故事的主要問題是:『人能長生不死嗎?』我對於真正的觀念存而不論,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語言的形式能夠按照基因複製的形式,而表明整個社會芸芸眾生永生的慾望。   語言的流傳有助於我們變成凱撒與Gilgamesh類似的文字,就會永遠存在。英雄的事蹟,以語言形式,事實上更有助於流傳至後代。進一步來說,何謂最古老寫下來的文字現存最古老的文字何在?人類所寫下來的文字當中,何者最古老?,而其中最年長長壽的人呢?某些說法指出就是Gilgamesh國王。   美索不達米亞古老的宗教和語言來自不同人對於不同事情很好奇。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古老的宗教和語言,的確來自人類對於自然界的好奇心,而不同階級各有不同作法。老百姓利用宗教緩和對死亡的恐懼,反過來說,有勢力的人則以宗教引起整個社會的恐懼,相當於法家將獎善罰惡的觀念。   Gilgamesh站在處在國王的地位,權利茫無邊際,因而他高興時,就天下太平,但不高興時,就天下大亂,找每層階級的人出氣。除了鬼神以外,人們毫無反抗的餘地,勢必忍受殘暴國王所施加的鎮壓。久而久之,民眾當然求助於鬼神,因此鬼神創造出Enkidu傳說中Enkidu是由鬼神所創造出來的,希望制衡Gilgamesh。   令人驚訝的是,與其說二者彼此節制,倒寧可說互相幫忙,甚至於成為分不開的朋友。由於Enkidu為了與Gilgamesh的友誼而背叛造物者,天神因此判處Enkidu死刑。他Gilgamesh自己的朋友去世後,才了解死亡的威脅,就抱著既不穩定又驚惶的態度。   因為死亡的必然性,使Gilgamesh對生活基本的意義產生懷疑。於是丟掉幻想以追逐生活的意義。為了長生不死而到五洲四海去,跟所有的盛明國王和聖人請教,也殺死了世界最危險的妖怪,甚至趨炎附勢。有一天他在一望無際的河邊跟一名船夫見面。船伕早在大洪水前就已出生,也就是後來聖經中的諾亞。   船夫宣判:Gilgamesh無法通過試鍊而得到永生,而且假使Gilgamesh成為神,其實背不起責任。Gilgamesh回國以後卻發現,自己所立下的不朽功勳已經轉變成神話,傳遍整個社會。在其原來失敗的地方,反而成為了後代英雄效法的依據。由此可見,Gilgamesh的名聲最終還是萬古流芳。

宗教信仰

齊克果《恐懼與顫慄》探討

A Discussion of Kierkegaard's

林淵明
/
美國
Jeremy Scott Lilly
ICLP第5級

  齊克果是一位十九世纪,丹麥的哲學家,他是存在主義創立者之一並是位基督教徒。雖然存在主義的範圍相當廣泛,但它主要的特點是重視個人的存在,那就是,人應該怎麼活。此次,我要討論一下齊克果的著作《恐懼與顫慄》和它的主題:基督教的信仰觀念以及信仰者的究竟是什麼心態。   在《恐懼與顫慄》一書中,齊克果用亞伯拉罕的神話來探討信仰。亞伯拉罕是第一位信仰猶太上帝的人,因此人們認定他是信仰的父親。在聖經裡,上帝送給他一位叫以撒的男孩兒並保證他的後代會好像星星一樣多。過了十幾年,上帝命令亞伯拉罕將孩子作為犧牲品獻給上帝。亞伯拉罕無奈地接受這個命令。然而,最後,上帝突然介入救了以撒。   為了描述信仰的奇特性,齊克果用古希臘國王阿伽門農的神話來對照。特洛伊戰爭時,為了救希臘軍隊,他必須將自己的女兒獻給神。不過,他跟亞伯拉罕的情況有一些差異,其中最重要的是阿伽門農能訴之於普世倫理。齊克果指出固然殺女兒很殘忍,國王還能藉由邏輯來辯解他的行為:他為延續國家命運的崇高公益拋棄私人的利益與道德。他悲傷地實現他的社會責任,成為一種悲劇英雄。我們能了解他並替他感到可憐。不過,這不算是信仰,只是倫理而已。   反之,亞拉伯罕的犧牲並不是為公理正義捨棄私人的利益。其實,如果我們進一步分析,會發現亞伯拉罕的行為不但不能訴之於倫理,也不能訴之於邏輯。他之所以跟隨上帝只是由於堅定的信仰,上帝說從以撒開始亞伯拉罕會有後代,因而,亞伯拉罕相信,我殺死孩子,反而孩子會活下去,這是一個悖論。齊克果認定這個悖論立場進而得以證明信仰的無理性。真正的信仰者就憑荒謬而相信。如此,基督教本身即以悖論為基礎,亦即:耶穌是神,是永恆的,無限的,而耶穌變成了普世的,壽命有限的人。因此,普世的理論壓抑個人,強調普遍宗教卻超越這種普遍性,只有依賴個人虔誠的信仰,才能與至高無上的神產生關係。   總而言之,想要維護信仰,不能依靠道理,也不能創造一個精彩的邏輯系統。信仰本來就具有荒謬性,無理性。只有透過個人親身的體驗,才能理解信仰。否則,我們只能佩服亞伯拉罕,而不能了解他,我們只能跟齊克果一樣,看到亞伯拉罕的犧牲而感到恐懼與顫慄。

成果發表

定言令式

Categorical Imperative

杜星平
/
美國
Camila Francisca Yadeau
ICLP第7級

  孔夫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白話說:「你所不想要的,不要施行在別人的身上。」有的人把這個句子稱為「指導原則」,或者在 英文裡所謂的「黃金定律」(The Golden Rule)。在一方面,孔子的說法很有道理,舉一個例子:如果我的室友不洗他用的盤子 而廚房裡髒盤子慢慢地積累起來,我肯定會很憤怒,所以我也不應該對我的室友這麼做,應該洗我所用的盤子(或者也可以一個人住)。   在另一外方面,這個原則可能造成很多問題,尤其是人與人之間有不同文化背景和道德價值觀的時候。譬如,我吃素,我永遠不想要別人給我肉類食物,所以按照孔子的理論,我也不應該給別人肉吃。問題何在呢?我跟別人所想要的經常不是一致的。孔子以自己的欲望為道德的原理. 這個原則依靠第一人稱的角度來判斷善惡,而不是從他人或者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   姑且不論第二人稱的角度,而集中于道德有沒有客觀的條件這個問題。如果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得(Immanuel Kant)聽孔夫子的說法,康得會提出兩個疑問:第一,因為我們的欲望和喜好常常改變,並且受到文化和社會的影響,所以它怎麼可以幫我們判斷善惡、是非呢?(換句話說,如果我不喜歡某個事情但是你很喜歡同樣事情,我們怎麼找到客觀的標準來決定誰是對的,誰是錯的呢?) 康得認為因為欲望和喜愛會改變,他們不可以變成道德永恆的原則。   第二疑問是:如果我的行動是為了滿足某個欲望或者達到某個目的,這個選擇不是自由的。他依靠自我意志決定之外的原因,就是「他律性的 (heteronomous)」,而不是獨立自主性的(autonomous)。比方說,我想要吃霜淇淋。這個欲望是自由的嗎?康得會說:當然不是!我被我的肚子控制,此外我喜歡霜淇淋的原因是我在美國長大,父母養長我愛霜淇淋的習慣,兩者都不是我的選擇。總的來說:如果某人做A是為了達到B,那不是一個自由的選擇,因為那依靠所想要達到的目的,而任何目的總是被他之外的因素控制的。   因此,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不可以當成道德的原理。   什麼樣的選擇才是有道德的呢?康得說道德的行為必須符合 “定言令式” 的要求(categorical imperative)。定言令式”是“假言令式”(hypothetical imperative) 的相反,假言令式是我們剛剛討論的:是某種行動實現目的的手段:譬如:在ICLP,如果我想獲得一個A, 我應該努力學習,那是““假言令式”。在這個情況上,定言令式是:我學習因為知識有獨立和天賦的價值,沒有任何目的。定言令式是 某種行為無關於任何目的,而出自純粹客觀的必然性。   第二個條件是:「除非你的格律也能將自己視為一項普遍法則,否則不要依之而行動」。(Act only according to that maxim whereby you can, at the same time, will that it should become a universal law.) 怎麼知道某種行動是一項普遍法則呢?首先必須認出某個行為的基本原理,想像把它普及到所有類似的情況,然後考慮這個原則是否造成自相矛盾或者違反純粹理性的標準。   這聽起來有點複雜,所以 我會舉一些例子描述怎麼把“定言令式”這個理論應用於實踐。   第一:如果我想要吃同學帶的蛋糕,我可不可以偷吃呢?康得會說:當然不行!按照康得的定言令式,我要首先考慮這個行動的基本原則,那是“偷別人的東西是允許的”。第二步是把這個原則普及到所有的情況,那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想要任何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可以從別人那裡偷它“。 我們很明顯的碰到一個很大的自相矛盾: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所有的人可以偷別人的東西,財產沒有意義。這個原則讓私有財產制度崩潰,讓整個經濟和社會很亂。因此,不可以偷別人的財產。   舉另外的例子:我沒做完ICLP的功課而不要丟面子,所以想要對我們尊貴的老師說謊話,告訴她我的小狗吃了我做的功課。可以嗎?康得會說:當然不行!這個行動的原則是:「我得利的時候可以說謊」。如果將這個原則普及到所有情況,「說謊」讓語言失去判斷是非的標準,破壞語言的功能。在那個世界上,無法相信別人所說的話,所以沒有溝通,且沒有語言。   以上的例子希望可以讓大家瞭解康得基本的道德理論。謝謝大家的耐心。    

成果發表

文化欣賞還是文化挪用?

Cultural Appreciation or Cultural Appropriation?

吳世媛
/
美國
Katherine Oh
ICLP第6級

  大家都知道愛莉安娜·格蘭德嗎?她是英語世界現在最有名的流行歌手之一,而且她最近推出了一首新單曲, 叫 「7 Rings」。由於格蘭德學過幾年的日語,因此,她決定在手心上刺上「7 Rings」的日文歌名。但是,她不是刺了完整的日文歌名Nanatsu no Yubiwa「七つの指輪」,而是刺了簡化的shichirin,「七輪」(qīlún) 二字。但她沒想到的是,縮短版的這個詞其實有另外一個意思,那就是「小的日式燒烤」。結果,在網路上全球的人都嘲笑她。   格蘭德解釋說,在手心上刺那麼多字其實很痛,所以才把原本的五個字簡化為兩個字(加以簡化)。她後來也請教了日語網路家教該如何彌補這個錯誤,老師建議她在「七輪」中間的上方加個「指」字。可是她的痛苦還沒結束,因為她把「指」那個字放錯了位置,結果,「七輪」又成了「七輪指」(shichirin yubi),意思就成了「日式燒烤手指」了。   有很多人抨擊格蘭德說,格蘭德是在做文化挪用。為了模糊種族的界限,她很明顯地把自己曬黑了,並且在「7 Rings」這首歌的MV中也利用了很多的黑人文化意象,批評家表示,日語固然跟「7 Rings」這首歌根本沒有關係,但是格蘭德確實是在利用具異國情調的日文漢字,並且她的紋身.還.用字錯誤,這恰恰證明了格蘭德根本不尊敬日語。   終於,格蘭德受不了了,她開始在推特上亂發議論,她說:「漢字,我顯然就是認不得也不會寫,你們還要我怎麼辦?我明明是帶著愛和欣賞才紋上這些字的啊,你們還要我說什麼呢?」。她還說:「我也要停止學日語了。學日語的熱情其實就是帶給我一些樂趣。其實我真的曾經想過,有一天會搬去日本。可是,好吧,拜拜。」這些言論讓日本粉絲很擔心,他們求格蘭德繼續喜歡日本,更別放棄學習外語。   文化欣賞跟文化挪用可能僅僅是一線之隔。我個人認為,即使格蘭德的錯誤是無心之過,她也得道歉,我想,與其抱著受害人的心態抱怨別人對她的批評太兇,不如直接承認她的確是為了美化自己的作品而利用了日文漢字跟黑人文化意象。可是話說回來,我相信格蘭德對日本語言跟文化的喜歡是真摯的。凡是學外語的人都一定會遭遇到被人嘲笑的丟臉情況,我當然也親身體驗過,但是你還是得持之以恆地學習。我認為格蘭德應當從這件事了解到怎麼用更合適的手段來表達她對日本的欣賞,而且應該承認她自己確實是進行了文化挪用。

參訪拾穂

5月訪賓紀要

ICLP電子報編輯小組
/
臺灣
ICLP Editorial Board

2019年5月20日,歡迎美國洛約拉大學現代語言文學系 教研室中心陳紅主任及王捷教授來訪。 A warm welcome to Director Hong Chen (陳紅) and Dr. Jie Wang (王捷) from the Chinese Program, Department of Moder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20 May 2019). 2019年5月9日,誠摯歡迎美國羅德島大學商學院 陳紹寬 副院長來訪。 A warm welcome to Associate Dean Shaw K. Chen (陳紹寬, College of Business, The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9 May 2019). 2019年5月30日,感謝美國馬里蘭大學 孔玫教授蒞臨本所指導口語能力分級測驗工作坊。 Many thanks to Prof. Mei Kong (孔玫, University of Maryland) for the OPI course at ICLP! (30 May, 2019).

最新消息

2019. 06. 28

12:10-13:00, R447 專題演講 閱讀台灣生物多樣性 - 臺大前國際長暨 森林系主任 袁孝維教授

2019. 06. 23

豐濱部落+花蓮海岸

2019. 06. 22

豐濱部落+花蓮海岸

2019. 06. 21

12:10-13:00, R447 專題演講 川普政府執政後的美中台關係 - 臺大政治系系主任 徐斯勤教授

2019. 06. 14

9:10-11:00, R447 開學前全所教師會議 語言實踐週布達

2019. 06. 13

9:10-12:00,R447 新生講座週學習講座
領航班語伴動物園

2019. 06. 12

正規班日月潭旅遊
9:10-12:00,R447 領航班課程與學習講座

2019. 06. 11

正規班日月潭旅遊
9:10-12:00,R447 領航班新生說明會&逃生演練
11:30-12:30 領航班校園導覽

2019. 06. 10

9:10-10:00,R447 新生講座週

2019. 06. 06

9:10-12:00,R447 正規班新生說明會

近期期刊

258

Apr. 1. 2024

257

Mar. 1. 2024

256

Feb. 1. 2024

255

Jan. 1. 2024

254

Dec. 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