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ICLP電子報中,我們討論了華語各聲調的聲學特徵及發音描述建議。這次我們來談談,如何以音樂的觀念來描述及學習華語聲調,並且補充說明輕聲的聲學特徵,最後則提供更具體而詳細的華語各聲調教學建議,並附上彙整好的「華語各聲調特徵對照暨教學描述建議項目表」以利各位華語教師及學習者參考及應用。 以樂理概念及樂譜來描述華語各聲調 吳宗濟(2004,頁320~208))經過語音實驗證實,人們感知聲調和語調是感知它的相對的音階的分佈(melody)或調階差別(register);而不是它的絕對頻率值。因此,短語調群的調型可以看作是樂曲中的主旋律,而其調階變化,可以看作是用不同基調(key)演唱出的旋律。換句話說,不同的華語母語者說話音高的絕對值各人會有所不同,但同一音系的人在相同語境說相同短語時的聲調調閾寬度和調型基本上會是相同的。 吳宗濟認為若不用音樂音程來展現,就不容易直觀地判斷語音在音高表現上的系統性,因此,以下本文運用樂譜及樂理來描寫華語各聲調特徵。 以樂譜呈現華語各聲調 上圖中所呈現的華語各聲調,其音高走勢(調型)及各聲調在同一語境的調域中的相應位置是固定的、共通的,但其絕對音高則可像唱KTV那樣,隨著各人生理、背景及生活習慣和表達需要的差異而上下移動。在說話時,為了凸顯某個詞組或音節,會將重音音節聲調的高音點上移,也就是把第一聲整個音節、第二聲終點及第四聲起點調高,或以轉換為假聲音色來表現;而華語上聲一般已是音域最低點,則可能以調整發聲態為嘎裂聲或氣嗓的方式來表現低沈感。 華語調域寬度 根據吳宗濟(2004,頁320-328)的研究,華語單字調調域、四聲字組(每四音節包含四種聲調)調域和句中被強調的短語調群的調域都恰好差不多一個倍頻程(octave,十二個半音),也就是音樂學上的八度音。疑問句或加速句則可能窄化成七個半音音程,也就是樂理上的大五度。在情緒比較誇張的表達中,華語語調調域最多達到兩個倍頻程。上圖所呈現的是華語陳述句中各語調的音高、音高變化以及時長的相對概念。這裡選擇以最容易讀的C調來記旋律,先設定第一聲調值為C,則其他聲調聲調的相應位置即可推得。 各聲調在調域中的分佈位置 華語一聲與三聲的位置在一般陳述句中正好相差一個八度音。華語的調域的最高音一般就是第一聲、第二聲尾調以及第四聲的起調。第三聲的最低點就是音域的最低點。第四聲的單字調調閾就是全調域的寬度,且四聲起調常常略高於相鄰的第一聲。 華語第三聲必須是個「極低平聲」,因此往往伴隨擠喉的嘎裂聲(creaky voice)或氣嗓(breathy voice),這樣的低徵嗓音(發聲態)可作為區辨三聲的關鍵(尤其是單音節),本文樂譜中的第三聲標注dark,即是用以標示其需要做出暗沈的音色(如下圖第一小節)。本文以未帶升調尾的低平調作為三聲的本調,故上圖的第三聲並未標示升調調尾。第三聲若出現在停頓前重音音節,會出現調值升到距離最低音約七個半音音程(大五度)的調尾,也就是會升到G(也就是so)的位置(請參見下圖第二小節所示)。 以樂譜標示華語第三聲變化(由左至右依序為基本型、強調型、疑問句尾型) 華語單字調二聲的起點與終點的音域差距(調閾)差約四個半音,也就是樂理上的大三度;在語流中二聲的調閾大多再稍窄一些,約為三個半音,也就是小三度。這是一段最需要多練習的旋律。陽平語音就如同裝飾音一般快速地從降A快速滑動到C,形成一個後重的升調。說陽平的第二個音時要推一下橫隔膜,快速到達目標音高,並且要把音高維持到音節完全結束。這個維持住音高的概念就是音樂學上所說的tenuto(持音)。 由於雙音節詞加上單音節詞就可發展出所有的詞組和韻律單位的組合,而每一個詞組都相當於一段音樂旋律,因此學習者只要掌握好這些詞組旋律,差不多就已經掌握華語最基本的語流變化了。 華語輕聲的特徵 (一)輕聲與輕讀有所不同 早期輕音與輕聲不分。趙元任(1922)所寫的《國語羅馬字研究》中提到:「輕音永遠是輕讀的。輕音是屬於聲調範疇,而輕聲是由音量的強度決定的。輕聲表示重音層面上的非重讀音節, 輕音表示聲調層面上的中和聲調」。換現代說法來說:「輕讀」(以前說的「輕聲」)是重音層面。調形基本上不改變;「輕聲」(以前說的「輕音」)是聲調範疇,永遠輕讀,並且調會改變(徐世榮,1957;路繼倫、王嘉齡,2005)。 (二)輕聲聲學特質 1)長度縮短,能量減低:北京話輕聲音節比非輕聲音節短了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能量則減少二分之一以上(林茂燦等,1980)。並且林燾的聽辨實驗證明,北京「重重」結構的雙音節詞的第二的音長越短,聽成輕聲的比率就越高(林燾,1983)。 2)無特定調值:可承接前音節的浮游調或表現為語調:。調型多為短降,但在上聲後有時微升。其調高可分高中低三級。在陰平、陽平後讀中調,在上聲後讀高調,在去聲後讀低調,不過有時也有變體。(Duanmu, 1990;郭錦桴,1993;王洪君,1999,2008)。 3)元音央化:其元音因為能量弱化,或多或少向央元音[ə]移動(朱川1997,頁199-210)。 (三)句末輕聲承載邊界調 輕聲音節的出現指示著一定層次的邊界結構,在語法上被看成重要界標,也是韻律切分的重要界標,因此輕聲也能夠承載邊界調。尤其是在使用頻率相當高的「了、著、過、的、嗎、呢」等等,這些輕聲詞的出現都標示著一定層次的結構邊界,在句法上、韻律切分上都被視為邊界標誌。漢語的句末音節、無論重讀或輕聲,都是邊界調的載調單位(曹劍芬,1986;楊順安,1991)。 曹亦指出,輕聲詞在重讀的聲學表現也是整詞音階的抬高,並且整詞調閾擴大,從而使得詞內輕重對比加大。 (四)學術爭議:音高重要還是音長重要? 林燾(1983)從語音實驗中得出的結果認為,輕聲「調型升降顯然不是輕聲的本質,輕聲以時長變化為主」。林燾和郭錦桴(1993)都認為音高對聽辨輕聲所引起的作用沒有音長和調型重要,並且輕聲越短,其調型升降對聽辨所起的作用就越小。 曹劍芬認為,相對來說,音長和音高變化是構成輕聲特點的兩個比較重要的因素。比較起來,或許還是音高的作用大些。曹劍芬和朱川分別從母語者發音語料及中介語語料對母語者的可接受度分析中發現, 調型可能對輕聲的聽辨具有重要作用;而音高,尤其是調型起點位置才是教學中的首要問題(曹,1986,2010,2016;朱,1997)。 (五)輕聲有可能不短 朱川(1997)的研究顯示,母語者對留學生所發的輕聲的接受度聽辨語料中,可接受的輕聲音節比前音節長的,竟然佔了32.5%。「姐姐」、「哥哥」等稱謂末的輕聲在呼喚句中往往比前一音節更重。也有語言學家認為,將詞語末音節提高或拉長也有可能是表示親近、喜歡或可愛的小稱功能(diminutive)的表現(許慧娟,2006;包智明等,1997;朱曉農,2004)。這樣的語用習慣就得拉出來另做考量,而不適合全都歸在輕聲的發音規則裡了。 (六)小結 輕聲聲學上大多還是表現為輕、短、元音央化,在音高上則變化多端,這主要是因為輕聲往往承擔邊界調,位於重音詞時還得扮演前音節音高上的對比角色,與前音節一同擴張詞的整體調閾;而在非重音詞中則承接前音節的尾調或浮游調。至於稱謂或呼喚句中的表現,則建議當作特殊語用,特別處理。 本文建議在教學中將輕聲描述為「短、輕、元音央化。音高在非重音詞中與前音節尾幾乎同高,但趨中音域;若在重音詞中則需作為前音節重音音徵的對照,故在第一、第二、第四聲後多為低,在第三聲之後則多為高。」至於輕聲所需承擔的邊緣調,則等進入語調教學之後再慢慢帶入。 華語各聲調教學建議 一、第一聲教學建議 口訣:Sing it! 當學習者以「說」的概念練習時很容易落入母語的韻律習慣而不自知,但當被提醒要「唱」出一聲和二聲的時候,確實就換了一個對音高和音段組合的模式,而能維持住整個音節的音高了。這個方法其實是多年前幾位學生共同告訴筆者的秘訣,學生們總是告訴自己, You have to SING the 1st tone! 這個方法對母語為重音語言的學習者很有幫助。 筆者建議要多練習「唱」複合韻母的第一聲,並特別注意韻尾響音(鼻音[n]或[]、半母音[j])音高應與主韻母尾的音同高。這樣才能維持住調值,否則容易流入母語韻律習慣,而給了韻尾另一個調值,這樣就平不了了。例如:「三雙鞋」「三條蛇」「英國人」,其中「三」和「英」調值常常會掉下來,聽覺上像四聲。 由於英語相鄰音節往往是一輕一重、一高一低,因此當第一聲、第二聲及第三聲彼此相連的時候,英語(和許多歐洲語言)母語者往往也會把調閾說成一高一低,如此一來,有時候一聲調值太低,就會被聽成三聲了。例如前面的「三雙鞋」的「三雙」兩個調值基本上同高,但學習者若維持住平調了,卻往往有可能說成前高後低或前低後高。二字詞和三字詞的練習應該多作,這樣可以幫助學習者熟悉這些聲調基本組合。上述這些偏誤主要都還是母語語調習慣對學習華語聲調所造成的影響,因此,提醒學習者「唱出」完整音節(sing it)其實就是協助學習者跳出母語說話模式以及母語語調影響的一個關鍵詞。 此外,由於音段及自主音段相互對應排列的規則各音系有所不同,不同語系的人對語音的認知、聽辨和輸出語音的習慣也就會有所差異。華語聲調發生在主要韻母之上,音節尾的鼻音、半母音等皆只能承繼前方主要韻母的調高,而不會有所變化。然而在像英語這樣的重音語言,相鄰的載調音段輕重高低差異明顯,且英語的鼻音[n]、[ŋ] 、流音[l]以及半元音[j]和[w]在語音組合中往往也會和相鄰的元音或響度較高的其他音段產生音高對比,而產生音高差異,因此英語母語者在發華語陰平的鼻韻母(in、ing、an、en、ang、eng、ong、ün等韻母)和雙母音(ai、ei、ao、ou等韻母)時常不自主地說出或升、或降的調型。 對於母語為聲調語言的學習者,在教學上應別注意第一聲在語流中與其他聲調的相應高度,並且注意一聲尾音需維持注音高,不可下降。華語第一聲與第三聲的差距在陳述句首音程差距達12個半音,並且與升調(華語第二聲)尾音同高,與降調的起調也差距不大。這樣的對照練習要在二字調及短語(詞組)中進行。 二、第二聲教學建議 口訣:Quick pitch switch and crescendo/tenuto on the 2nd pitch。 第二聲是由兩個差距三到四個半音的語音以及他們之間的滑動所構成,因此要先提醒學習者第二聲是「雙音」(doubling-pitch)的概念,五度三碼調值為455。陽平發音的實施是從第一個音快速滑到第二個音之後稍做延長。由於四個半音(降la到do)的音階對一些人而言有些難掌握,因此本文選擇三個半音(la到do)的距離來作為標示和練習華語陽平的音階。就筆者個人觀察,中國北方普通話口音的陽平調閾往往略窄於中國南方或臺灣華語口音,再加上臺灣華語第二聲的起調偏低,調閾也稍寬,因此以三個半音來練習也有調整作用。 教學上先練習唱距離三個半音的的兩個長音,例如先唱一個長的la(或降la),再唱一個長的高音do,然後練快速從la音滑向do並稍微延長,這樣就習得了二聲的「基本旋律」,就跟學唱歌一樣! 從筆者的教學經驗來看,第二聲其實才是華語最難掌握的聲調,因為它不但得維持較精確的兩音音高差距,還得維持在高調,並且得是後重的結構,否則很容易與第一聲和第三聲混淆。而英語音系的重音表達往往是改變音高方向,因此平常詞彙調型若是先高後低,強調時(可能)就先低後高,例如sugar平常是先高後低,在強調時就成了先低後高;反之亦然(Connor et al. 1973)。因此對重音語言(如英語)的母語者而言,升調和降調在語調認知上,往往屬於「同一類」,尤其是在當學習者想強調某一個詞或音節的時候。這也就造成了英語母語者學習及判斷華語聲調的困擾。教師可以做的是,如同練習第一聲一樣,提醒或建議學習者轉入樂音的角度來練習「唱」二聲,這樣可以協助他們避開母語韻律習慣的影響,然後再慢慢由唱入聽,引導學習者去感受、發覺升調和降調的差異。 過去筆者多年在課堂上多以crescendo的說法來教二聲,成效也頗為良好,但在與長笛暨鋼琴音樂家簡雅姍討論後,筆者發現,由於第二聲要做快速變換音高,還要維持音高一小段時間(後重),因此把陽平描述為在第二個音上作 tenuto(持音)來說明會更清楚;從生理上解釋,就是橫隔膜要撐住,而且要撐滿。至於在樂理標示上,一般而言,裝飾音後的主音符本來就要做tenuto,而裝飾音本來就是輕音,所以就不需再另做符號標示了。 其實二聲的音節不論長短,其音高的轉換點(基頻的轉折點)都在音節偏前方就開始了(石鋒,1999;石鋒等,2011;王韞佳、覃夕航,2015),若語音在低音延宕較久,聽覺上就可能被判斷為是低音為重,而被歸入以低音音徵為區辨特徵的第三聲了。因此,如果是在沒有樂譜或其他圖示,看不出第一個音高較短的情況下,口語上以quick pitch switch and tenuto on the second pitch的說法來描述可能會是比crescendo更好的選擇。不過,話說回來,不是每個學習者都有足夠的樂理常識,華語教師還是得努力把這些概念轉化為學習者能懂的方式、概念、圖片或合適的動作來傳達。 三、第三聲教學建議 口訣:基本型Fade in and fade out;強調型:lowest flat + a rise 第三聲一般是極低的平調111,在停頓前的重音音節是114。有時停頓前的非重音音節也會出現調尾微升,但那多半是無意識的情況下因發聲生理要回到發音初始狀態(朱曉農,2010,頁16)的自然結果,無需特別理會。當我們不再把華語第三聲描述為211和214而描述為111和114的時候,其實幾乎大部分調型混淆的偏誤都得到了解決。剩下的只是要多加練習。 ”Fade in and fade out” 的說法可以防止將平調的前面說成高降,也可以防止把音節後面說成升調。 “lowest flat + a rise”則清楚描述了停頓前重音音節上聲(本文稱「上聲強調型」)的發音方法。因為是最低的聲音,因此在樂譜上表現時標注dark音色。 需要注意的是,同樣是由一低一高兩個音高及其中間的滑音組成的升調,第二聲是高升,後重調型(音高轉換點偏前);而強調型的第三聲則是低升,前重調型(音高轉換點偏後)。這是區別此二者的關鍵所在。 等到上述的兩種上聲都交代清楚之後,教師還需說明雙上變調的規則,等到上述三種上聲調型聽辨及產出穩固之後,再進行二字調的練習以及帶邊緣調的變化。 以上這些規則確實繁複,但卻攸關華語教學的品質,因此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維持輕鬆、有趣卻又重點明確的教學風格就成了每一位華語教師的挑戰了。筆者的建議是,關於上聲的各種變調,集中一次說明並演示之後,先建立基本概念,並讓本文中所提供的各種描述方式與口訣成為日後口語及聽辨練習時師生的溝通工具,一天天累積,肯定會有所收穫。 四、第四聲教學建議 口訣:Graceful diving/punch! 四聲的降幅在陳述句中大約為(略高於)八度(陳述句)或五度(疑問句)的距離。起音為最高調,高急降,卻又不要太強,免得聽起來突兀。四聲的起調調值在句首及重音音節往往比相鄰的一聲和二聲的尾音還高,因此五度三碼法可標為5+11,以提醒學習者其調值比一聲還略高。 華語四聲為急降,而非將高音延長後才加低音的緩降,以樂譜呈現方式呈現應有助於理解(如下圖)。 華語第四聲樂譜圖示與音色提醒 同樣帶擠喉或橫隔膜向上頂的動作,第四聲和第三聲的差異在於,第四聲調首的音高較高、音色較明亮,因此在教學上可以用vibrant initial tone來與第三聲的dark tone作為區別。教師可以給予這兩個關鍵描述之後再示範給學習者聽,之後若學習者把四聲起調說得太低,只要提示vibrant initial (tone)即可。 文化因素可能造成迴避使用高降調 在越南語、泰語等文化語境中,說高降調往往被認為無禮;而在歐美文化中,高降也被認為有強烈的情緒,因此學習者往往抗拒說高降調。筆者曾經引用ICLP華語教師許秀霞的建議,在教學上用punch這個說法,相當有效。然而後來卻也發現,有些學生抗拒這種具攻擊性的說法;還有的則是把四聲起調說得太強而在聽覺上不自然。 其實華語的降可以不必那麼強,還是可以幽雅、不突兀,甚至在快速轉換音高之後再將低音延長也可以當作強調的方式,而不一定要加大音量或將起調升得特別高,故而筆者後來也用graceful punch或graceful diving的說法。在課堂描述用語上,教師其實可以因應學生的文化特質與特性而加以調整。 泰語、越南語、粵語等東南亞曲拱聲調語言中的緩降調(先在中、高音延長之後再降)在華語音系中往往有特殊語用功能,聽來像刻意強調或者有些不耐煩,因此以緩降調來代替華語第四聲的急降調(全降)在華語母語者聽來,反而有些負面情緒,這反而違背了這些學習者因為想避免不禮貌而避免使用急降調的初衷了。 五、輕聲教學建議 口訣: Short and light! 朱川認為(1997,頁207)輕聲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不同聲調後輕音節的音高。具體地說,就是陰平、陽平及去聲之後為低調,上聲之後為高調。同時可教導輕聲「又輕又短的」的概念,並且是以「短」為主。需注意的是,這樣的描述並未將語調考慮進去,而是僅描述了「重音詞,陳述句尾」型。更仔細的描述則建議進一步補充說明輕聲音高在非重音詞中與前音節尾幾乎同高,但稍微趨向中音域。 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對母語為重音語言(如英語)的學習者而言,可能是因為輕聲的邊緣調幾乎可以沿用其母語語調習慣,問題並不大。反倒是臺灣地區大多數人的輕聲只有低降的形式,且強度上並不弱(曾金金,2008,頁74-88),華語教師自身不妨多加留意。 儘管聲學研究的數據(林茂燦等,1980)顯示,輕聲前一音節長度平均只比輕聲音節大一倍,但是還是要帶上強度的差別,並且二字詞前後音節長度差距越大,越有可能被判斷為輕聲詞(郭錦桴1993),因此在教學上將輕聲前一音節描述成一個帶附點的四分音符,而將輕聲當作八分音符,形成長度3:1的概念,這樣有助於同時建立前後音節音長以及音強對比的概念。(本文主要節錄、改寫自徐振峰博士論文) 華語各聲調特徵對照暨教學描述建議項目表,徐振峰,2019 The Features Chart of Mandarin Chinese Tones, by Frederic Xu, 2019 T1 T2 T3 基本型 T3 強調型 T4 說明 五度三碼 調值描述 555 455 111 114 5+11 以數字重複表相對較長 五度調值 55 45 11 14 5+1 視音域邊緣為重音所在 特徵 distinguish features Flat Hight 高平 Rise High 高升 Flat Low 低平 Rise Low 低升 High Fall 高降 發音 重音位置 Stress at 中 Center 後 2nd pitch 中 Center 前 Initial LOW 前(&後) Initial HIGH+ 複合韻母要特別注意維持平調調值 Energy variation tip fade in and fade out crescendo or tenuto on the 2nd pitch sustaining lowest pitch long lowest flat plus a rise graceful diving or punch melody & voice quality tip SING! 2 pitches, quick switch creaky voice; DARK tone creaky voice; DARK tone vibrant initial tone 參考文獻 Duanmu, San (1990). A formal study of syllable, tone, stress and domain in Chinese languages. Ph.D.diss., MIT, Cambridge, MA. 王洪君(1999,2008增訂版)漢語非線性音系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包智明、侍建國、許德寶(1997)。生成音系學理論及其應用(第二版)。北京:中國社科院出版社。 朱川(主編)(1997)。外國學生漢語語音學習對策。北京:語文出版社。 朱曉農(2004)。親密與高調—對小稱調 、 女國音 、 美眉等語言現象的生物學解釋。當代語言學,第6卷第3期,193-222。 吳宗濟(2004)。吳宗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林茂燦 、林聯合、夏光榮、曹雨生(1980)。普通話二字變調的實驗研究。中國語文。1980年第1期。 林茂燦、顏景助(1980)北京話輕聲的聲學性質。方言,第3期,166-178 頁。 林燾(1983)探討北京話輕音性質的初步實驗。北京語音實驗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徐世榮(1957)試論北京語音的「聲調音位」。中國語文,第6期,23-24。 徐振峰(2019)。華語聲調特徵在二語教學中之描述及其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博士論文。 曹劍芬(1986)。普通話輕聲音節特性分析。應用聲學,第五卷第4期,1-6。 曹劍芬(1995)。連續變調與輕重對立。中國語文,第4期(總第247期),312-319。 曹劍芬(2010)。漢語語調研究中的若干問題。原刊於《第九屆中國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收錄於《語言的韻律與語音的變化》,3-17。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曹劍芬(2016)。語言的韻律與語音的變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許慧娟(2006)。再論漢語的聲調與重音。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7.1。臺北:中央研究院。109-137。 郭錦桴(1993)。漢語聲調語調闡要與探索。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楊順安(1991)。普通話輕聲音節的規則合成。應用聲學。1991。10卷1期。 路繼倫、王嘉齡(2005)。關於輕聲的界定。當代語言學。第7卷第2期。107-112。 趙元任(1922)。國語羅馬字的研究。國語月刊,漢字改革專刊1卷7期。87-117。
今天我要告訴大家一個小故事。我在奧克蘭老家處理一些事情的時候,找到了在大學時期的日記,出於好奇,我把它打開,就看到了一段令人感動的話。 我還記得那一天是2010年的春天,天氣風和日麗,天空是淡藍色的,如同夢境一般,我跟好朋友在陽臺上坐了一整天,欣賞牛津明媚的風景,我們彼此分享了在牛津大學的願望。我記得當時兩人的內心都感到特別開心而且平靜,在日記裡我所塑造的場景,描繪得非常細膩,因此不知不覺地就進入了這種狀態。這一瞬間,就像魔法一樣,感覺幻化成二十一歲的自己了。不過,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我立刻又回到三十歲的現實了。這個經驗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沒想到可以藉著日記來一趟時間之旅吧。 令人感動的是,在於日記的內容,這段淺顯的紀錄,讓我憶起當時的情景,那就是說,寫下來的文字可以使我們跟處於不同時代的人進行溝通,不説後代的人吧,就拿過去的自己來説,就能獲得很深的感觸。 有句話說:「在偉大的作品中,能夠看到自己的影子」,但是我個人認爲,在日記裡才能看到自己曾經走過的痕跡。爲什麽這個過程那麽有價值呢?因爲通過日記回顧從前,你可以學到在不同場合,比方説,取得成就的時候、面臨困難的時候、需要保護自己的時候,你是怎麽看待世界的?你的心態是怎麽改變的呢?有時候我們是值得愛的人,有時候又成了值得恨的人,但是不管如何都不要逃避,都需要承認現實。寫下來的文字比在腦海中所記憶的經驗更靠得住,所有發生過的事都已被固定,絕不會受到後來事件的左右,因此,像一張照片一樣,能夠保留住某個時刻所擁有的喜怒哀樂,你當時的內心與照片内容相比,來得更豐富。 只要每天或者每個星期抽出時間來寫些東西,無論多少,無論在你人生的巔峰,還是低谷的時候,你所寫下來的感受、印象和心得,都將日積月纍,久而久之變成一個充實的記憶、珍貴的資源,至少在心裡擁有參考的價值。 幾年之前,我聼到了一個來自印度教的故事,覺得有關聯:「某天黑夜Krishna張開了她的嘴巴,她的媽媽看到在她的嘴裏,有整個兒的宇宙、星辰、大地、海洋、昨天、今天、未來,以及所有的悲傷、喜悅、希望,萬事萬物都在她的嘴裏。」這個故事讓我思索,人類雖然屬於這個宇宙,但是,在心裡同時也包含著宇宙,這個世界畢竟不是它原本的樣子,而是我們所理解的樣子,這樣一來,記憶和日記並沒有絕對的真實,而只是對真實的投射。 最後,我們思考一下這句話:「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我告訴你: 你是自己宇宙唯一的歷史學家,我認爲通過文字,能夠代表和理解你的宇宙所擁有的意義。寫日記給予我們把人生紛雜部分變成一個故事的機會,如此一來,我們不是都能發揮小説家的潛力嗎?
大家好!我們上個星期上課的時候,討論了中國的經濟制度。 每一個國家都是先有經濟,才有社會,要是沒有經濟,也就沒有社會。每個國家的經濟都有很多組成因素,包括通膨率、增長率、就業率、失業率等等,不過,人民也都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貢獻。 今天我要給你們介紹一下我國家一位有名的企業家,名叫歐普拉‧溫芙蕾 (Oprah Winfrey)。 歐普拉女士是在密西西比州出生、長大的。 小時候她被父母虐待,才十四歲就懷胎,孩子在出生時就失去了,不論她經歷了哪些困難,都熬過了人生中的每一個困難。一九七六年,她搬家搬到巴爾的摩,開始當脫口秀主持人,觀眾很快地增加, 別的脫口秀主持人都沒辦法跟她競爭。 歐普拉(Oprah)很快就變得很成功。 她首先開播了她自己的脫口秀節目,名叫 「溫芙蕾.歐普拉秀」(The Oprah Winfrey Show), 在一周內,該節目已有五千四百萬名觀眾,其次,開辦電視和電影製片公司,名叫 「哈波工作室」(Harpo Studios), 再其次,開辦雜誌公司,名叫 「歐普拉雜誌」(The Oprah Magazine),這本雜誌在女性生活雜誌中排名第一。 歐普拉是第一位變成億萬富翁的黑人女性, 根據美國富豪排行統計, 自一九八零年至今,歐普拉是排名第一的富翁。 她不僅開辦了三家很成功的公司,也是獲得了奧斯卡獎的女演員, 最近甚至於開辦了慈善事業,特別是給沒有機會的女性獎學金,並已經捐助了這個慈善事業九百多萬美元。 總而言之,歐普拉用她的成功,鼓舞、教育和幫助人,她的故事證明每個人都可以從很貧窮的生活轉變成很富有的人,很多人都覺得歐普拉女士 給全球留下了很深刻的影響。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好。今天要跟大家談的題目是方言的消失。大致的說全球各地都發生過方言消失的現象,甚至於每個方言消失的原因差不了多少,因此一種方言無論說的人數是多少,消失的情況都離不開同一種原因。因為時間有限的關係,我今天要專門分析北京傳統的方言,並且把這次演講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講中國方言的分類,然後大致地說明北京方言的特點跟目前的情形。第二部分要徹底地分析方言滅絕主要的原因。 中國在語言上是一個很多元的國家,面積很大不說,就是民族的數量也不少,一共包括了55個少數民族, 100多種方言。即或語言學家對多半少數民族的方言的知識非常有限,我們也知道每個方言都有自己的特點,其中北京方言的歷史很長,因為這樣的緣故,詞彙方面具有很多特點,而語音方面則受到蒙古與滿洲的影響。這樣說來,北京方言的確很有特色,舉例來說,「不知道」在北京方言裡變成「burdao」,「老師」 變成「laoer」。 我們不能說很有特色的方言就不需要擔心消失的問題。嚴格地說,我以上提到的方言全部都是瀕危語言。為了讓各位多了解瀕危方言實際上的情形起見,我們以北京為主給大家說明一下。根據北京大學2010年所展開的調查,多數北京人在普通話與當地方言當中偏好講普通話。另外鼓勵孩子只學普通話的移工人口佔全移工人的百分之85。 那麼,拿北京方言來說,方言消失的原因何在?若是我們把原因簡單化,可以分成三種。首先,不能不提到政府在1930年起開始提倡的國語政策。何謂國語呢?所謂的國語是指著以中國政府制定的發音為標準的中文。其次,中國的城市化也加速了方言的消失。隨著中國開放經濟之後,中國的城市化比例持續增加,截至2011年首次超過50%。再其次,城市化帶來了移居的現象。舉例來說,自2000年至2010年,每年有450,000人移居北京,甚至有三分之一北京人不是當地人。政府的政策跟人口的演變,造成當地方言的消失。 可是,何必擔心呢,反正根據一位當地北京人所說的,一個社會必須得有同一種語言跟文化,才能發展。
各位同學好!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語言跟文化的關係。為了詳細地分析,我要把一位以研究語言為主的哲學家介紹給你們,他叫維特根斯坦 (Wittgenstein) ,在他的一生裡,雖然只出版過一本書,但是多數學者都認為維特根斯坦在世界的哲學史上占了重要的地位,你一定認為這本書有閱讀的價值。其實不然,這本書的內容很籠統,為了簡單起見,得把他的思想分成兩個問題來探討,第一個問題是,語言對個人思考能力到底有什麼影響?第二個問題是,個人表示意思的方式跟各個社會文化的特點有沒有關係?當然語言學一定跟維特根斯坦的觀念有關,可是,因為時間的關係,而我對語言學的了解很有限,於是就出了我演講的範圍。 至於第一個問題的回答,維特根斯坦認為思考能力跟語言的關係一定很深。他過世以後,根據別人替他所出版的書,書中內容強調,有語言,才有思考能力,要是沒有語言,也就沒有思考能力。思考能力的開始是在有語言以後,這話我們大致可以同意,可是,實際上,「思考能力」這四個字,是很難了解的。維特根斯坦認為,所謂的思考能力,是指著語言說的,換句話說,思考能力的基礎就是表示意思的方式,因為表示意思的方式是語言,所以語言也是思考能力的基礎,因此沒有語言的話,就沒有思考能力。我想問: 如果沒有語言,還有想法嗎?也就是說,要是我們沒有思考能力的話,就不算是人嗎? 關於個人表示意思的 方式,「方式」這個名詞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說的是人民用什麼辦法來跟人溝通;另外一個意思說的是,以有系統的辦法來傳達準確的意思。換句話說,第一個意思是關於應用的技術,而第二個意思是關於語言的理論。一般來說,在學習上,老師用理論做材料,來解釋一個話題的邏輯,在生活上,人民應用技術、工作,來照顧家庭,反過來說,維特根斯坦認為應用技術跟理論,在原則上是一致的,那就是說,他覺得並不能把應用技術跟理論分開講,對他來說,各個國家的語言文法和邏輯都反映他們文化的特點,因此,把一個語言成功地翻譯成另外的語言,是一種不可能的事,比方說,把英文翻譯成中文總是會帶來不少困難。 我們的人生到頭來都有一定的範圍,舉例來說,就像我們的語言,維特根斯坦終於發表了特別的觀念,簡單地說,語言當然可以表示意思,但是意思是從我們怎麼使用語言而來的,也就是說,有語言,才有意思,沒有語言,就沒有意思了。
一日,群生之樂山者往城南遊,遊山之意在見神木也。 及其至也,見山既高且美,而神木在甚高之處,故山中有鄉人為生導路。 鄉人曰:「吾獵人也。山中有熊,其雖易傷人,然吾饑餓之時猶補熊以解饑。」 生隨其登山數里,且至神木所在之處,獵人止而曰:「神木護熊,以吾為獵人之故,不可見神木。縱吾不得見之,子何以不見之哉?」群生遂自行前往。 一生見神木而後曰:「今日非唯知樹高,亦知人微。」眾人皆心曠神怡。 有頃,群生欲返,獨未見獵人。雖竭力呼之猶不得見,豈熊補之乎?
我上個週末很開心有機會跟同學去司馬庫斯玩。我們一共有六個學生,還有一位在學校工作的人和一位開車接我們的人。從台北到新竹不太遠,可是因為山上的道路很不好開,所以坐汽車去要四個鐘頭。 這真的是一個輕鬆的週末。天氣不錯,沒下雨,只是有一點熱。我不需要決定去哪裡,做什麽,真好。我住的房間又新又乾淨,比我在台北的房間好。 有一位司馬庫斯人,很熱情帶我們一起去爬山看風景,還有去餐廳吃飯。他說司馬庫斯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我們吃的每頓飯都很好吃,我都吃得很飽。 我吃了吃我沒吃過的菜、是山蘇、水蓮菜、還有柿子。我也喝了小米酒, 覺得很好喝。我看到了漂亮的山,覺得又開心又幸運。 我最喜歡星期日早上的健行。有很多樹木我没看過。我們走路走兩個鐘頭找一種非常大、非常特別的紅色樹木。山上風景非常漂亮,我真不習慣看這麼漂亮的風景!
新生說明會
秋季班結業日
© ICLP-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