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今天講的題目是中國大陸,臺灣和美籍華裔電影中的青春。那麼,為什麼講青春這個題目? 首先,最近一些非常成功的大陸,臺灣,和美籍華裔電影都探討了現代人的青春,譬如,劉若英的「後來的我們」、曾國祥的「少年的你」、王子逸的「別告訴她」、楊維榕 的「虎尾」、柳廣輝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等等。其次,近五十年來,中國大陸,臺灣,和美籍華裔年輕人的生活迅速地演變著,甚至於每一代都跟上一代面對著完全不同的困難、社會壓力和機會。這些關於青春的電影,經過人物、腳本和背景的設計,描繪出了這個現象,讓觀眾瞭解不同時期的年輕人的經驗。進一步來說,可以把這些電影的內容分成兩個部分:青春的悲傷和青春的喜悅。 在悲傷的方面,不論是在哪個國家拍的,這些電影都包括了年輕人生活中共同的一些方面。舉例來說「後來的我們」、「虎尾」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都談到愛情,尤其是年輕人找尋愛情的障礙。雖然這三部電影描繪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地方,可是它們都探討現代社會的現實要求對愛情的影響。對觀眾來說,主要的印象是由於現代社會在經濟和教育上給人的壓力太大,所以年輕人無法維持深厚的關係,找到真愛。 除了愛情的困難以外,「別告訴她」、「虎尾」、「少年的你」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這四部電影也談到現代年輕人的疏離感。前兩部電影探討華裔移民者的疏離感,還有那種感覺對父母跟孩子關係的負面影響。在後兩部電影中,主角不合乎現代社會的期望和標準,因此受別人的批評,甚至於被別人欺負。在我看來,雖然這種類問題一定不限於現代社會,但是必須承認越來越多現代年輕人感受過類似的悲傷。 在喜悅的方面,這些電影談到的一個重要觀念是因自由而產生的喜悅。舉例來說,「後來的我們」、「虎尾」、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中的主角都因為設法擺脫了社會和家庭的壓力和責任,一時間,享受到了自由的喜悅。可以說,這個現象跟我已經提出的傷悲形成一個對比,因而更強調出年輕人生活中的衝突。 最後,這五部電影都描繪了另外一種喜悅,就是年輕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些電影都顯示出年輕時建立的關係有特殊的意義,因為年輕人是依靠他們所建立起的關係來超越青春的困難和障礙的。再說,電影的主角都通過這些特殊的關係來面對青春的疏離感,一起建立了有意義的生活。 總結我所說的,中國大陸、臺灣和美籍華裔關於青春的電影不但生動地描繪了年輕人的生活,並且讓觀眾與年輕人的悲傷和喜悅發生共鳴。對我來說,即使這些電影一定有點誇張,但電影中的故事也還是反映了真實的現象和問題,因此值得我們的思考。 謝謝大家!
2015年發行的時代劇《一把青》是一部描寫對日抗戰、國共内戰、及逃到台灣和白色恐怖時期的故事。然而由於《一把青》的劇情以幾位國民黨政府戰鬥機飛行員與他們的太太為中心,導演曹瑞原將當時的無數戰鬥與偉大的政治事變當作情節的歷史背景而已。因此《一把青》是一部由角色推動的戰時故事,相較於別的戰爭片,有所不同。 在這部人物故事裡,《一把青》的標題含有特別的意義:劇本中的角色及其行動、選擇等都給觀衆顯示出青春與戰爭的關係,使觀衆反思戰爭的價值。固然不少偉大的事業是值得透過打仗爭取的,但是戰亂要付出的代價呢?郭軫、江偉成與小邵跟日本打仗當然是為了反抗日本的侵略,保護中國的領土主權與中國人的民族尊嚴,但是在三番五次的戰鬥中,他們都失去了自己的天真,犧牲了自己的青春。短暫的和平來臨之後,他們的心理依然不安:前隊友的遺言還縈繞在郭軫的腦海中,甚至使他在空中訓練時產生幻覺。此外,重視義務的小邵「交接」陣亡副隊長的太太,但是依然一如既往愛著戰場上認識的小護士。江偉成最初似乎很堅强,絲毫沒有將戰爭的痕跡帶回家去,然而觀衆漸漸開始理解大隊長承擔的職責確實太大,因此飛到東北之後他精神狀態迅速地惡化,最終完全崩潰到一輩子無法完全復原的地步。與日本打仗之際,這三名飛行員雖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是到頭來他們的手裡連一把青春都沒有。 兵燹的破壞不局限於戰場,戰爭的受害者不局限於士兵,在戰亂的情況之下,關在村子裡的年輕太太們也因戰爭而喝西北風、日漸產生絕望的情緒。飛行員飛至遠處打仗時,芊儀、小周、與朱青不得不每晚熬夜擔心他們,為他們的安全禱告。針對戰爭的細節,他們一直被政府蒙在鼓裡,因此連先生在哪也不知道。先生被擊落陣亡時,她們只能聲淚俱下地哭泣,互相安慰,繼續等候戰爭的結束,暗暗地祈禱下一次被打下來的「丈夫」是其他妻子的悲劇。可想而知,這種無聲無止盡的折磨給太太們造成了深刻的影響。由於戰爭的需求,芊儀小產時偉成不在,她勢必得一個人面對青春的粉碎。雖然芊儀變得很堅強,但是久而久之也變得有些冷酷、有些麻木。朱青的青春原來跟郭軫的緣分密切地糾纏在一起。郭軫娶朱青是因為朱青是他的導航塔,他的寄托,他的活下去的理由。然而郭軫甚為自私,他並沒有想到自己的陣亡會對朱青造成什麼樣的傷害,而只為自己著想,那麽偉成的子彈讓郭軫解脫的剎那也就是朱青走出青春的時刻。也許郭軫期待朱青會治療他自己內心的傷痕,帶領他回到過去美好的天真時光,但是衆所周知,青春不再。雖然朱青還活著,可是他的青春與靈魂卻隨著郭軫的死亡一併被帶走了。 《一把青》的角色都經歷了悲劇,都因為戰爭而失去了童年最後的痕跡,但是曹瑞原也想要提醒觀衆一個很重要的教訓:青春之後我們還可以發現意義,在戰亂的灰燼中仍可以找到幸福。小邵交接小周的時候他們都承認結婚單純是為了尊重老靳以及好好撫養墨婷,而不是因為他們兩個人之間有什麽感情。但是時過境遷,小邵帶小周與墨婷逃到台灣之後他們逐漸建立了真摯的關係,一起給墨婷提供穩定而愉快的生活。我們不好說小周是不是真正的愛上小邵,但是他們跟墨婷一定找到了一塊小小的幸福。面對悲劇之後,我們的青春確實會消失,但是前面的道路曲折漫長:咱們不妨往前走。 這是《一把青》的教誨。
當台大女子橄欖球隊的隊友問我想不想要參加龍舟比賽時,我沒想到她們指的是台北競爭最激烈、觀眾最多的主要龍舟比賽。而她們問我想不想要當奪標手時(我的手臂畢竟是最長的),我更沒想到需要爬到搖搖晃晃的木製龍頭上去奪標。我也沒想到,這個經驗會成為在台灣到目前為止最珍貴的記憶。 五月份每個禮拜六的早晨,你都在做什麼?六點到了,你也許還在睡覺,也許你是一個習慣早起的人,在靜靜的曙光中慢慢地享用咖啡。我呢?我跟隊友已經繫好救生背心、準備登上停在基隆河邊的亮藍色龍舟。週末早起當然很辛苦,可是我們共同的目的一直激勵著我們。那個目的並不是贏得比賽,而僅僅就是學會彼此合作、彼此支持,以堅定的友誼度過難關。 作為奪標手,雖然我不用像其他隊友一樣拼最大的努力划槳,我的壓力在於只有一次機會完成一個任務。我負責以一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向隊友宣告:幾個禮拜來又好玩又辛苦的過程終於告一段落了。在隊友、教練和觀眾的注視下,我勢必不可以失敗。 比賽當日,台北熱浪逼人。然而,天氣的悶熱並無法壓抑台大女子橄欖球隊的活潑與熱情。我跟著隊友進入賽場,大家開始摩拳擦掌,同時心中忐忑不安。我忍不住打量一下對手,看到的都是比較成熟的壯女,讓我更緊張。比賽的時刻來臨了,我們圍成了一個圈,一起拍著手喊,「謝謝各位,謝謝教練!台大!加油!台大!加油!」聽到大家精神抖擻地呼喊,一陣自信湧上了心頭。 大家興奮地下去排隊登上亮藍色龍舟,不知道是不是最後一次能欣賞大家一起划船的狀姿。我蹲在最前面的小空間,雖然比賽還沒開始,可是膝蓋已感疼痛。但聽到哨聲響起,我立刻忘了痛,而跟著隊友的動作前傾,後仰。 「一,二,三,卅!」。 前傾,後仰,前傾,後仰。 「大家加油!加油!」隊友的鼓勵抖擻了精神。 前傾,後仰,前傾,後仰。另外三艘龍舟一艘一艘地超越了我們。沒關係,繼續努力,絕不放棄。 「最後一百公尺!!!」教練大喊。 奪標手出手的時刻到了。攥著龍的兩角,我小心地把雙腿擺上龍頭,夾緊著腿,就勇敢地放開了手。棲息在龍頭上,我感受到隊友正在奮勇拼搏,船速越來越快。黃色的旗子也越來越近。然而,最後幾秒時間似乎停格。 伸長右手。 用全力夾腿。 瞄準旗桿的中間。 手再伸遠一點! 拔旗!!! 我看到旗子在龍舟的上面畫出了一道美麗的金黃色弧線。我唯一的任務,完成了。隊友終於可以停槳。雖然我們是最後到終點線的,可是我們充滿了成就感。離開賽場時,大家一起歡呼,一起擁抱,拿著台大的旗幟一起接受記者拍合照。我們彼此的友誼在那一天難忘的記憶裡也成為永恆。這就是冠軍的感覺。
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題目是韓國人所謂的「傳來童話」,這就是中文所說的「傳說」,也就是從古代口說耳聽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故事。在孩子看來,聽傳來童話是一種享受,閱讀傳來童話是一種工作,寫出關於傳來童話的作文是一種苦刑。 相較於西洋的童話,韓國傳來童話的結局通常是有希望的。其實如同中國的舊小說一般,傳來童話不是強調獎善懲惡,就是表揚忠孝節義,再說一般都充滿了因果報應的思想,因此到頭來是正義得到伸張,好人享受榮華富貴。 我對於現代韓國兒童的文化不太熟,但我猜,兒童的讀書習慣與方式可能已經隨著國際化而改變,經常閱讀傳來童話的孩子很少,積極地欣賞傳來童話的更是少之又少。 至於寫法,一般來說,韓國傳來童話把一件事按照發生的時間順序敘述,通常不會令人有突兀的感覺。傳來童話的內容可以說是包羅萬象,文字淺顯,人物的動作思想也交代得很清楚,再加上通常用明顯的善惡對比,使大眾產生強烈的是非感或正義感。然而以現代社會觀念來衡量,某些故事的內容與現代人的倫理道德並不一致。 我想要以一個叫「仙女與樵夫」的傳來童話為例。從前從前,有一個善良的樵夫,有一天他碰到了一隻被獵人追的鹿,救了牠的命之後,那只鹿就給樵夫一個建議,就是:某一個水塘常常有一些仙女過來洗澡,樵夫可以把其中一位的衣服藏起來,這樣一來那個仙女無法回天界去,樵夫就可以要求跟她結婚。那只鹿接著提醒樵夫,仙女生三個孩子之前,絕對不要把衣服還給仙女。 樵夫的計畫實行得很順利,但仙女生了兩個孩子之後,因想念她的家鄉,而說服樵夫讓她穿一次自己的仙女衣服。仙女穿了她的衣服之後,就抱著兩個孩子回到天界去了。這個故事一般到這裡就結束了,不過有的版本會接著往下寫,喜劇與悲劇兩種結局都有。 我認為重點是,樵夫毫無愧色地強迫仙女與他在一起,這種態度未免太不可理喻。從現代刑法著眼,樵夫所做的行為多半都是犯罪,因此這個故事缺乏勸人行善的效果。這些故事毫無崇高的價值,無法於現代人心有戚戚焉,並且在指導人生方面的幫助是微不足道的。 一方面傳統故事有獨到之處,另一方面倫理道德觀念隨著社會演變而改變,有時候對於社會觀念的影響模棱兩可,傳來童話是否會沒落,是否得讓其他文學作品來取代,確實值得社會大眾來談討研究。 說到這兒,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聽我的演講。
各位同學好,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網際網路的規範」。 今天我們使用網路就像我們呼吸空氣一樣的自然。但其實,到20世紀末期為止,最基本的網際網路並不存在。網際網路至多大概是四十年前才開始發展的新科技。 現在社會裡的許多活動,都以網際網路為中心:包括人跟人之間的溝通、查資料、參與抗議活動,甚至於現在連上課也都可以在網路上進行。說到這裡,網際網路不是讓我們的社會生活有更加多的好處了嗎?不一定。雖然網路的歷史那麼短,我們卻已經發現了網際網路帶來的各種各樣的壞處。可見,網際網路並不是只有好處。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我認為我們都能夠想到一些網際網路產生的壞處。 我今天會討論其中三個例子:網路霸凌、個人的隱私以及假新聞。 關於網路霸凌的現象,可以說網路的發展提高了霸凌的可能性。因為使用網路的時候能夠躲在電腦的後面,換一句話說,能脫離真實的世界而不用負責任。根據一個最近的研究報告,大概有百分之三十四的學生說他們曾經有過被網路霸凌的經驗,並且其中六成說這個經驗影響到了他們的學習和安全感。 雖然網路上的活動都是在電腦後面隱藏真實身份進行的,但是實際上許多的資料尤其是個人的隱私卻每一筆都永遠的存在網路上。在這種情況之下,如何保護個人的資料不被濫用,就變成我們要注重的問題了。換一句話說,政府非改革科技公司使用個人資料的法律不可。 接下來,我們可以以美國的2016年的選舉作為例子。根據統計,當時 有超過三千七百萬個假新聞在網路上流傳。這麼大量的假新聞再加上社群媒體為了吸引讀者,而故意寫下的誇大不實的新聞標題,就讓真正好的新聞記者所寫的文章不容易被看到。 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而論,我主張根本的改革網路上的規範制度。政府必須建立新的法律鼓勵科技公司把保護以及改善使用者的利益當成公司的目標。反過來說,就算是政府建立新的法律,也至多是在系統上改革。因為網路上的文化是使用者所創造的緣故,除非我們都負起我們個人的責任,要不然沒辦法根本的消滅網際網路造成的壞處。 我今天的演講就在這裡結束。謝謝大家來聽我對網路規範的分析。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是想要多討論這個話題,歡迎大家演講以後來跟我聊一聊。
鬼故事, 好像是我們總聽不膩的一種消遣。一班好朋友去野營,圍著營火的時候,除了烤肉、彈吉他,講鬼故事幾乎是一個必定有的節目。深夜的電台節目,不是聊愛情,就是談鬼怪。 而在流行文化中,恐怖片往往是最受歡迎的電影類別之一。 不只是現代人喜歡聽鬼故事, 在古代這類故事也廣泛受歡迎。談到古代的鬼故事,不得不提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聊齋誌異》。《聊齋》是清朝初年有名的短篇小說集。全書一共有491篇,內容十分豐富,書裡的角色包括了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 《聊齋》的作者為蒲松齡。蒲松齡出生在1640年,家鄉位於現在的山東。蒲松齡一生的志願就是通過科舉擠身官場。開頭一帆風順,19歲時參加了縣政府的考試,在縣試、府試、道試都奪得了第一名。可惜其後他屢屢失敗,始終無法更上一層樓。74歲逝世,最終圓不了他的官場夢。 蒲松齡坎坷一生反映在《聊齋》的故事裏。《聊齋》的故事經常隱晦地諷刺當時社會的腐敗和不公,尤其是政治體制及升官制度。例如,《席方平》這篇故事揭露了官商勾結的黑暗現象。 故事談及一個年輕鄉人,他父親與一個欺壓佃農的地主發生糾紛。後來地主死了,可是地主的鬼魂仍然騷擾著父親。最終鄉人設法進入地獄,向閻王伸冤,地主才受到應有的懲罰。也有不少故事直接批評科舉制度的弊端。譬如《司文郎》,寫了一個瞎眼的和尚,雖然他看不見,但是用鼻子能聞出文章的好壞。這位和尚聞出一篇極好的文章,可是作者偏偏榜上無名。反之,另外一片「臭」得不得了的文章,作者卻取得高分。可見蒲松齡對那時選才制度的憤慨及失望。 不過最為人熟悉的大概還是《聊齋》裏的人鬼愛情故事。這方面的代表作乃為《聶小倩》,故事談及一位漂亮的女鬼,她原本被一個樹妖俘虜,後來被一位善良的窮書生拯救了。最後女鬼照顧書生並幫助他在科舉中及第。這個故事不僅浪漫,或許也教了我們,無論人鬼最重要的都是內心,而不是表面的身分。
中文沙龍週
期中發表日(線上)
專題演講:中醫
林姿君 醫師
© ICLP-NTU. ALL RIGHTS RESERVED.